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1)蟋蟀常常( )重地选择地址。
(2)昔日的小城( )变成了繁华的大都会。
(3)这次期中考试,( )空题占了试题的大部分。
A.填 镇 慎
B.镇 慎 填
C.慎 填 镇
D.慎 镇 填
2、这风,这雨,这雷,这电( )地扫荡着这个世界。
A.猛厉
B.强烈
C.剧烈
3、下列加点字字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整旗鼓(重新)百发百中(命中)
B.唯戎不动(只有)竞走取之(走路)
C.尺有所短(不足)好问则裕(丰富)
D.题西林壁(书写)随遇而安(顺从)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中用来形容什么?( )
A.通信技术发展快。
B.电脑技术发展快。
C.科学技术发展快。
D.交通技术发展快。
5、2020年,为了战胜新冠病毒,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 )令世界瞩目。
A.结果
B.后果
C.结局
D.成就
6、从下面的语句中能感受到母鸡的什么特点?( )
它还半蹲着,让鸡雏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A.负责
B.慈爱
C.勇敢
D.辛苦
7、本学期“快乐读书吧”规定要读的课外书有( )
A.《十万个为什么》
B.《灰尘的旅行》
C.《看看我们的地球》
D.《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两个词语写一段意思明确、通顺的话。
山____地裂 左____右盼 无可____何 鹤发____颜
____如土色 尺有所____ 寸有所____ 得____应手
_______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辛弃疾,其中____________是词牌名。
【3】此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一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试着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节选,完成练习。
A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照 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B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决红(稠 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C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汉字。
【2】在文段C中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段B中划“ ”句的意思是______。上学期,我们也从课文《___》中认识了“有志不在年高”的_____(谁)。
【4】文段中都写了还乡河的景色,蕴含的深意却各不相同。文段A对应的是____
文段B对城的是____,文段C对应的是____(填序号)
①还乡河仿佛被乡亲们悲伤的情绪感染,缓缓向下流淌,也为后文雨来在河的下游出现做铺垫。
②点明雨来生活的芦花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为雨来的好水性埋下伏笔。
③傍晚时分,见证了鬼子屠杀行径的芦花村也染上了悲壮的色彩,给人以压抑的感受。
【5】用你喜欢的标记在文段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略作赏析。
【6】像《小英雄雨来》这个单元的课文篇幅都很长,我们怎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呢?本单元都提到了同一种方法,试简要说说。
_________
11、阅读。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节选)
我故意摔倒在地,然后装出受了伤的样子下了场,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将爸爸装进口袋。
“回家去做功课!”爸爸严厉地呵斥我。
我万般无奈,像霜打蔫了的茄子似的低下了头,捡起地上的衣服和书包,无精打采地要走。
“你怎么啦?”老肥拦住了我。
“我想回家。”
“为什么?”
“不为什么!”
“是不是陈雪虎踢进了一个球你就气馁了,真是胆小鬼,懦夫……”
“我……”
就在这时,我的口袋里有动静了,我感觉到爸爸拉了拉我的衣服,用只有我才能听到的声音对我说□□去□把球踢完□干倒陈雪虎□□
肯定是老肥的最后一句话(损害伤 害)了爸爸的自尊心。
爸爸是个老足球迷,据他说打穿开裆裤开始就踢足球了,球龄有四十年之久,有他这样的行家指导,我的球技一下子突飞猛进,在很短的时间里,连进三球。
天渐渐地暗下来,夜色越来越浓,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朗照大地。
球赛的结果是我方以3比2赢了陈雪虎队,我一下子在同学(尤其是老肥)眼里成了足球天才和英雄。
我们凯旋而归,一路上,我牵着狗,唱着最(雄壮 雄伟)的进行曲,爸爸在口袋里为我打拍子。
【1】在选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
【2】给选段的方框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飞猛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我和爸爸____________的心情。
【5】选文中我的球技一下子突飞猛进的原因是什么?在场的同学们看到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练习2
聪明来自勤奋
——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
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
只过了一天
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考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滚瓜烂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孔子,姓________,名________,字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政治家,也是我国________家学说的创始人。
【3】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正确的标点。
【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结合这句话,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记祖国
宋庆龄
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有一天,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广泛收集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讨论的时候,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已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坐在第一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轮到宋庆龄发言了。她虽然有些激动,但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
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亲爱的宋庆龄,我们女孩子年纪轻轻的,应该无忧无虑地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听了,抿着嘴笑了笑,说:“我自己觉得非常愉快。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2)众口同声赞美。( )
【2】选文重点讲述了宋庆龄讨论历史问题的事情。请将事情的经过补充完整。
起因:一位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已被历史淘汰。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宋庆龄受到大家的称赞。
【3】宋庆龄在班上的发言,是想告诉大家( )
A.中国不可能被淘汰,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B.中国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
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排 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 必需)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时,母亲还没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归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 竞)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脚拥在怀里,久久不肯松开手。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心情(沉重 深重)地对主考官说( )我现在才真正明白( )做人是那么不容易( )成才又是何等的(坚 艰)难( )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人只有理解母亲( )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 检验)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在文中的括号内加上标点。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和恰当的词语。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互相依靠着过日子,彼此不能分离。 ( )
②时刻牢记着。 ( )
③能力出众。 ( )
(4)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然后再仿写一个。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15、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过了几天,砖缝中竟然出乎意料地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2)浓郁的花香吸引。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17、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我们几个分工和作,有的洒水,有的搬桌椅和门窗。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部分
习作园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许你的妈妈特别爱干净,也许你的爸爸特别幽默,也许你的表妹特别爱漂亮,也许你的同学特别爱搞恶作剧……请你写写他(她)的某个特点,把特点写清楚。还要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