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B.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C. 杨国忠因其妹妹杨玉环得宠而权倾朝野,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D. 《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一节,为我们塑造了蒋干这个胸无城府的草包形象。
2、下列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孔乙己–鲁迅–现代
B. 《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法国
C.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刘向–西汉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隧洞(suí) 干瘪(biě) 簇新(cù)
B. 舵手(duò) 埋没(mò) 阎罗(yàn)
C. 飞窜(cuàn) 蠢笨(chǔn) 翡翠(fěi)
D. 熄灭(xī) 困乏(fá) 喷薄(báo)
4、下列关于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号叫:原指大声叫,文中形容海燕的极度欢乐。)
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C.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精灵:旧指鬼怪或神仙,这里指海燕英勇、机智,具有反抗精神。)
D.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预言家:能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结果的人。文中指海燕预知革命风暴将至,将席卷一切。)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释)①晋鄙:战国时魏国将领。②卒然:猝然,突然,这里指“马上”。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人之憎我也(_____________) (2)人之有德于我也(_____________)
(3)臣愿君之忘之也(__________) (4)此大德也(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B.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C.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D.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3】翻译下列句子。
(1)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2)无忌谨受教。
【4】文中唐雎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劝说信陵君,其目的是什么?读过本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教益?请写出一点。
6、古诗阅读。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琴名。②流水:即《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它的高妙。③余响:出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八:“余响绕梁,三日不绝”;霜钟:西晋郭璞解释:传说丰山之上有九座大钟,霜降则感应而鸣,称为霜钟。
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第三联中“洗”字用得极妙,充满情趣。试结合全诗分析该字的妙处。
7、某中学八(1)班组织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方言兴趣小组”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①为做好方言研究,传承地方文化,请你对媒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为“方言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对其主要内容稍加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面两道小题,选作一题。
A.请选择一句典型的当地方言用普通话书面语翻译出来。
当地方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话书面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
2014年5月,一位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人来到一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当地外事办特地为他找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作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性默写。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江城子》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9、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题。
简单之美
①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如余先生所言,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员都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支撑和引导。简单可以成事,是一道人人可获得的美丽途径。
③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小学时,依稀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画人物肖像,座中的呀呀童子们不知所措。于是老师说,这很简单嘛,人不就是眼睛鼻子嘴。于是在这种简单如新江淡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画,如今忆起,又念之古今中外多少作出美丽图画的艺术家曾受过如此教育呢?简单,延伸开来再铺展过去,其本依旧,灼灼生辉;其华亦明,益张本德。哲学中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探讨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与同一性,如是看似简单的是非题唤醒了人类智慧的繁星闪烁;五行家们撇掉了万物纷繁的外衣,将它们归之于木、火、土、金、水五德;阴阳家们俨然“非黑即白”的阴阳学说,为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千百年来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又经过大量的演算,推演出各类公式定理,为后世人的计数算学简化了不知多少。这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简单”,其中智慧我们至今仍受益非浅。
④简单还是一种洒脱的德行。在竹林中,在空山里,没有翻山越岭的赶路急促,也没有伐竹樵木的营生喧嚣,有的只是琴中的啸声、寺中的木鱼声、泉水的潺潺声。月光在石上漾远,今天的我们难以知道当年王维是否是一箪食一瓢饮、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悠然神仙,也不知道他可曾效法先人种豆荷锄、带露披星,只知那一篇“竹喧归浣女”引得不知多少人心向往之。时人常叹“回不去的”,且得月明星稀,大浪涤去,身前多少名与利,堪与谁人能听?何必自己囿心于程序般的生活中,为外物戚戚,不如把人生当作修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这样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而你只是不愿拨开眉下的霪雨霏霏。
⑤有人说,如君述,我们都去荒山野岭垦一片地,立木建屋,诵读养性,那岂非回到久远的鸡犬桑麻时代?不,简单不是退步,更不会导致人们脱离时代而落后,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当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其实结庐在野境绝非“简单”,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而举行的繁复仪式。真正的简单不拘于外,你可以结庐在人境,也可以经纶世务、鸢飞戾天,只消一个善良的愿望置于膺间,一个简单的想法存在心里,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简单而完美。履过了工业革命与商业文明,人们渐渐由浮躁的奢华转向了低调的简单,近年风行的简约主义不正是在展示简单之美吗?
⑥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简单,并崇尚简单之美。
(选自《青春》,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通读全文,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概括“简单之美”的内涵。
【4】文中作者说“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人应当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从简单中得到智慧与快乐。
10、实用类文本阅读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①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②跟你们一样,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④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 ,不相信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⑤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⑥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大学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⑦我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同事,在谈到社会、时代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而是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的一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⑧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此,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 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⑨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谢谢大家!
(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女,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06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这篇演讲稿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从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本文议题比较严肃,但是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请分点概括作者对于现今北大学子的“害怕与担忧”。
【3】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照片上的那群知识分子?阅读⑦段,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4】根据文意请补全文中划“ 的句子。
11、记叙文阅读
修车老汉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个血肉模糊。
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不争气了——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破了。
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
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
“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
“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与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
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
“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忿忿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与否地应了个单音字。
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
“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
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
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
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
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
清晨一切都还睡意朦胧,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
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别再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
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 “我”的情感态度 |
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 | (1)________ |
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 | 冷淡,基本确定 |
(2)(高潮)________ | 厌恶,憎恨 |
(3)(结局)________ | (4)________ |
【2】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3】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材料,并用倒叙方式来叙写故事的。
B. 小说结构精巧,前后照应,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感人至深。
C.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是对老汉的特写,表现了老汉生活艰辛,形象丑陋。
D. 作者在第⑤自然段不惜笔墨地描写出老汉的修车档,是为了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为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
E. 文中多次写到老汉像乡下的父亲,“我”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认为老汉苍老、能干又狡黠,而父亲也如此。
【4】仔细品读最后两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结合文章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就如何看待社会底层人士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在常德市澧县火连坡镇,住着这样一位老人,退休30载,走上了自己的破烂之旅,经常助人为乐,汶川地震发生后捐款20000元,玉树地震后捐款10000元,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找他就对了。老人名叫彭传发,今年88岁,是一名老党员,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后来和垃圾结缘,通过捡破烂收废品,艰苦创业改变家庭状况之后,积极地捐善款做善事,在几十年默默无闻学雷锋行善举的漫长岁月里,慷慨解囊,一共捐出了各类善款100多万元。
12、作文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1)请以“别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是平凡的;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拥有了一双慧眼。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我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了新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