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郴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Zn2+是激活色氨酸合成酶的必要成分,缺Zn2+会影响生长素合成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变小呈簇生状,俗称“小叶病”。某小组欲探究小叶病是否由缺锌引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元素在细胞内含量划分,锌属于微量元素

    B.本实验需设置对照组,但每组都应选用同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物

    C.为探究小叶病是否由缺锌引起,对照组应使用缺锌培养液

    D.该实验观察指标是叶片生长发育状况

  • 2、电鳗捕食的时候会连续放出电流,导致受到电击的鱼马上晕厥过去。电鳗形成电流所需要的直接能量来自ATP。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电鳗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形成电流时,ATP中靠近腺苷的磷酸基团先发生脱离

    C.电鳗形成电流的过程常与ATP水解相联系

    D.组成ATP的物质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

  • 3、在提取和分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对所用试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硅保护叶绿素

    B.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C.用碳酸钙便于研磨

    D.用水作层析液

  • 4、磷脂分子中,胆碱和磷酸构成了亲水性的头部,两个脂肪酸链构成了疏水的尾部。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如下图所示为用磷脂分子构建的脂质体运载药物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磷脂分子的性质,在空气—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将头部触水、尾部朝上排列成单层

    B.将大肠杆菌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成单层,其面积约为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C.由图可知,维生素衍生物为脂溶性物质,而胶原蛋白为亲水性物质

    D.也可以利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包裹水溶性药物进行药物运载

  • 5、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H+通过载体CAX顺浓度梯度运出液泡的同时,Ca2+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还可以通过H+焦磷酸酶维持液泡中的H+浓度,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液泡中的H+浓度高于液泡外的

    B.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所需的能量均直接来自ATP

    C.若液泡中的Ca2+浓度升高,则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可能会增强

    D.若H+焦磷酸酶活性增强,则Ca2+进入液泡的速率可能会增大

  • 6、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1)线粒体 (2)叶绿体 (3)高尔基体 (4)核糖体(5)内质网 (6)中心体

    ①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

    ②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3)(5);

    ③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有(3)(5)

    ④含RNA的细胞器只有(1)(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下列关于细胞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C.细胞凋亡会使部分细胞提前被动结束生命,利于个体发育

    D.在细胞凋亡时,细胞的内容物通常不会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 8、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C.花生子叶薄片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用酒精漂洗,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滴

    D.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均使用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但两种试剂的浓度与使用方法不完全相同

  • 9、蓖麻分泌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它能使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失去活性。细胞通过高尔基体以囊泡的形式运输蓖麻毒素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成熟的蓖麻毒素,再分泌至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蓖麻毒素的合成过程需要游离的核糖体

    B.蓖麻毒素经内质网加工后运输到高尔基休

    C.蓖麻毒素在液泡中成熟可以防止其毒害自身核糖体

    D.蓖麻毒素的合成过程需要叶绿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 10、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叶绿素b

    B.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植物吸收的镁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

    D.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 11、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杏树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MN段杏树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图中B点时,该杏树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

    C.经过这两昼夜,若该杏树仍正常生长,则有机物的积累量在Ⅰ点时达到最大值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

  • 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由腺苷和磷酸组成

    B.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C.ATP中特殊化学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13、关于动物细胞内能源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肝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良好储能物质

    B.同等质量脂肪和糖释放能量一样多

    C.葡萄糖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肌糖原能够水解成葡萄糖产生能量

  • 14、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是脊椎动物细胞中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具膜结构。ERGIC产生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自噬;含脂膜结构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在ERGIC中组装,最后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构成ERGIC的膜结构可来自粗面内质网

    B.新冠病毒在ERGIC中组装并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释放穿过0层生物膜

    C.ERGIC能够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D.特异性抑制ERGIC的功能可以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 15、某生物既能通过胞吞摄取单细胞生物为食,又能通过胞吐排出食物残渣和废物。下列关于该生物摄食和排出食物残渣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分子物质进出生物膜的方式均为胞吞或胞吐

    B.摄食和排残渣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实现

    C.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 16、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此过程中既有ATP合成又有ATP水解

    B.被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D.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易脱离

  • 17、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不含RNA

    B.DNA中每个五碳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C.不同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D.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 18、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水解酶是由其前体经糖基化修饰加工后形成。下列细胞器中,与糖基化修饰加工无关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 19、一位动物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狮子的种内关系,一位农学家正在研究水稻的丰产措施。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A.种群和群落

