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CO2________。 Na2O2________。
(3)请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请写出第4周期ⅡA元素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5)我们学过许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A)+化合物(B)=化合物(A)+单质(B)。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均为短周期;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______
3、将气体A、B置于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进行到
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
,C的物质的量为
,
内D的反应速率为
,则:
(1)用C表示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
(2)生成物D的化学计量数n为___________。
(3)末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若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生成C的速率分别如何变化?请填写表中空格。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生成C的速率(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
① | 升高温度 | ___________ |
② | 增大B的物质的量 | ___________ |
③ | 扩大容器体积 | ___________ |
(5)反应进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反应在c点处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或“<”)。
③若,反应物B的转化率:
段___________
段(填“>”或“=”或“<”)。
4、有下列四种微粒:①、②
、③
、④
(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回答,下同)
(2)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5、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氯化铁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可用____作负极,____作正极,______作电解质溶液。
(3)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6、回答下列各题:
(1)用电子式表示H2O和MgBr2的形成过程:H2O______________;MgBr2______________。
(2)写出CO2、Na2O2的电子式:CO2___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A |
|
|
|
|
|
|
|
2 |
|
|
| D | E |
| G | I |
3 | B |
| C |
| F |
| H |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______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
(5)A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8、______ g H2O与34g NH3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9、几种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略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A |
|
| |||||
|
|
| M | B | D |
|
|
E |
| G |
|
| R | J |
|
T |
|
|
|
|
|
|
|
(1)E、G、T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硒元素(34Se)与D同主族,其非金属性比D______(填“强”或“弱”)。
(3)E、G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E、D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1:1 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5)A与M形成的分子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0、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装置中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____(填字母)。能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负极材料是____(填元素符号),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2)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Fe=3Fe2+设计的原电池如图2所示,则电极X的材料应为____。(填名称),电解质溶液Y的溶质为____(填化学式)。
(3)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推测,能设计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下列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填字母)。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C.氢气与氧气反应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11、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消耗2molNO的同时消耗1molO2 d 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e 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
a 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容器的容积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⑴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⑵实验结束后,欲验证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还原性,小组同学取装置B中溶液少量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应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_。(填字母)。
a.品红溶液 b.稀盐酸 c.BaCl2溶液 d.稀硝酸
⑶实验结束,小组同学立即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⑷实验结束,发现在铜片表面附着黑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此黑色固体可能含有CuO、CuS、Cu2S。常温下CuS和Cu2S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煅烧都转化为CuO和SO2。该小组同学收集一定量黑色固体,按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其成分:
①步骤Ⅱ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②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13、(1)已知:1molH2燃烧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且H2O(g)=H2O(l)ΔH=-ckJ·mol-1,请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如果向100mL0.4mol·L-1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2.2kJ的热量,请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3)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
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H-H | C-O | 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由此计算△H=___kJ•mol-1。
(4)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①CO(g)+NO2(g)=NO(g)+CO2(g) △H=-akJ·mol-1(a>0)
②2CO(g)+2NO(g)=N2(g)+2CO2(g) △H=-bkJ·mol-1(b>0)
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NO2氧化CO至CO2(NO2完全反应生成N2)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放出的热量为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14、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按照硫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在图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的边界,并用阴影表示第Ⅷ族的位置。
(2)在图中用元素符号注明第35号元素位置_____。
(3)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物质性质强弱(填“>”、“<”或“=”)。
A.氧化性强弱:F2______Cl2 B.金属性强弱:K______Na
C.酸性强弱:H3PO4______H2SO4 D.碱性强弱:NaOH______Mg(OH)2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B.周期表中由短、长周期元素组成的纵列就是主族
C.IA族和0族是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纵列
D.可以在过渡元素区域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15、H2与O2、F2均能发生反应,如图为H2与F2发生反应生成HF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转化I、II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III____________能量。
(2)H2和F2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_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
(3)如图是宇宙飞船上使用的一种新型电池装置。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若将该装置中的氢气换成甲烷,其余都不改变,对应装置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