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__(填“高”或“低”)。
(3)该反应的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_释放出来。
(4)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3、4种有机化合物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1)在上述4种有机化合物中,属于烃的是________(填名称),其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反应②的实验中用到Cu丝,其作用是作________剂。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1)下图是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时的情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较多的试管中加入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当反应结束时,A、B中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能感受到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是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表现为吸热。在A、B试管的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的总趋势分别对应于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填“a”或“b”)。
5、填空
(1)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___ ;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是___色固体;可用于 ________;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6、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1)若A为Zn,B为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A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铜片,B为铁片,电解质为FeCl3溶液,则A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为K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燃料电池,通入氧气的一极为该电池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再滴加适当的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②增加反应物的用量,不一定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④已知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正反应方向放热,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⑤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增大容器压强,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⑦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8、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l)天然气的要成分为甲烷,则甲的烷结构式是_____,其空间构型是________。
(2)天然气燃烧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可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化学品,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CH4(g)+3CO2(g)2H2O(g)+4CO(g)已知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 “等于”)形成产物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4) 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下图为甲烷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的石墨棒。
①a极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质溶液中的Na+移向____极(填“负”或“正” )。
②写出此燃料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结构中有三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
(1)X的分子式是________;官能团名称________。
(2)X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或银催化下反应生成Y,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X还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________(填写名称)。
10、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X、Y、Z、W四种元素的符号: X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__、W、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 ⅠA |
| 0族 | |||||
一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二 |
|
|
| ② |
|
|
|
|
三 | ③ | ④ |
| ⑤ |
|
| ⑥ |
|
(1)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②和⑤两种元素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⑤和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①的单质在⑥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即可证明。请写出一种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13、室温下,将200mL某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另一份加入100mL1.0 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浓度为0.1 mol·L-1(溶液的体积为200mL)。试计算:
(1)每份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mol。
(2)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14、下图所示装置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3O2+ 4KOH=2K2CO3+ 6H2O。试回答:
(1)图中甲池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乙池中石墨电极是________极。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3)乙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乙池中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________mL(标准状况);此时丙池某电极上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15、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1)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2)从沉淀混合物A含有Fe(OH)3和Al(OH)3)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____溶液 (填入物质的化学式),然后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 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
(4)18.2g产品碱式碳酸镁:aMgCO3·bMg(OH)2·cH2O完全分解后,产生6.6gCO2和8.0g MgO,由此可知,产品的化学式中: a=_____、b=_____、c=___。(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