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温时,一种pH=3的酸溶液和一种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 等浓度的弱碱和强酸溶液反应 D.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2、某溶液为含有较多的CuSO4和少量的Fe2(SO4)3酸性溶液。若用该溶液制取硫酸铜固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 ②加适量CuO ③冷却结晶 ④加过量NaOH溶液 ⑤加强热至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 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A.②⑥③⑥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⑤
3、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
A. s能级 B. p能级 C. d能级 D. f能级
4、对Na、K两种元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性:Na<K
B.离子半径:K+<Na+
C.碱性:NaOH<KOH
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K
5、下列有关 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醇类
B.都属于酚类
C.二者属于同系物
D.都能与 Na 反应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OH— +H++SO42— ===BaSO4↓+H2O
B. 氨水滴入氯化镁溶液: 2OH-+Mg2+===Mg(OH)2↓
C. Cu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2++2NO2↑+2NO3—+2H2O
D. SO2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SO2+Ca2++2OH—=== CaSO3↓+H2O。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C5H11Cl B.C5H12O C.C5H10 D.C4H8O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D.淀粉、纤维素和麦芽糖都属于糖类,一定条件下水解都只生成葡萄糖
9、沼气是重要的生物质能,主要由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其成分有CH4、CO2和H2S等,由沼气获得高纯度CH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交换膜左侧为酸性溶液,右侧为碱性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沼气池进行检修时应预先通风并戴防毒面具
B.阴离子应从左侧向右侧迁移
C.在阳极上可能发生反应:HS--2e-=S↓+H+
D.一定条件下反应釜中的反应能自发进行,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放热
10、一定量的某有机物与足量的钠反应可得V1L气体,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反应可得同条件下的气体也是V1L,则此有机物可能是
A. HO(CH2)2CHO
B. HO(CH2)2COOH
C. HOOCCOOH
D. (CH3)3COH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 )
A.乙醇和乙醚 B.乙酸和葡萄糖
C.丙烷和丙烯 D.乙炔和1﹣丁烯
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经硫酸铜溶液从铁电极流向铜电极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铜电极质量都增加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13、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Cd2+(aq)+S2-(aq),其溶度积Ksp=c(Cd2+)·c(S2-),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2>T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CdS在c(S2-)=0.01mol/L的Na2S溶液中,c(Cd2+)=100a2mol/L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4、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NH3 B.NaCl溶液 C.Na2SO4 D.硬脂酸
15、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NH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NH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N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成分是三硝基甲苯
B.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C.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的“石灰”指CaCO3,属于有机物
D. “酒香不怕巷子深”中的“酒”包含了所有的醇类物质
17、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如图)。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厚度仅为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
D.当有0.1 mol锌溶解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6.02×1023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 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19、下列能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理由是( )
A.它是饱和烃
B.它是非极性分子
C.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20、制作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聚丙烯是一种混合物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生成聚丙烯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D.合成聚丙烯的单体为CH2=CH—CH3
21、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
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有“未成对电子”
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不含“未成对电子”
22、钒元素在酸性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VO2+为蓝色,VO为淡黄色,VO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浓盐酸能把VO
还原为VO2+。向VOS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VO>
>Cl2
B.向酸性(VO2)2SO4溶液中滴加Na2SO3溶液,溶液由淡黄色变为蓝色
C.向0.1molKMnO4的酸性溶液中滴加1molVOSO4溶液,转移电子为1mol
D.浓盐酸还原VO2+的离子方程式为2VO+4H++2Cl-=2VO2++Cl2↑+2H2O
2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反应中,能影响该反应速率的条件是( )
A. 盐酸的体积 B. 盐酸的浓度
C. 石灰石颗粒的大小 D. 溶液的温度
24、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c(
)>c(Fe2+)>c(H+)
B.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c(OH-)>c(H+)
C.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2c(Na+)=c()+c(
)+c(H2CO3)
D.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 c(Cl-)> c(CH3COOH)> c(H+)
25、三氯氧磷()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易水解形成磷酸及氯化氢。
(1)磷酸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将三氯氧磷加入到NaOH溶液中,控制反应后溶液pH约为10.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的实验操作为:
Ⅰ.取a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水解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的
溶液40.00mL,使
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用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
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
已知:室温下,
。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操作Ⅲ中若沉淀覆盖不完全可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该反应会导致所测产品中Cl元素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大量含磷(主要为、
、P)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再将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盐沉淀并回收。
①在沉淀前先加入适量漂白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磷酸铵镁结晶法除磷的原理为:其它条件不变时,磷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变化如图所示。
时,随pH增大磷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转化为,
进一步被氧化为
,
与
结合成
沉淀。铁炭总质量一定,反应时间相同,测得磷去除率随铁炭质量比的变化如图所示。当
