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来宾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怜惜)之(《陈涉世家》)

    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C.(兵器)甲已足(《出师表》)

    D.千里(千里的土地)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 2、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②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③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

    ④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⑤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选自八下语文课本·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③④①②⑤ D.①②④⑤③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蚁/空 上/为壮观 封妻子/差阳错

    B./摆 打/手可得 朔迷离/前后继

    C.悄/计/心领神 尘不染/说媒拉

    D./牧 苏/抱不平 拱手而/龙伏虎

  •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特点和风格的演讲,一方面与演讲者的修养、职业等有关,另一方面与演讲的针对性有关。《最后一次讲演》是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所以既义愤填膺,又慷慨激昂。

    B. 《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C. “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是传统的婚联,其中“周南第一章”指的就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歌《蒹葭》。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与赏析: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暝: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人们怎样的一种心情?

    2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下列哪句名言不是出自《傅雷家书》( )。

    A.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

    B.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C.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D.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2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观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可以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方法选择等。请你结合《傅雷家书》中的具体内容,挑选其中一种选择,向同学们介绍“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北京的中秋节

    ①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中秋节的名称有许多,比如八月节、月夕、月节、秋节、八月会、女儿节、丰收节、兔儿爷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甲] 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秋季之中,故也称仲秋节。[乙] 秋月是瓜果丰收之际,北京人有以瓜果供月和馈赠亲友的习俗,所以中秋又称果子节。[丙]

    ②旧时老北京人过中秋有许多说法和讲究。吃月饼、庆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不过中秋节这天结了婚的女人只能在婆家过节,十六日才能回娘家团圆,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八月十五日中午时,北方有糊窗户的习俗。中秋过后天气渐凉,据说中秋午时糊窗户,能把“老爷儿”(太阳光)糊在屋里,一冬不冷。中秋祭月、拜月要插红色鸡冠子花和带枝的毛豆,因鸡冠子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而兔子最爱吃的是毛豆。中秋节北京人有买兔儿爷,请“神只”的习俗,拜月后留下一根扎“神只”的秫秸,压在炕席下,据说用来打尿床的孩子最管用。

    ③传说月宫中有永远也砍不断的桂树,因此北京人有中秋节赏桂、饮桂酒之俗。北京人的拜月之俗多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家人团聚,月亮升起后,开始拜月,一般是徒手望空而拜。

    ④老北京中秋节的讲究和习俗还有很多,这些讲究、习俗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内涵都在传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祝愿、追求和向往。

    [注] ①神只:即神祇,指的是天神与地神。

    1选文围绕“老北京的中秋节”,首先简单介绍了________,接着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然后简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下面的句子放到第①段中______(从甲、乙、丙中选)处最为恰当。

    “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信仰,几乎贯穿于各项民俗活动中,所以中秋还称团圆节。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老北京中秋节的说明,谈谈你认为现代人应如何处理现代生活与传统节日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 中秋节期间,北京等城市的多个公园内欢歌笑语,周边居民相约来此吃月饼,赏歌舞,听故事,月下欢歌一片。逢此佳节的小假期,一些人走亲访友,共同追忆往昔岁月。北京“拜兔儿爷”的中秋祭月习俗也重新回归大众,市民自发将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大小各异的“兔儿爷”搭成一座塔墙,小孩子们对着“兔儿爷”拜上一拜。老北京传统工艺“鬃人白”传人白霖说,兔儿爷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老北京城的保护神,从明代时起老北京人就有自家请兔儿爷、给亲朋送兔儿爷的习俗。 (有删改)

    材料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很多在外乡打拼的人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身处异地而仰望同一轮明月。一些网友过起了通过网络记录幸福、寄托祝福的“E中秋”节日。有的选择在网络论坛和微博上互诉想家的心情;有的自己制作或转发精美的Flash祝福图片、贺卡,向互联网另一端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还有人通过电子购物,快递节日礼物。(选自中秋晚会主持人台词)

    材料三 尽管国内主流媒体很少宣扬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西方节日,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百姓热热闹闹过洋节的心情。现如今国人流行过洋节,不仅过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大节,就连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这类根本没几个中国人说得出来由的西洋节日,大家也照过不误。这样的情况不免让人纳闷:西方的节日,咋就那么受宠?自己国家的节日啥时候失宠的?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忘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征服,是身处困境时的咬牙奋起,是一帆风顺时的专注前行,也是追梦路上的从容坚定……征服,就是不忘初心,在实干中实现美好愿景。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要规范,卷面须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