1、读读,背背,写写。
(1)《七律▪长征》中描写“千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动中寓静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月下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乡偶书》一诗中,写出诗人变与不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近、反义词
3、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翻_____倒_____ 一_____不_____ 胡_____乱_____
_____神_____注 热_____盈_____ 归_____似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诗词精练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表达了词人展望丰收的喜悦;“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流露出诗人对雨后美景的赞美;“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描绘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豪迈的气势。
(2)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出多少仁人志士。“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三国时期曹植为救国救民而视死如归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宋朝李纲捍卫国家领土的坚强决心;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道出了民族复兴的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2.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
3.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漂流记》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进行记叙,写了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回到英国等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部分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7、简答题。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请简析第二句中的“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4】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地表水和地下海(节选)
①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个蓝色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水的总储备量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约2.53%,所以,我们在大海包围之中,依旧感到缺水。这种奇怪的矛盾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海盐,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源不能被农业、工业和人类利用。因而大部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要么正在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要么即将面对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②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水资源的污染源有很多种:核反应堆、实验室以及医院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核爆炸的放射性尘埃,城镇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工厂排出的化学废料,等等。如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沉降物——施用在农田、花园、森林以及原野的化学喷剂。在这些令人惊骇的、混杂的化学药剂中,有很多药剂所造成的危害超越了辐射所带来的危害。并且,就这些化学药剂自身而言,它们充满着危险性、鲜为人知的反应和转化,以及危害效应的叠加。
③在所有的水污染问题之中,想必没有什么能比大面积地下水污染更令人焦心的了。雨水降落在地面,透过土壤的细孔和岩石的缝隙向地下不断渗透,越来越深,直到这些地方都充溢着水分。那是一个黑暗之中的地下海洋,它总是在不断运行着:有时速度很慢,一年不过能移动50英尺;有时速度很快,一天之内能移动500英尺。它运行于看不见的水系中,直至运行到某处,以泉水的形式喷涌出地面,或者被引入一口井中,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会成为溪流和河水的补给。除了那些直接汇入河流的雨水和地面径流之外,所有流动在地表之上的水都曾是地下水。因此从一种真实而令人惊骇的观点来看,地下水污染就等于全部水体的污染。
【1】下列说法和短文叙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水的总储备量很大,但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约2.53%。
B.黑暗之中的地下海洋,它总是时慢时快地不断运行着。
C.化学药剂所造成的危害都已超越辐射所带来的危害。
D.雨水会透过土壤的细孔和岩石的缝隙向地下不断渗透。
【2】短文第①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 打比方
C.作比较 举例子
D.列数字 作比较
【3】对“地下水污染就等于全部水体的污染”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水落在地面,透过土壤的细孔和岩石的缝隙向地下不断渗透
B.黑暗之中的地下海洋,运行中会以泉水或井的形式引入地面。
C.地下看不见的水系,其中的大部分会成为溪水和河流的补给。
D.那些直接汇入河流的雨水和地面径流的水,是不会被污染的。
【4】“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源不能被农业、工业和人类利用。”中,“大部分”一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如果想了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重点阅读第______自然段。阅读这一段,找到本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然后采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知道水资源的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年轮里的科学
①年轮是部天书。
②它告诉你历年气候变化的情况和规律。年轮的宽窄疏密,记录了气候变化的情况。气候温和,年轮则宽疏均匀;气候持续高温、多雨,年轮就特别宽疏;气候寒冷、少雨,年轮则狭窄;气候特别寒冷、干燥,年轮更为窄密。通过对年轮的分析,可以获得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气候变迁规律,依据它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作长期的气候预报。例如,通过对西藏高原树木年轮的分析,初步知道,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藏降雨量特别丰富,以后又显著下降,目前又稍有增加。通过对年轮的分析,还可以初步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变化周期,大约200年为一周期,110年、92年、72年、33年为不等的小周期变化,同时,它也汇报了太阳黑子活动的规律。
③当太阳出现黑子群时,对气候的影响很大,【A】可以使气候变化无常,【B】可以使无线电波中断,并常常有暴雨和飓风出现。
④太阳黑子活动急剧增强,辐射出的光和热比平时更多。树木受其影响,生长特别快,年轮就宽。我们可以从年轮宽窄的变化中推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⑤它又向你报告了大气污染的状况。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年轮里就贮藏了污染物质。例如在开采各种贵重金属矿时,大气中飞扬着的这种金属尘埃被树叶吸收,落到土壤中被树根吸收;有的金属冶炼厂或加工厂附近的大气中飞扬着的金属尘埃,也会被周围树木吸收。这些金属尘埃被树木吸收进去是跑不掉的,它被输送到年轮里积累起来。我们通过光谱分析,可以测知年轮里历年积累下来的金属的含量,就可以测知该矿厂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还有,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污染大气,被松树、杨树、夹竹桃吸收,年轮上也会留下被它腐蚀的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人们可以测知空气的污染程度。
⑥年轮里大有学问,近年来发现年轮还能为冰川学、水文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资料呢。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年轮的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②段“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藏降雨量特别丰富,以后又显著下降,目前又稍有增加。”,我们可以推测出西藏地区一棵树年轮的形态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到现在会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③段【A】【B】两处中,如果要删去一处,你会删去哪一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⑤段列举实例,说明年轮可以报告大气污染的状况,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桑娜告诉丈夫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孤儿后沉默了,是因为她( )
A.内心志忑不安
B.等待丈夫的责骂
C.内心犹豫不决
D.等待丈夫的决定
【2】体会渔夫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对应的括号内写一写。
皱起眉——→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别等他们醒来
↓ ↓ ↓ ↓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文中“熬”字是什么意思?由此你体会到渔夫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钓鱼的启示》中父亲要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
_____________
(2)《最富有的时刻》中父亲没有要别克轿车是因为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疑是经冬雪未销。
(4)我喜欢的关于一句道德的名言:
13、阅读短文,思考并回答。
认识父亲
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 炽烈)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是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母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间罪,有的为了儿子更好地活着,他们(原意 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了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跌倒 扑倒)在儿子摔下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 爸爸回来了 儿子 吃饭时 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一双筷子 它正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寻觅 寻找)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重 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1)把字写漂亮。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 ”。
(3)请你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最崇高最伟大?(用原文回答)
(5)请你说说儿子死后,钢琴家“只想到儿子出事地点看看”的 原因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两点即可)
(7)有人说:母爱如山,父爱如水。我们在平时更多地赞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却常常忽视了父爱的深沉与长久。读了这篇短文,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4、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ɡ cánɡ)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杈和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文章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老猎人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对这句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本组课文,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16、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7、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18、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20、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21、开心作文屋。
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提示:夜晚的树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有小虫在爬,在飞,还是树爷爷在和小树说悄悄话。请展开丰富的想象,以一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