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三衢道中》这首诗描绘的是初夏的景色。
B.《蜜蜂》一文实验结果证明蜜蜂并没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
C.《纸的发明》通过介绍纸的发明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D.《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劳务实,不要存侥幸心理。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把它选出来,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A.圈点
B.羊圈
C.圈定
D.圆圈
3、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坪坝 糊涂 钥匙 犹豫
B.迅速 姿势 蝌蚪 理睬
C.飘扬 饥饿 偶尔 基础
D.脑怒 墙根 观查 汇聚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落后 丢三落四 B.斗争 战斗
C.调换 调整 D.中间 中肯
5、看拼音写词语。
jù lǒng(_____) xīn shǎng(_____) yún chèn(_____) fēn fāng(_____)
chèn shān(_____) xiōng měng(_____) guāng máng(_____) mó gu(_____)
6、补全古诗或名句。
①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③_____________,理不辨不明。
④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7、根据语境写词语。
1.小鸟 dǒu dǒu______cháo shī______的chì bǎng______飞走了。
2.夜幕降临,草丛里的秋虫开始yǎn zòu______起 qīng róu______悦耳的乐曲。
8、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hù xiāng fēng shōu yǔ máo chéng shí
9、句子理解。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1】从“活了”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里是把老屋当作___________来写。
【2】“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说明老屋( )(多选)
A.设施失去了功能
B.破旧不堪
C.已经倒了
【3】“很久”与“很久很久”相比较,句子中用“很久很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苍蝇和蜜蜂
一天,苍蝇正在垃圾堆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完蜜回来。
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样坏,他们待我很好,还替我造房子呢!人们恨你的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还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让人们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它一眼,冷冷地说:“你的行为不改变,( )你搬到哪里,( )会遭到人们的驱(qū)逐攻击。”
苍蝇听了这番话,呆呆地停着,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搬家了。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一组关联词。
【2】“你的行为”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1)人们喜欢蜜蜂,而不喜欢苍蝇。( )
(2)只有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 )
(3)蜜蜂为人们造福,得到大家的尊重;苍蝇危害人类,遭到人们的驱逐攻击。( )
【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够自己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面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俩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脆,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争执:_______________
(2)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
【2】净瓶里的柳枝开始枯萎是因为__________,后来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
【3】“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璃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友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强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1】照样子各写两个表示颜色的词。
(1)红彤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葡萄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半紫半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______和______的变化来表现火烧云______、______的特点。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最后一自然段中“可是”这个词表现了人们对火烧云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中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火烧云?它是怎样变化的?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猴子和大象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头大象和一只猴子,它们各种了一片香蕉园。
收获的季节,园里挂满了金灿灿的香蕉。大象带了大箩筐准备采摘。谁知大象太笨拙了,长鼻子不小心碰掉许多香蕉,摔成了香蕉泥。大象浑身的蛮力没了用武之地,不禁又急又恼。
不远处,猴子也在采摘香蕉。它在树上灵活地窜来窜去,可猴子的力气太小,每次只能采几串香蕉,就要送到地上。结果,它累得气喘吁吁,一天下来,箩筐里的香蕉却很少。
小松鼠看了,诧异地说:“你俩一个力气大,一个身手敏捷,为什么不分工合作呢?”
于是,猴子上树采摘,大象背着筐子,等待猴子将香蕉采摘下来。猴子的手脚麻利,上蹿下跳,大象静静地等在树底下。不一会儿,就采满了好几箩筐香蕉。
采完以后,猴子将装满香蕉的一个个箩筐,牢牢绑在了大象的身上。然后,大象用鼻子卷起猴子轻轻放在背上,一路快乐地回家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灵敏——_______ 奇怪——_______
反义词:灵巧——_______ 伤心——_______
【2】大象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猴子的优势是___________,所以小松鼠给他们两个的建议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_”这个词最能体现大象摘不到香蕉时的心情;“___________”这个词最能形容猴子只摘了很少的香蕉,却很劳累的样子。
【4】要想解决大象和猴子的问题,运用的智慧是( )(多选)
A.团结合作
B.取长补短
C.谦虚使人进步
14、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月潭景色宜人。无论在早上,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散去,隐隐约约地看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层现在眼前,使人胸襟突然开阔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1)给下面的字注音。
( ) ( ) ( ) ( )
景色宜人 隐隐约约 艳阳高照 蒙蒙细雨
(2)写出近义词。
清晰—— 朦胧——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日月潭的。
(4)这段话写了日月潭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时候的宜人景色。
15、课内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选文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仿写句子)
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实践。
【1】上边漫画的题目是《“渴”》,请你试着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幅漫画,我想到了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下班回来买了苹果、梨、白菜等水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地板舒展着身子。(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头被青头从牛肚子里救了出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实践。
暑假的时候,妈妈让明明把家里打扫一下,明明说“我是学生,我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可以了!”针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想对明明说的,写在下面横线上。
我想对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
(2)她的笑话给人带来了高兴。
(3)他特别十分喜欢上语文课。
20、修改病句。
①妈妈以经上班了。
_______________
②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唱着动听的歌曲和欢快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以“晚上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为开头,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把我们带进你的美梦中,分享你的快乐吧!
要求:题目自拟,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句子写通顺,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