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10~12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
B.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为此环境下的 K 值
C.蝗灾发展期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应尽早防治
D.前 18个月沙漠蝗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近似“S”形
2、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尿液和汗液等不属于体液
C.细胞内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D.不同体液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3、下列与抗利尿激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下丘脑细胞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C.神经系统可参与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该图所示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但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
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
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
5、豌豆和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植物材料,图1和图2分别表示豌豆和玉米的雌雄花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套袋处理
B.豌豆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但不套袋
C.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套袋处理
D.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雄,只套袋即可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人体血浆蛋白显著降低时,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增多
B.大量流汗后,如果及时大量饮用纯净水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7、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使黄瓜膨大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氯吡脲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B.应依据推荐浓度施用氯吡脲
C.氯吡脲与受体结合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D.氯吡脲可在植物细胞内合成
8、下列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
C.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会表达
D.“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物的性状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
9、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可导致雏鸡的法氏囊严重萎缩,引发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有5种蛋白质,即VP1~VP5,其中VP2和VP3是IBDV的主要蛋白,可共同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鸡尾部的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
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的体液免疫减弱甚至丧失
C.当雏鸡感染IBDV且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可阻止法氏囊的萎缩
D.将处理后的VP2和VP3作为疫苗注射到正常的雏鸡体内,可起到免疫预防的效果
10、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前常表现为记忆、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出现轻度受损,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偏低。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产物可被突触前膜回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与大脑某一区域受损无关
B.丧失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等有关
C.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说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
D.增加患者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量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思路
1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听人说起山楂和吃山楂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
B.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C.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2、胰导管细胞是胰腺中的外分泌细胞,其分泌HCO3-的同时也分泌H+,以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胃中分泌H+的细胞具有相似的机制。狗胰导管细胞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调节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胰腺流出的静脉血pH值较高,从胃流出的静脉血pH值较低
B.狗听到脚步声分泌胰液的反射中,脑作为神经中枢,效应器是胰导管细胞
C.剪断迷走神经,脚步声不能引起胰液分泌,盐酸刺激小肠仍可促进胰液分泌
D.胃酸增加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胰导管细胞中的HCO3-分泌量减少
13、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C.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不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通过①②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尿意
14、小鼠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研究发现小鼠肠道上皮中的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能够合成5-羟色胺(5-HT),在肠嗜铬细胞周围的迷走神经元末梢上分布着5-HT受体,5-HT诱发迷走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HT作用于突触后膜上5-HT受体后,引起Na+内流
B.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该过程属于反射
C.抑制5-HT受体基因表达,可缓解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
D.产生恶心、呕吐反应可以避免小鼠受到有毒物质的进一步伤害
15、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主要与黑质损伤、退变和多巴胺合成减少有关。图甲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图乙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内纹状体和黑质之间相互抑制,为负反馈调节
B.神经元释放多巴胺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说明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C.对比图甲、图乙,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促进神经元a合成分泌多巴胺
D.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多巴胺与a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性下降,将减少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
16、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字母与物质对应错误的是( )
A.A-神经递质
B.B-抗利尿激素
C.C-TRH
D.D-甲状腺激素
17、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种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春果和秋果。科研人员选取了5年生该种无花果为材料,研究春、秋果不同发育时期雌花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 )
A.盛花期到花后期雌花中赤霉素含量变化说明赤霉素可促进开花或抑制开花
B.盛花期到花后期脱落酸含量变化说明脱落酸与植物器官的衰老有关
C.l0mm到15mm幼果阶段春果内赤霉素较脱落酸的含量下降更多
D.盛花期到花后期阶段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春果发育有拮抗作用
18、某水稻研究团队揭示了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信号途径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通过蛋白酶系统来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可直接参与代谢,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
B.赤霉素、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两者在促进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绝对含量
D.水平放置的水稻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生长素在根近地侧与茎近地侧的作用效果相反
1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储环示意图,图中汉字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群落与甲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图中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主要为光合作用
C.丁为分解者、微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大气中的CO2局部短缺时水圈中的CO2能及时进入大气
20、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本质为蛋白质)。该激素和胰岛素一样都能通过抑制脂肪分解来调节血糖,但具体作用途径不同。此外,FGF1还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GFI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
B.FGF1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量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C.FGF1的发现可为胰岛素抵抗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D.可通过口服FGFl来治疗糖尿病
2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DNA聚合酶、尿素、激素、H2O
C.乳酸、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具有趋光性的农林害虫时,可通过黑光灯诱捕法准确反映它们的种群密度
B.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动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例如调查东北虎的种群密度时可借助红外相机
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D.标记重捕法中,若第二次捕捉前有部分同种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会偏大
23、某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卷叶螟→青蛙。下图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稻田生态系统利用碳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
B.甲代表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流向丁中的能量
D.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9.6%
24、免疫预防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某种传染病减毒疫苗的接种须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
B.注射疫苗的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C.多次注射疫苗能促进浆细胞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D.该种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该种病原体
2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中的松鼠以坚果为食,由此判断松鼠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调查该森林中松鼠的种群数量用__________法。
(2)该森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生物群落,经过漫长的演替形成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的类型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N6_________(是/不是)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能量损失一大半,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6、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个藻菌共生的城市污水净化系统。稳定塘一般会出现藻类增多现象,影响出水水质。在稳定塘中种植水葫芦可使藻类密度下降,底栖动物如褶纹冠蚌通过滤食污染物也可以改善水质。请根据下面的净化功能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稳定塘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污水中的细菌主要进行着__________呼吸。
(2)图中藻类植物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植水葫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含重金属工业废水流入该系统,指出可能产生的一个负面影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富集作用,使鱼富含重金属。
27、回答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问题。
(1)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净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2)如下图为该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C、E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③图A步骤中所用酒精必须是经过____________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滴加________试剂,沸水浴,如果出现________,则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2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据图回答:
(1)胰岛素降血糖的具体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 InR 后,可以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 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 InR 对 GLUT 转运葡萄糖 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___(选填加强或减弱)炎症因子对 GLUT 的抑制能力。最终,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____ 。
29、下图所示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开花第10d,水稻种子的胚合成ATP的场所有 。水稻开花后一段时间,尤其是在10—20d,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作用是 。
(2)从开花后第45d起,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3)水稻种子呼吸速率最大的时间是 ,此时水稻呼吸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速率,依据是 。
30、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I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表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_____期,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____的合成。
(2)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速度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
(3)细胞凋亡是指由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4)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_____。
(5)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请再写出一点防治癌症的建议:_____。
31、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的绒毛,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绒山羊的毛角蛋白II型中间丝(KIFII)基因与其所产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用生物工程技术能获得转KIFII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其简单流程如下图:
(1)在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中,其组成除KIFII基因外,还必须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2)图中⑥代表______________技术。过程⑥中,除了给予一定量的02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
(3)过程⑦中胚胎在变体丙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______________反应,为使代孕母羊与供体母羊生殖器官的生理状态相同,需用相关激素对代孕母羊作______________处理,进行过程⑦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
(4)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母羊相同的羊,可对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
(5)若培养胚胎干细胞(ES),一般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胚胎成纤维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2、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 实验二 |
P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1 ∶ 1 | P 黄色子叶丁
F1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3 ∶ 1 |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若去掉豌豆花瓣,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