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某同学将植物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示意图如下,甲、乙分别为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细胞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B.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变大

    C.细胞膨大后,细胞壁对细胞膜的压力阻止水分子扩散

    D.实验结束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 2、对来自同一人体的肌细胞、神经细胞、白细胞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有所不同,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相同

    B.因为各种体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形态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都是蛋白质

    D.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种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相同

  • 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在转运时构象有改变

    B.某种物质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推断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多数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 4、《齐民要术·耕田》有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表明我国古代就已经利用豆科植物固氮来提高土壤肥力。以下物质中,氮元素进入植物体内不能合成的是(  )

    A.DNA

    B.纤维素酶

    C.脂肪酸

    D.ATP

  • 5、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图中c代表的化学键比b更易水解断裂

    C.图中磷酸基团都带正电,使得b和c不稳定

    D.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

  • 6、经研究确认,2020年3月科研人员在某地山区发现的麝鼩和小麝鼩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下列关于麝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麝鼩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

    B.麝鼩细胞所有的具膜结构均参与组成其生物膜系统

    C.麝鼩红细胞都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D.麝鼩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物质能否进入细胞和物质的运输速率

  • 7、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大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ATP合成所需能量全部来自于需氧呼吸

    D.一个ATP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32P在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分布

    B.有些蛋白质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

    C.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不一定相同

    D.变性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9、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所示,图中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③可能会使红细胞的基质中积累较高浓度的K+

    B.水分子主要以过程⑤的方式进入细胞

    C.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被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10、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表述相符的是(       

    A.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葡萄糖——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脂肪——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D.核酸——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11、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某种小分子有机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d的种类与a、c的种类有关

    C.在人体细胞中d有2种,c有5种

    D.由许多d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是生物大分子

  • 12、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今年支原体肺炎持续流行,在全球多地都出现高峰,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原核生物。下列判断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没有细胞壁

    B.单细胞生物

    C.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结构简单

  • 13、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必须下移至原点处

    C.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上移

    D.温度降低时,e点下移,d点右移

  • 14、图甲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①~④代表叶绿体结构,A~D代表4种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色素位于②上,呈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B.可利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C.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和D色素带会变窄

    D.在②和④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 15、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依照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 16、眼虫和衣藻都有眼点、鞭毛和叶绿体,眼虫属于动物,衣藻属于植物。斑点钝口螈由于与藻类共生,被称为“太阳能脊椎动物”。下列关于三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眼虫和衣藻都是低等单细胞生物,细胞内均有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B.三种生物中只有斑点钝口螈有线粒体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且能进行有性生殖

    C.通过研究斑点钝口螈与藻类的共生关系,可为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提供相关信息

    D.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是与动植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 17、某一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在无酶条件下产物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中的曲线甲,若在t时加酶,反应曲线在t时后为(       

    A.I

    B.Ⅱ

    C.Ⅲ

    D.IV

  • 18、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收获了很多科学真理。下列关于实验探究成果的描述有误的是(       

    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推断: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还附有蛋白质

    C.德国化学家毕希纳通过实验得出:引起发酵的是酿酶这种物质

    D.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 19、小李同学的爸爸从外地寄回了很多水果,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你认为储藏条件最好是(  )

    A.无氧、高湿度、零上低温

    B.无氧、保持干燥、零下低温

    C.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

    D.高氧、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

  • 20、“阴性艾滋病”事件曾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据说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艾滋病病毒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艾滋病病毒能参与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 2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下列关于脂肪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脂肪在室温时呈液态是因为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B.不饱和脂肪酸的“骨架”中,相邻碳原子以单键连接

    C.动物的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D.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而分解供能

  • 22、图甲表示温度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图乙表示氧浓度对某油料作物种子呼吸作用的影响,图丙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压下的呼吸熵。呼吸熵(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能量代谢的一种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冬季适当升高室内温度可以升高人体温度,从而促进人体呼吸作用

    B.若乙图D点开始只进行有氧呼吸,则D点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

    C.据丙图分析,c点以后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变化

    D.综合以上分析,将荔枝置于零下低温、低氧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23、在太空中航天员可以通过自制“太空酸奶”来丰富饮食。下列关于探究“太空酸奶”中营养成分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斐林试剂可判断“太空酸奶”是否含淀粉

    B.用双缩脲试剂可判断“太空酸奶”是否含蛋白质

    C.用苏丹Ⅲ染液可判断“太空酸奶”是否含磷脂

    D.用碘液可判断“太空酸奶”是否含还原糖

  • 2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物理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清水涨破处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B.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⑥有关,与④无关

