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桂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 2、下面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接受他人馈赠:如此真心实意,在下只好笑纳了。

    B.请求他人指正: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斧正。

    C.感谢他人光临:有您大驾光临,寒舍顿可生辉了。

    D.称赞他人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平昌冬奥会上,面对不公平竞争的恶劣环境,中国运动员武大靖脱颖而出,勇夺500米短道速滑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②面对现实生活中随时可能爆发的突发事件,如果一个主管官员仍然像平时一样安之若素,无所作为,那他就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③中国外交部关于马尔代夫局势的声明警告意味明显,如果印度对此置之度外,执意干涉马国内政,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④有关专家指出,延迟退休制度涉及面广,影响十分深远,必须反复论证,综合布局,如果急于求成,盲目推进,有可能适得其反

    ⑤就在天气转暖、春意开始萌动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安稳平淡的日子平添了几分惊喜和情趣。

    ⑥寒假期间到敬老院慰问时,高二(3)班的同学们因陋就简,逢场作戏,表演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小品,逗得老人们开怀大笑。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 4、下列各句加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常常被对手的奚落及小动作激怒,但现在他对此已经敬谢不敏,在足球场上从容不迫,一次次将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

    ②明中叶以后,岭南书家人才辈出,而且颇具革新精神, 能与中原书坛分庭抗礼,其中陈献章用茅草制作“茅龙笔”,创作出笔法遒劲的书法名作。

    ③如何让作文语言出彩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借花献佛,即巧妙地引用诗词,用诗词“亮化”文章的语言,丰富文章的内容。

    ④军事手段难以给韩国带来安全,更难以维护半岛局势稳定,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⑤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

    ⑥许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安于清贫,生活极其俭朴,可精神上却十分富有,他专心治学,孜孜矻矻,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家。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再次敲响警钟,它警示我们:保卫祖国使之远离苦难和欺凌,我辈当仁不让

    ②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

    ③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风景秀丽,山高水长,无怪乎2018年的春节,云南旅游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④小罗的退役无疑是轰动整个足球世界的大事件,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我们作壁上观的日子。

    ⑤目前在北京,民营博物馆方兴未艾,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⑥越近年关,公安部门对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就越应该变本加厉,为百姓过好春节营造安宁祥和的氛围。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①空袭依然威胁着昆明。

    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③敌方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

    ④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他讲过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原因,讲过了诸多仁人志士的正气。现在讲到学术思想的发展,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他的历史课是很注重思想史的。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作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数论是费马的业余爱好,他的创见大都写在给友人的信中。梁明时自己也是一位奇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却在数论方面有卓越成就。他的信念是:“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他因患过小儿麻痹,左手举不起来,右手书写却很流利。架在土坯上的小黑板上满布各种数字和符号。

    ⑤“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费马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这一个定理: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善,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⑥紧急警报声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⑦“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果然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⑧“卣(yǒu)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

    ⑨“不知新校舍的人都跑出来没有。”梁明时喃喃自语。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只能等着。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的仪器——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守实验室只算附带的事。

    ⑩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仪器大都收在实验柜中,光谱仪和电流器靠墙放着。本来电流器应该放在墙上。因为怕弄坏,每次课后都拆装,放在特制的柜子里。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它有一本书的一半大小,能把光线的本来面目光谱显示出来。卣辰不止一次对学生说:“穷物之理不容易,得积累多少人的智慧,我们才能做个明白人。”这些仪器就是具体的积累。光栅体积不大,本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还有别的仪器呢,总之是不如守着。

    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放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光——,光——”,他喃喃的发出声音,却说不出一个句子。他下身被泥土紧紧箍住,身上像有千斤重。泥土经过压力粘在一起,很难铲动。人们怕伤着他,只能铲、手并用,慢慢挖。

    弗之和梁明时大步走近来。弗之在卣辰耳边叫了一声,卣辰睁眼一笑,把手中的光栅交给弗之。“好了,好了!”他喃喃地说。

    卣辰身上的泥土已清理得差不多了,他站立不住,两手扶着一把椅子。秦校长正站在旁边说:“坐下来好了,坐下来好了。”话未说完,卣辰扑通一声栽倒,几个人上前扶住,随即半扶半抱,把脚挖了出来。长衫下摆埋在土中拉不出来,便剪断了。担架早准备好,卣辰躺上去时,喃喃道:“我——,我——”他想说自己没有受伤,但还是说不出话。明时抱着光栅对他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高明了,我们教数学的,不需要这些劳什子。”忙又加了一句,“你放心,我已经说了,与之共存亡!”

    人们在低声议论,说房顶塌下来时庄先生幸好在门外,又幸亏倒在身上的是土墙。几个人抬走了庄卣辰。

    弗之对秦巽衡说了江晔的情况,估计是皮肉受伤。巽衡点头。一面指示庶务主任开图书馆的门,匀一间阅览室放仪器。梁明时郑重地将光栅放了进去。

    原实验室是震塌,人们在清理瓦砾,小心地挖掘。那一排起火的房屋火势渐小,人们稍稍松一口气。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秦巽衡、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有删改)

    【1】理解文中两处加点字“笑”的含义。

    (1)一走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睁眼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3】本文塑造人物形象采用多种方法,使其个性鲜明,请举例简析。

    【4】宗璞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她这样说的原因及深层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写音乐感物至深,异曲同工。

    (2)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扬州城进行今昔对比,表达黍离之悲。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用猿猴哀鸣来表达内心的哀怨愁苦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全文的中心论点,在议论文中此称之为开门见山。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屈原《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⑵星星之火,_____。(《尚书•盘庚上》)

    _____,自胜者强。(《老子》)

    ⑷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庄子》)

    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⑹我有迷魂招不得,_____。(李贺《致酒行》)

    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增广贤文》)

    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  ”。

    (2)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这正是他在《出师表》中所写到的:“ ”。

    (3)眼泪在古人眼里有着深刻含义,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则用“ ”一句,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对琵琶女身世以及自己遭遇的感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述将别之时,点明送别地及杜少府将宦游之地,气势雄浑壮阔,以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蓄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总角之宴,____________,信誓旦旦,____________。 (《诗经·氓》)

    (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长相思》)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荷花

    董嗣杲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棒月明桡。

    [注]①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②六郎,诗中指唐张昌宗以姿貌被宠幸。③菂(dì),指莲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靠在雕饰华丽的桥栏杆上欣赏着水中荷花,不禁浮想联翩。

    B.诗中对荷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比拟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其中,特别是“玉”对“翠”,是巧妙的颜色对。

    D.这是一首咏物诗,形象鲜明,具有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的特点。

    【2】诗中荷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氏文集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韩、李:指韩愈、李翱。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见于一时         遗:馈赠

    B.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

    C.忽近而远 贵:看重

    D.望之昂然,而之温温     即:接近

    2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其难若是欤   师道不传也久矣

    B.至废为民而流落死   使民敬、忠

    C.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   楚左尹项伯,项羽季父也

    D.古歌诗杂文   公我献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2)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有人说:美与时间长短无关,只要有意义,一瞬也是永恒的美。

    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