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再加上种种原因导致的对传统家族的批判,使现代中国人已经无法体验到文化世家 的精髓了。家风溃败之后,斯.文.扫.地.,涌现的往往便是各种“二代”的负面新闻。
②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
畅交通圈。
③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 研究。
④上海这场古董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华收藏的 30 款古董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 以底价 1 200 元拍出。
⑤每个人在监督别人是否文明的时候,更要反.求.诸.己.,不能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更不能以“文明”的名义 助长“围观暴力”之风。
⑥我们每个人都是既有长处又有不足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要多看自己的闪光点,允许自己存在不足, 切不可求.全.责.备.。
A. ①④⑤ B. ①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的老百姓即使生活再贫困也不愿意安土重迁,离开自己的家乡。
②他本来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果过犹不及,一身奇异的装扮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③这本书全面叙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生存、战争和迁徙,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生命领域、哲学世界无所不至。
④曾几何时,女性只能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哪里有自己的人权和自由的?
⑤盛夏的夜晚,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时不时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⑥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天职。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依仗
B.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当:把守
C.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假:借助
D.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族:众多
4、下列对联评论的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韩信
B. 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杜甫
C.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柳宗元
D.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凭借他对晋国无理,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不遵循学校的教导,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
C.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D.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就顾不上细节,行大礼不要推辞细小的谦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视觉文化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一年的广告收入就近这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他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就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有删改)
【1】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3】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从治理国家的层面来阐述道理,分析了国家灭亡的两个内外因素。
(2)《赤壁赋》中,苏轼从绝对运动的角度辩证看待世界,表明万事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善用形象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鸟声写乐声的婉转流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泉水写乐声的压抑滞涩。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述说自己本是一介平民,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只想保全自身而无意于功名。
(2)《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与秦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_____”,则秦可传递万世。
(3)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古诗文中猿的形象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诗人以时间或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之多之深之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强调人们各有各的追求,而自己把修身养性作为毕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明确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出师表》中,点明了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于南阳时的心态,表明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挥霍无度,生活奢靡。
(2)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典故,表达知音难觅、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惆怅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叹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过他人的长相厮守。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①,客来苦劝摸床棱②。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②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2】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庆府重修儒学记
[清]姚鼐
古有成均①乡党州闾之学,而无祀先师之庙。释奠②则于学设席以祭,祭而彻之。后世学废而孔子之庙兴,至宋乃因庙为学。自元、明至国朝,悉因其制。观仰圣人,以启学者效法之思。制异于先王,而意未尝不合也。
安庆府治,始于南宋嘉定年,黄勉斋③先生之所营建。此府学之兴,亦必始勉斋矣。恭维我列圣御宇,以朱氏之学训士,而勉斋,朱子之高弟也。其守此郡,以朱子之学教于一方。虽当时支撑江、淮,戎马之间,不竟其志事,而其意可思也。
昔当朱子时,有象山、永嘉④之学,杂出而争鸣。至明而阳明⑤之说,本乎象山,其人皆有卓出超绝之姿,而不免贤智者之过。及其徒沿而甚之,乃有猖狂妄行,为世道之大患者,夫乃知朱子之教之为善也。近时阳明之焰熄,而异道又兴。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则相率而竞于考证训诂之涂,自名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猥杂。其行曾不能望见象山、阳明之藩,其识解更卑于永嘉,而辄敢诋朱氏之学,庸非今日之病哉?
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门庑阶砌及旁附祠,靡不整饬。吏民请志其事,余幸当海宇清晏、庠序大兴之日,临勉斋之旧治。余仰企勉斋道德,而渺不可追,惟近推圣天子崇教之心,而远循朱子勉斋之旧训。愿诸生入是学者,一遵程朱之法,以是为学,毋迁异说。至其修建兴革之细碎者,则不足载云。
(有删改)
参考译文:
【注】①成均:古代的大学。②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③黄勉斋:福州闽县人,受业于朱熹。④象山:陆九洲,因其讲学于象山书院(今江西贵溪西南),被称为“象山先生”,创立“心学”,与朱熹“理学”相异。永嘉:即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与朱朱熹理学、陆九洲心学成鼎足之势的学术思想流派。⑤阳明: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明代思想家。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
B.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
C.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
D.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因其制”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B.“而其意可思也”与“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不同。
C.“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与“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蠢》)两句中“法”字含义不同。
D.“庸非今日之病哉”与“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病”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勉斋师承朱熹,崇尚朱氏之学。他在任安庆郡的郡守时,兴建安庆府治和安庆府学,但由于军务繁忙,两者最终都没有完成
B.王阳明等人虽然有超出他人的才能,但仍不免犯下错误;而他们的学徒沿用他们的学说,所犯的错误更为严重,以致成为大祸患。
C.象山之学、永嘉之学、阳明之学、汉学等众多学说之中,作者认为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繁杂,是众多学说之中最应该强烈反对的。
D.作者为重修安庆府学写了这篇文章,阐明了他尊奉朱氏之学的态度,希望进入安庆府学学习的诸生遵循朱氏之法,学习朱氏之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仰圣人,以启学者效法之思。制异于先王,而意未尝不合也。
(2)吏民请志其事,余幸当海宇清晏、庠序大兴之日,临勉斋之旧治。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著名草地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扎根西北数十年,一辈子守护草原,实现了让草原草长好、让牛羊吃得好、让老百姓都吃上肉、让生命循环都健康的目标,成为我国草原农业科学的奠基人。如今98岁的任老,还在忙着编写我国第一本有关农业伦理的教材,为了提醒自己“分秒必争”,他在家里挂满了钟表。他说:“社会给我的东西太多了,回报不了,舀一瓢水,没还一桶;在我这个年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要珍惜我借来的时间。”
请结合材料,以“时间与回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