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洪秀全幻想着“番第”(列强)为上帝出力,但“番第”却用大炮回报了他。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同时在南方协同清军与太平军作战。事实表明(     

    A.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一贯镇压中国民主革命

    C.利益是列强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

    D.传播基督教是列强侵略借口

  • 2、1839年起,林则徐组织人力编译了《四洲志》《华事夷言》《澳门新闻纸》等著作,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据此可以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放弃传统华夷观念

    C.主动地开眼看世界

    D.确立近代国家意识

  • 3、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 4、如图是抗战时期某场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

    B.是局部抗战时期战斗最激烈战役

    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是抗战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 5、西周时,周天子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外,春秋早期楚国国君楚武王开始称王,晚期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分封制趋于解体

    C.强化了家国认同

    D.政治中心向南移

  • 6、《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     

    A.成熟官僚体系形成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7、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最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始皇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 8、下表为元明两代部分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节梗概。这反映了(     

    角色

    情节梗概

    剧作

    萧淑兰

    萧淑兰求爱张世英,张世英拒绝并云:“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

    [元]贾仲明《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卓文君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受阻挠后私奔文君为相如驾车,并有台词“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元末明初]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

    李云英

    李云英的丈夫从军后不知所踪,亲友规劝再嫁时以“烈女不更二夫”为理由拒绝。

    [明]李唐宾《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A.经济发展下市民文化的繁荣

    B.社会环境宽松催生批判意识

    C.戏剧作品蕴含社会教化功能

    D.政府极力维护理学的正统性

  • 9、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的学派所代表的阶层是(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地主阶级

    C.下层平民

    D.奴隶阶级

  • 10、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 11、清初沿袭明朝旧制,置内阁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一度使内阁起到了中枢机构的作用。但自“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一变化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完善中央机构

    D.健全官员管理体系

  • 12、如图为墨西哥著名艺术家迭戈·里维拉1933年绘制的《帝国主义》。画作描绘了摆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周围的枪支和坦克,以及众多死去的统一美洲民众,画中右上角俯瞰一切的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该画作揭示出当时(     

    A.金融危机引发拉美社会动荡

    B.殖民主义是拉美发展的障碍

    C.拉美地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拉美人民抗美斗争走向联合

  • 13、如图所示为晚清海关收入情况(单位:两)。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海关自主性不断提高

    B.与世界联系有所增强

    C.封建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D.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14、原始社会后期,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男女体能差异日益扩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男子制造工具能力增强

    D.男女成员贫富分化

  • 15、“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据此,20世纪以来美国食物储备技术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

    C.发明了新式交通工具

    D.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推动

  • 16、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大司马奉命可以领导尚书,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这反映出(       

    A.“汉承秦制”已被放弃

    B.皇权得到了加强

    C.完全破坏了三公九卿制

    D.新行政中枢确立

  • 17、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 18、徐光启是上海人,中年后长期在京津地区居住和做官,其著作《农政全书》(1625-1628年撰)的正文中没有提及玉米,只在“蜀秫”一条中用注的形式说:“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玉米是蜀地主要农作物

    B.中国与南美间已有贸易联系

    C.玉米尚未开始传入中国

    D.玉米在中国的种植尚不广泛

  • 19、胡适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讲座时,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理性对抗传统,以自由对抗权威,张扬生命和人之价值对抗压制生命和人之价值的运动。他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

  • 20、它“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 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东南互保

  • 21、下列“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大西洋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英国

    B.太平洋沿岸 商品种类数量增加 美国

    C.地中海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英国

    D.大西洋沿岸 垄断组织迅速扩张 法国

  • 22、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     

    A.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

    B.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

    D.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 23、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兼并频频发生,“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取其室”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春秋初期的晋国有宗族十一家,到春秋末期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这些现象说明(     

    A.宗法分封体制日趋完备

    B.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国家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D.百家争鸣局面受到压制

  • 24、熙宁二年(1069年),京师雪寒,宋神宗下诏令:“老幼贫疾无依而丐者,听于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由诏令内容可以看出,宋代(     

    A.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

    B.社会救济注重现实需求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强调普通百姓利益至上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内涵: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____,两者相辅相成。

  • 26、对人类社会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________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的时代。

  • 27、古代埃及文化:文化成就

    (1)象形文字

    ①它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____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②约形成于公元前____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在此期间,经历了多种变化。

    (2)文学作品

    神话

    包括世界诞生和____等内容

    诗歌

    大多是____诗,也有爱情诗

    哲理故事

    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散文故事

    包含____和传记等

    (3)建筑艺术

    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____较大影响。

    ②陵墓:古代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③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____,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④祭司们宣扬法老是____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4)科学技术

    ①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 28、金朝制度基本沿袭________ 制度,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________

  • 29、列宁主义的形成:内容

    (1)____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____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____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30、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 31、___年6月,国民党围攻 ___,全面内战爆发。

  • 32、

    地区

    表现

    计算机

    _________年,为满足__________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的出现,开启了__________时代

    网络

    (1) _______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__________

    (2)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________,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______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

    (3)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阔步发展,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_________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人工智能技术

     

    (1)概念: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2)发展:自从_____世纪____年代开始,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3)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

    航天

    技术

    (1)开始:________________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发展: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研发出多种类型的   __________,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3)影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洋

    技术

    (1)美国: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________年代,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 马里亚纳海沟。

    (2)中国:_________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中国的“__________”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新材料

    技术

    _________材料、________材料、生态环境材料、________医用材料等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 33、背景

    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_______、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 34、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海峡两岸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 36、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37、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 38、明清戏曲中的传奇、昆区和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 39、蒙古西征

    (1)蒙古政权是何时建立的?

    (2)蒙古三次西征的概况怎样?

    (3)四大汗国分别指哪些政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