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年秋②委身为贾人妇③秋月春风等闲度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整顿衣裳起敛容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⑨凄凄不似向前声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②④⑤⑨
2、《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②点③胜④笑 B.①潜②翻③蓝④笑
C.①润②翻③蓝④春 D.①潜②点③火④春
3、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4、下列对漫画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哪怕才疏学浅。
B.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谦虚,某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喜欢摆架子。
C.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对领导一定要尊敬。
D. 一个人过大的欲望会成为自身成长的负累。
5、对下列各项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
A.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说明)
B.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议论)
C.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抒情)
D.在冬天空旷的原野上,我听到过啄木鸟敲击树干的声音。(记叙)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全球最先进、耗资高达100亿美元的美国“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成功发射,关于空间望远镜的热度持续高涨。回顾往昔,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已经是52年前的往事,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如今终于将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天宫”空间站。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平台搭建步骤,接下来将逐渐迈向航天技术的应用阶段,向科学界乃至广大社会回馈更大价值。
计划于2024年发射升空的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简称CSST),是我国空间站工程中的旗舰级项目,它将开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新的时代,可以让中国天文学界与国际更好接轨,共同为全人类探索太空而服务。在“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开展过包括地基在内的大规模巡天观测,这是中国天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将为中国科学家提供观天利器,为中国开展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说起来,“巡天”空间望远镜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巡天”并非一款独立运行的望远镜,而是部署在空间站实验舱Ⅱ内部。当时的计划是,当“巡天”舱段在轨道部署成功后,望远镜通过专用机械臂被带出舱外,并通过该机械臂进行指向跟踪。但这种方案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望远镜与实验舱刚性连接,空间站组合体的姿态变化、结构形变和各种振源形成的扰动,会严重影响望远镜的观测稳定性与凝视度;其次,空间站周围可能存在的各种颗粒物,空间站对地定向姿态变化,空间站结构对观测方向的限制,以及舱体、太阳能电池板等各处表面产生的杂光等因素,都不利于空间天文观测。对此,中科院和航天五院的专家团队提议,将其改为独立运行的空间望远镜,这项提议在2014年初启动论证,次年工程总体批准了“巡天”望远镜和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的方案,“巡天”望远镜将成为第一个“天宫”空间站在轨服务的共轨飞行航天器。
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光学口径2米,大小大概是一辆大巴车。它的分辨率实现了与美国“哈勃”相当的水平,观测光线的波段范围可达0.25-1微米,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可实现从近红外到紫外波段的高精度巡天观测。“巡天”空间望远镜采用的是“普查型”观测,拥有234000平方毫米的总感光面积,所以其视场比“哈勃”要高出300多倍,相当于“哈勃”近1年的观测成果。
按目前规划,“巡天”空间望远镜运行周期为10年。在10年观测任务期内,“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与空间站对接停靠4次。对接时,航天员可以从空间站进入望远镜内部,对到寿或者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而光学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一些光学组件的维修精度甚至达到毫米级别,在轨维修如此高精度空间望远镜尚属首次,这对于身穿航天服操作灵敏度受限的航天员是一种考验,对于参研设计师、地面训练的工程师们也是一种挑战。
将更多望远镜发射到太空,是未来天文学、宇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除开篇提到的美国“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外,与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同期开展的国际其他天文望远镜项目还有由欧空局主导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的“罗曼”空间望远镜,这两具望远镜都将部署到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相同的日地拉格朗日2点,共同探索更暗、更深、更远的宇宙。
我国在宇宙科学研究领域, 除了待出征的“巡天”空间望远镜, 已经建成的500米口径“FAST”射电望远镜外,未来还将建造10米级大口径地基光学望远镜。而像“詹姆斯·韦伯”一样的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我国科学家也已经在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研究。空间望远镜作为天文学研究的先进手段,其发展将带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领域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为人类认知宇宙、认知自我带来全新的维度。“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国领袖毛泽东书写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也终将在新时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才干下,从意境变为现实。
(摘编自张凯《中国空间望远镜,巡天遥看一千河》,《航空知识》2022.0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如今已经基本完成平台搭建步骤,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的“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逐渐迈向航天技术的应用阶段。
B.将“巡天”设计成非独立运行望远镜的方案存在很多问题,如望远镜的观测稳定性与凝视度会受到望远镜与实验舱刚性连接、空间站组合体姿态变化等影响。
C.空间站周围存在的各种颗粒物,空间站对地定向姿态变化,空间站结构对观测方向的限制,以及舱体等各处表面产生的杂光等因素,都不利于空间天文观测。
D.“巡天”空间望远镜运行周期为10年。期间,“巡天”空间望远镜会与空间站对接停靠。对接时,航天员可以对到寿或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天’空间望远镜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大小大概是一辆大巴车”“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些语句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感性。
B.由于光学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一些光学组件的维修精度甚至达到了毫米级别,所以这对于身穿航天服操作灵敏度受限的航天员来说是一种挑战。
C.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空间望远镜是世界上争夺最激烈的领域,作者列举了欧空局主导的“欧几里得”、美国航空局主导的“罗曼”等空间望远镜进行说明。
D.作者在文章结尾介绍了我国在宇宙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意在体现新时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才干,更彰显了中国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起点高”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表示要追慕先贤,宁死也要刚正不阿、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采用正反论证法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其中从反面论证,告诫人们学习不能浮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观点,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一致。
8、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作答。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阿旁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用“_____,_____”这一包含比喻和对比的句式,表现出因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出了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自己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4)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诗词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诗人的情感与抱负,理想与追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①______”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以“②______,③______;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句劝诫求学者须坚持不懈,方有所成;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④_______,⑤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苏轼却在《定风波》开篇中用平静的口气道:“⑥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营造出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让我们一同诵读经典语句,学习语言艺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周侍御买剑
唐·曹唐
将军溢价买吴钩,要与中原静①寇仇。
试挂窗前惊电转,略抛床下怕泉流。
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擎鬼魅愁。
见说夜深星斗畔,等闲期克②月支③头。
【注释】①静:同“靖”,平息,平定。②期克:在期限之内拿下。③月支:亦作“月氏”,古代西北民族名,此借指吐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不仅和标题呼应,且点明将军买剑的目的——“静寇仇”。
B.“电转”“泉流”两个比喻写出了宝剑的闪烁耀眼、光莹流动。
C.“云霓泣”和“鬼魅愁”从正面凸显出了宝剑惊天动地的威力。
D.尾联点明主旨,既表明周侍御靖边的决心,也写出诗人的豪情。
【2】请简要分析“溢价”二字的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复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季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5】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校团委计划举行“中国百年百人事迹展(1921——2021)”,回望非凡历史,感受伟大人格,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向前力量。百位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方志敏,聂耳,刘胡兰,王二小,黄继光,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王进喜,邓小平,郎平,张海迪,袁隆平,钟南山,樊锦诗,……。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并由你为展览写一个前言,概述展览内容,阐述展览的价值和意义。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