时,随着m(Fe)增加,磷去除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6、(1)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形;
(2)共价键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σ键和π键,σ键的对称方式为______;
(3)某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符号是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4)用“>”或“<”填空:①能量:4p______5s ②离子半径:F-______Na+;
(5)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S2Cl2的结构式为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有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电负性:S______Cl(填“>”或“<”),每个S原子有______对弧电子对。
27、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101kPa时,1.00g C6H6(l)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41.8kJ的热量,表示C6H6(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1.00L 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3)已知反应CH3-CH3→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 C-H | C=C | C-C | H-H |
键能E/kJ/mol | 414.4 | 615.3 | 347.4 | 435.3 |
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2.0g燃料肼(N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g)时,放出33.4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8、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I.已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2NO(g)N2O2(g)(快)∆H1<0;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
第二步:N2O2(g)+O2(g)2NO2(g)(慢)∆H2<0;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
II.利用CO2和CH4重整不仅可以获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已知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方程式为:
①CH4(g)=C(s)+2H2(g)ΔH>0
②CO2(g)+H2(g)=CO(g)+H2O(g)ΔH>0
③CO(g)+H2(g)=C(s)+H2O(g)ΔH<0
固定n(CO2)=n(CH4),改变反应温度,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见图甲。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CH4(g)2CO(g)+2H2(g),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单位P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y点:v(正)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p,已知P2=aPa求x点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___。
III.根据2+2H+
+H2O设计如图丙装置(均为惰性电极)电解Na2CrO4溶液制取Na2Cr2O7,图丙中左侧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__极,电解制备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测定阳极液中Na和Cr的含量,若Na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此时Na2CrO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若选择用熔融K2CO3作介质的甲烷燃料电池充当电源,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9、氮元素的单质(N2)和化合物(NH3、NH4HCO3、HNO3等)有重要的用途。请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作保护气(如填充灯炮、贮存粮食等)的是_______。
(2)常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
(3)常温下,能溶解金属铜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的是浓_______。
30、有机化合物 甲:,乙:
,丙: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
31、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答下列有关问题:
元素 | H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电负性 | 2.1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元素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K |
电负性 | 0.9 | 1.2 | 1.5 | 1.7 | 2.1 | 2.3 | 3.0 | 0.8 |
(1)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____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 g含有 营养成分 | 糖类 | 油脂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钙 | 镁 | 钠 | 锌 |
7.6g | 7.8g | 7.4g | 18mg | 201mg | 18.2mg | 30.8mg | 8.1mg |
(1)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
(2)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
33、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①的实验操作名称_________及玻璃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名称_____________,用到的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
(4)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
A.酒精 B.四氯化碳 C.甘油 D.醋酸
34、(1)氮原子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g/mol,1 mol HNO3的质量是________g,1 mol HNO3约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
(2)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将这些气体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
(3)2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NH3和H2S的质量比__,分子个数比为__,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__,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
35、工业上用粗铜电解精炼所产生的阳极泥[主要含硒化亚铜(Cu2Se)和碲化亚铜(Cu2Te)]为原料,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
②25℃时,亚碲酸(H2TeO3)的Ka1=1×10-3,Ka2=2×10-8。
(1)“烧结”时的固体产物主要为Na2SeO3、Na2TeO3和Cu2O,该过程中Cu2T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浸取渣制取硫酸铜溶液时,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_____。
a.SO2 b.Cl2 c.H2O2 d.浓硫酸
(3)常温下,NaHTeO3溶液的pH___________7(填“<”、“>”或“=”)。加入稀硫酸调pH时需控制pH范围为4.5~5.0,pH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碲的回收率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还原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将“烧结”时生成的少部分Na2SeO4进行转化,写出“还原”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6、某废旧锂电池材料含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石墨和铝粉等。回收废旧锂电池中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Ksp(CoC2O4)=2.5×10-9,Ksp(CoCO3)=1.5×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LiHC2O4、Al(HC2O4)3,“浸出渣”的主要成分是CoC2O4。“浸出”中生成Co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H2C2O4用量过大,CoC2O4的产率反而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转化”中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装置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后a室中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__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4)某废旧锂电池粉末中LiCoO2的质量分数为w,将mkg该废料进行回收利用,电解得到钴nkg,钴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