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原子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卢瑟福原子模型④电子云模型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B.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溶液: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到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大时: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3、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Fe2+)为( )
A.4 mol·L-1 B.6 mol·L-1
C.8 mol·L-1 D.10 mol·L-1
4、《尚书·洪范》有“稼穑作甘”之句“甘”即饴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二糖,lmol该二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葡萄糖。饴糖的主要成分是
A. 淀粉 B. 蔗糖
C. 果糖 D. 麦芽糖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所用NaOH已潮解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
D.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至平衡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6、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N2、 3 mol H2 | 2 mol NH3 | 4 mol NH3 |
NH3的浓 度/mol·L-1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吸收c 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A.2c1>c3
B.α1+α3<1
C.2p2<p3
D.a+b>92.4
7、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 )
A.
B.CH3CH=CHCOOH
C.
D.
8、铜锌原电池的简易装置如图,当导线中有2 mol电子通过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锌片减少的质量等于铜片增加的质量
B.理论上在铜片上可收集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22.4 L
C.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D.约有1.204×1024个电子从铜极流向锌极
9、如图是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某有机反应的过程,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10、将质量为mg的铜屑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反应后得到NO2、NO的混合气体,将所得气体通入300mL2mol•L-1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m的值为( )
A.12.8
B.19.2
C.25.6
D.51.2
11、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A.
B.
C.
D.
12、2SO2(g)+O2(g)2SO3(g) ΔH1,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2SO2(g)+O2(g)2SO3(l)ΔH2> ΔH1
B.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
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E1- E 2)kJ•mol-1
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13、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称取 0.1971g 阿司匹林,溶解于20mL95%乙醇,加水定容至250mL。分别取10mL样品溶液与 10mL 不同浓度 NaOH 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溶液导电率与 NaOH 溶液浓度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乙醇可以增大阿司匹林的溶解度
B.混合过程先发生羧酸的中和反应,再发生酯的水解反应
C.样品纯度为×100%
D.若将样品溶液和 NaOH 溶液体积均改为 5.00mL,曲线发生改变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氨水②重水③明矾 ④纯碱 ⑤天然气 ⑥氧气 ⑦漂白粉 ⑧铝热剂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④⑥ C. ④⑦⑧ D. ③⑤⑥⑧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1,2-二氯丙烷()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熔、沸点:Na<Mg<Al
D.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键的强弱有关,与配位体的性质无关
1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1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图2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
C.图3白磷比红磷稳定
D.图4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
17、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的分子式为:C17H15O8
B.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与含5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18、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5种无色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组合是( )
A. 酸性KMnO4溶液、新制的Cu(OH)2悬浊液
B. 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
C. 石蕊试液、溴水
D. 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
1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验证硝酸铵溶解时需要吸收能量
B.确定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
C.证明浓氨水与氧化钙碱能反应且有氨气生成
D.确定铁钉的电化学腐蚀类型
2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甲烷的球棍模
②苯乙烯的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为
③-CH3与-OH具有相同电子数
④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2
B.若滴定到第一、二反应终点应该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
C.图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W<X<Y<Z<M
D.图中Y点对应的溶液中:3c()=c(Na+)+c(H+)-c(OH-)
2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小分子X、Y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M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可用示意图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有热量放出
B.X、Y、M分别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
C.反应过程中有C-H键、C-C键、O-H键生成
D.由X、Y生成M的总反应原子利用率为80%
23、卤代芳烃与有机锡化合物的偶联反应通常称为Stille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构建C-C键方法,具体例子如下: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不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机物丙中是否含有机物乙
D.46Pd位于第五周期第VIII族,是良好的催化剂元素
24、将0.2mol/L的醋酸钠溶液1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CH3COO-)+c(Cl-)+c(OH-)
B.c(CH3COOH)>c(Cl-)>c(Ac-)>c(H+)
C.c(CH3COO-)>c(Cl-)>c(CH3COOH)>c(H+)
D.c(CH3COO-)=c(Cl-)=c(CH3COOH)>c(H+)
25、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CH4(g)+2O2(g)=2H2O(l)+CO2(g) △H=-890kJ/mol
常温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730.8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___。
26、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氯气可用来制取消毒剂等。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如有1mol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2)新冠肺炎抗疫期间,最好每天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但很多时候会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27、(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该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
(2)某元素+3价离子的3d轨道半充满,该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
(3)A元素的负二价离子和B元素的正二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B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
(4)下列变化:H-(g)=H(g)+e-吸收的能量为73 kJ·mol-1,H(g)=H+(g)+e-吸收的能量为1 311 kJ·mol-1,则氢负离子(H-)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
28、(1)CH2=CH—C≡N分子中含有 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
(2)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某种元素,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该元素名称是______。
2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
(2)写出元素h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__。
(3)ci2分子的电子式为__。
(4)第一电离能:h__(填“>”“<”或“=”,下同)i;电负性:g__b。
(5)下列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填字母)。
A.j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ⅠB族,属于ds区元素
B.d的基态原子中,2p轨道为半充满,属于p区元素
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该元素一定属于第ⅠA族
D.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1,该元素可能是第ⅢA族或ⅢB族
30、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将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期末成新物质是有机化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有机化学的研究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请根据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
(2)有机物 CH3CHBrCH2Br 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_________。
(3)丙烯酰胺()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吸水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经测定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烃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1、回答下列问题。
(1)CS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CS2的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在H—S、H—Cl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___,键长较长的是_____。
(2)氢的氧化物与碳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3)醋酸的球棍模型如图1所示。
①在醋酸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________;
②Cu的水合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2所示,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3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在苯酚与水的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变澄清:_________________;
(2)乙醛与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醋酸,某学生用0.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醋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mL待测醋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编号 | 待测醋酸的体积/mL | NaOH溶液的浓度/mol·L-1 |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
1 | 20.00 | 0.1000 | 25.18 |
2 | 20.00 | 0.1000 | 23.06 |
3 | 20.00 | 0.1000 | 22.98 |
(1)该实验中指示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以下_________操作(填甲/乙/丙),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3)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醋酸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保留小数点后4位)。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A.用滴定管取20.00mL待测醋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醋酸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关
34、T1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充入1.00molNO2气体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H<0。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O2),v逆=k逆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同时刻测得容器中n(NO2)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2)/mol | 1.00 | 0.80 | 0.65 | 0.55 | 0.50 | 0.50 |
(1)从0~2s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2)=__。
(2)T1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K=__L·mol-1。
(3)化学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逆的数学关系是K=__。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2时其k正=k逆,则T2__T1(填“>”、“<”或“=”)。
35、富镍三层状氧化物LiNi0.8Co0.1Mn0.1O2(NCM811)作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纳米级TiO2形成的表面包覆对提高该材料的性能效果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基态Co3+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该电池初始充电过程中,会有C2H4等气体产生。C2H4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
(3)金属锰有多种晶型,其中δ-Mn的结构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参数为a pm。δ-Mn中锰原子的最小核间距为_____pm。
(4)制备NCM811的过程中,残余的Li2CO3会破坏材料的界面。分子或离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则CO32-离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
(5)TiO2的晶胞如图所示:
TiO2晶体中O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
3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元素i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属于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i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e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i与e形成的离子,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已知与
结构相似,
中
键数目为_________。
(3)化合物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_。其中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