    B.物种和种群

    C.种群和生态系统

    D.群落和生态系统

  • 20、关于玉米叶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C.细胞中广阔的膜面积为所有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D.细胞中氧气的产生和消耗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 21、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④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代表磷酸键

    B.ATP供能时④最易断裂

    C.②含有C、H、O、N、P五种元素

    D.①代表腺苷,对应ATP中的“A”

  • 2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更亮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 23、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能够运动,蛋白质分子不能运动

    C.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认同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这个观点。

  • 24、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A.钾离子

    B.乙醇

    C.氨基酸

    D.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不同种类的生物,据图回答:

    (1)A、B、C、D四类生物或生物细胞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其最主要特点是_____;在生命层次中不存在的是_____,此类生物一般由__________组成,其增殖时_____(是、不是)通过分裂产生的。

    (2)上述存在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物细胞中一定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

    (3)若A是洋葱根尖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一定不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其 作用是_____

  • 26、实验分析题

    I.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通常用甲紫溶液作为染色液,目的是使细胞中__________着色。

    2)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呈正方形的_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3)图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洋葱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图中c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理论上是__________条。

    .草莓是北京春末夏初的时令水果,草莓汁酸甜适口,深受大众喜爱。加工草莓汁时,草莓中的果胶易导致果汁浑浊,影响品质。果胶酶可以促进果胶分解,从而提升草莓汁的澄清度,为探究不同条件对草莓汁澄清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果胶酶用量(mL·kg-1)

    pH

    温度()

    草莓汁透光率(%)

    1

    0.025

    2.5

    35

    24.55

    2

    0.035

    45

    35

    96.47

    3

    0.035

    2.5

    45

    22.70

    4

    0.045

    3.5

    35

    96.47

    5

    0.045

    2.5

    55

    13.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细胞中,纤维素和果胶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果胶酶通过催化作用促进果胶的水解反应,使草莓汁澄清。果胶酶只能促进果胶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既可获得澄清度高的草莓汁,又可减少酶用量、降低成本的条件组合是上表中的第__________组。

    3)通过以上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是35℃”的结论。

    4)若果胶酶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草莓汁中,请你探讨它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影响,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剂量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或75℃下加热5~10,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生物体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是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颜色反应为________

     

  • 28、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_____

    (2)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羧基_____,氨基_____,肽键_____

    (3)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去_____个水分子形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____,图1所示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图2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决定的,共有_____种,该肽链至少有_____个游离的羧基,有_____个游离的氨基.

    (5)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2中的几种,则含有①的氨基酸有_____个.

     

  • 29、豌豆种子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亲代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黄色皱粒占___________

    (4)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 30、摩尔根用纯种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不论雄果蝇还是雌果蝇都表现为红眼。F1雌雄果蝇之间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白眼仅在雄蝇中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红眼性状对白眼性状为_________性。摩尔根实验结果与孟德尔实验结果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控制果蝇白眼和红眼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们的等位基因。请根据这一设想写出下列果蝇的基因型(眼色基因用R、r表示):F2雄果蝇________________;F2雌果蝇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利用以上杂交实验得到的F2为材料获得白眼雌蝇,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

    (4)现需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

  • 31、西红柿果型有圆果、长果,颜色有红色、黄色(控制果色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果型的基因用B、b表示)。现对不同西红柿品种做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一)红色长果① × 红色长果② → 全为红色长果

    (二)黄色圆果 × 红色长果①   1红色圆果∶l黄色圆果

    (三)黄色圆果 × 红色长果②  全为红色圆果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三个亲本的基因型。

    红色长果① _______________,红色长果② ________________,黄色圆果_________________

    (2)如用红色长果①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实验(三)的子代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A、B两种植物进行了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以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表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A、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

    植物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A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6

    B

    0.1%

    2.6

    9.1

    19.5

    55.7

    75.6

    102.6

    0.03%

    1.8

    8.4

    18.9

    54.2

    75.2

    101.8

    (1)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水裂解,生成___________其中H+又被不断由____________运向类囊体,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因此卡尔文循环的几个关键酶的最适pH______7 (填“>、=、<”),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___________,并且转变成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措施来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B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B植物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

    (4)在阳光不充足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最可能成为限制____________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菜农往往通过在大棚内养殖蘑菇来提高A、B两种植物的产量,这种方法增产效果更好的植物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