    C.结构是①糖被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细胞膜的外侧是M侧

    D.用荧光蛋白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证明了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而较好地解释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动物会出现昏厥、昏迷现象(低血糖晚期症状)。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可缓解症状。

    材料用具: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50%葡萄糖水溶液(每次用量0.01mL/10g 体重)、蒸馏水、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2U/mL)(每次用量0.1 mL/10g体重)、酸性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进入以下步骤。

    ②实验组:甲组小白鼠及时从静脉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照组:乙组小白鼠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培养观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多酶片适应症为用语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每片含胰酶300mg,胃蛋白酶13mg。本品为肠溶衣和糖衣双层包片,内层为胰酶(含有多种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包裹在肠溶衣内部),外层为胃蛋白酶(包裹在糖衣内侧,肠溶衣外侧)

    (1)胃蛋白酶和胰酶为什么要隔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可溶性或不可溶性)糖。

    (3)肠溶衣的成分可选用不可溶性淀粉,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在细胞中,________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从进化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

    2)图中的细胞器c________,写出在其上完成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

    3)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各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生物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

  • 28、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的高秆和矮杆(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将多株基因型相同的大麻雌株与多株基因型相同的大麻雄株间行种植,其杂变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单位:株)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雌株

    雄株

    高杆

    360

    360

    矮杆

    120

    120

    抗病

    360

    180

    不抗病

    0

    180

     

    1)在大麻的抗病与不抗病中是,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大麻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杂交所得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 29、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填标号):

     

    1)图中结构2__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由__________和果胶组成;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 ] __________,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_______ 的主要场所。

    3)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__________。结构5__________,是动物细胞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4)细胞内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5)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  [  ]___________;西瓜果肉呈红色,其色素存在于[   ]____________

    6)如果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最早测得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 30、(Ⅰ)下列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判断该动物是雄性。

    (Ⅱ)如图所示为一种基因型AaBbCc的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属于____ 分裂,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其中全部来自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配子的___

    (3)若图中l、2、3三条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基因A、b、C,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 31、甲图表示生物体内主要生命物质形成的示意图.乙图表示细胞的模式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提示:C1控制A的合成;括号内填写编号)

    (1)图中a通过__________形成A.

    (2)A可分为A1…A5等,其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与图甲中A1的形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4)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④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④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用丙酮从该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______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 32、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等风险,但由于其价格低廉,治疗鱼病效果好,有一些养殖企业仍在滥用孔雀石绿。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遗传学毒性检测的标准,科研人员利用该技术检测了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的微核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真核生物受内外环境的污染后,染色体发生断裂等异常,导致染色体片段不能顺利进入子细胞的细胞核。当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在细胞质中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比主核小的微核。微核率=含微核的细胞数/所观测细胞总数。

    实验步骤:

    ①孔雀石绿浓度的选择:选择0.05、0.1、0.5、1.0、2.0mg/L这5个浓度,并设置空白对照。

    ②蚕豆根尖的染毒处理:取饱满、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浸种催芽。待根尖长到1~2cm左右时,取出种子,并用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蒸馏水分别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2、24、36、48、72h,最后恢复培养24h。

    ③制作装片:取培养的种子,切取1cm长的幼根,进行解离、 、制片。

    ④镜检统计:显微镜观察,统计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微核数,染色体畸变数,同时进行显微摄影,部分染色体异常的细胞如下图a~e。

       

    注:多极有丝分裂是指核分裂时,细胞中出现两个以上的极,染色体发生不规律分配的一种异常分裂方式。往往与中心体数目增加有关。

    (1)本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步骤①中应选取_______作对照。步骤③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

    (2)步骤④中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再用高倍镜观察_______(选填“同一细胞”或“不同细胞”)从而找到不同的分裂时期。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均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

    (3)观察统计微核应选择_______期的细胞。图a、b所示的细胞中均出现了微核,图c~e的细胞若在自然状态下继续分裂,形成微核概率较大的有_______

    (4)科研人员进一步发现,在孔雀石绿的胁迫下细胞的微核率显著上升,提示孔雀石绿的毒性效应在特定条件下随孔雀石绿浓度或胁迫时间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但是当胁迫时间较长时(≥48h),较高浓度组(≥1.00mg·L-1)的微核率却略有下降趋势,可能的原因是高浓度的污染物长时间胁迫会减缓、抑制、甚至终止_______,从而微核无法被检出,但毒性效应并未因此减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