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但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凹凼(ào) 烦燥(zào) B. 尴尬(gān gà) 阴凉(yīn)
C. 卵石(luǎn) 揩一把(kāi) D. 砌缝(qì) 舀米(yǎo)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严”和“律己厚”的高尚品行,同时也提倡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叙述了“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等人和小茅屋的故事,最后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一语双关,歌颂了雷锋精神处处发扬光大。
C.《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D.《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4、下列各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萦(yíng)绕 燕(yàn)然勒功 挚(zhì)痛 亘(gèn)古
B.校( xiào)补 酐(hān)然入梦 污秽(huì) 可汗(kè hán)
C.嗥(háo)鸣 气冲斗(dǒu)牛 谰(lán)语 震悚(sǒnɡ)
D.辔(pèi)头 忍俊不禁(jìn) 愧怍(zuò) 修葺(qì)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屹立万年的大山______;那欢快流动的江河,______。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______;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______。
A.多像对华横溢的智者/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B.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C.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D.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多像对华横溢的智者。
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保存至今的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C.《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春秋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主持编纂者为司马光,他与欧阳修均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D.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国政府拒绝了超过400万民众发起的再次举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盟的请愿。
B.初春的柳叶湖,正是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尽情欣赏春回大地、垂柳吐绿的绝佳时节。
C.联合国设立“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体会读书的乐趣。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丙)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河中石兽》)
(丁)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甚:很) B.亭亭净植(植:直立)
C.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D.如其言(如:如果)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B.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沿河求之(《河中石兽》)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
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D.是非木杮/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4】下列句子中,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D.棹数小舟,曳铁钯(《河中石兽》)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徳馨。
②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主题阅读
(作品简介)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作者截取了若干历史人物生命中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以此来表现他们的非凡人生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片段节选)
[甲] 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A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乙]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①当第三次航海试验,电缆第一次把声音从美洲传到欧洲的那一刻,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全体船员受到了款待。全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像一位凯旋的古代统帅坐在一辆四驾马车上。一次又一次的欢呼把他弄得神魂颠倒,此时此刻他成了美国最光荣、最受崇拜的人物。
②但是就在这一片欢庆中,只有一个声音,而且也是最最重要的声音却令人关注地沉默了,那就是海底传来的电报;B而前几天传送的讯号也早已混乱不清,好像一个临死的人的最后喘息,现在彻底断了气。过了不久,人们再也无法否认:埋藏深海的电缆已失灵,从大洋彼岸再也没有传来清晰的声音,再也没有传来纯粹的电流振荡。
③一时间,欢呼的浪潮就像反冲回来似的一齐气势汹汹地扑向那个无辜的罪人——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说他欺骗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甚至还有更恶毒的污蔑和诽谤也纷纷传开。这个昨天还被当作民族英雄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像一个罪犯似的躲避他的昔日朋友和崇拜者。没有想到失败得这么惨,资金损失,名誉扫地;而这根没有用的电缆却像传说中的环绕地球的巨蟒躺在大洋底下见不到的深处,一躺就是六年……
④在这六年期间,两大洲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冷冷清清的沉寂。19世纪最大胆的计划昨天几乎就要成为现实,而现在又变成了传奇和神话。不言而喻,没有人会想到重新去做这件成功了一半的事情;这可怕的失败挫伤了一切勇气,扼杀了全部热情。所以六年之内任何工作都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就像那条海底下被人遗忘的电缆一样,无人问津。对于长期热衷于这项计划的那个富有幻想的人——菲尔德,人们也越来越不去注意他。不过,重新进行这项试验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到来,只是缺少一个能把这项旧计划灌注以新力量的人。
⑤突然之间这样一个人出现了,看,他还是原来的他,仍旧是那个怀着同样信念、充满同样信心的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从默默无闻的放逐和幸灾乐祸的蔑视中又站了起来,他第三十次远渡大西洋,重新出现在伦敦,他用一笔六十万英镑的新资金获得了旧的经营权。而现在供他使用的终于是那艘梦寐以求的巨轮——著名的“伟大的东方人”号。真是无巧不成书:这艘巨轮在1865这一年恰恰闲置着,因为制造这艘巨轮本身也是一项十分大胆的计划,它的载重量远远超过当时的需要,所以两天之内菲尔德就买到了这艘船,并且为远航进行了必要的装备。
⑥这一下子就使得以前无比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多了。1865年7月23日,这艘装载着新电缆的巨型海轮离开泰晤士河。尽管这一次又失败了——在铺到目的地的前两天由于电缆断裂而告吹,那永远填不饱的大西洋又吞下了六十万英镑。但是此时此刻的技术对完成这项事业是确有把握的,因而没有使人丧失信心。
⑦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第二次出航,终获成功。这一次,通过电缆从美洲传到欧洲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晰。数天以后,那条失踪的旧电缆又被重新找到。现在,这两条电缆终于把欧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连接为一个共同的世界。在昨天看来是奇迹的事今天已变成想当然的事。
⑧从此时此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从地球的这一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人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力量处处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是被灾难性的狂想一再迷惑: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的统一,想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
(文章有删改)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自读学习任务单 | ||
学 习 任 务 | 任务一:浏览 | (1)根据乙文,完成下列信息概括。 作品:《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文体:________ 人物: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 事件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任务二:批注 | (2) 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画线的A、B两处文字作批注。 A: B: | |
任务三:精读 | (3) 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评价文中菲尔德这一形象。 | |
任务四:比较阅读 | (4)开头“作品简介”中说的“关键时刻”,在甲、乙两文中具体指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分别回答。 (5)你认为《伟大的悲剧》和《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所表现的主题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 |
任务五:推荐 | (6)请根据你的阅读收获和积累,写一段推荐语,向你的小伙伴推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提示:仅抄写或概括“作品简介”的内容不得分;可从作品内容、语言、主题、阅读价值等方面入手;语言简洁生动)
|
11、课内阅读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12、作文。
题目: 不一样的学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注)作文时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