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D.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2、王老师去刘宇家家访。刘宇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王老师和刘宇七十多岁的不识字的爷爷聊开了。王老师说话恰当的一句是( )
A.近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发愤图强了。
B.近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C.前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不够奋发。
D.前段时间刘宇在学习上太不像话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博纳影业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中国式大片”。其中,《中国机长》在国庆档取得26亿元票房,令人瞩目。《中国机长》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再现了当时千钧一发的空中劫难,展现了中国英雄机组的风采。
为了拍摄电影,我们走近民航英雄,深深地被他们感动。刘传健机长说,首先要敬畏生命,第二要敬畏职责,第三是敬畏规章。这体现的是职业化训练和严谨的作风。
谈到这部片子的拍摄,我们首先做到了真实还原。我们努力去还原故事,还原人物的情感和日常生活。演员根据人物原型去摸索自己的表演方式,越真实越好,包括每一句台词。电影以影像的方式对故事进行真实再现,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让人们长久地铭记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其次是精良的制作。中国没有一个专供拍摄电影的模拟机舱,剧组通过各方面协调,终于在3个月的时间里造了一架模拟机。这架模拟飞机可以模拟各种飞行动作,可以被拆分成几个部分。当然,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层面制作的精良,还在于在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
摘编自《光明日报·让“中国式大片”扛起中国电影市场》,2019年10月18日)
材料二:
5月14日清晨,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操作得当,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有人称赞机组成员心理素质强大,有人佩服机长“史诗级”生死迫降的超强本领,有人致敬机长在极端环境中保持清醒、准确操作的坚强意志。所有这些,在笔者看来,最核心的是机长及全体机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的结合。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以保证飞行安全,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即使面对死亡也能临危不乱、精确处置。刘传健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极端环境中,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迫降。这就是他的专业素养在危急时刻的生动体现。
作为飞行员,这条航线他已经飞了100多次。当飞机在高空中发生故障,他倾尽全力做到了一个机长应该做也能做到的一切-而这个“能做到”,则完全取决于他长期历练出来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一个行业被社会尊重、一个人让他人敬佩的重要内核。
虽然并非所有行业都如飞行员一样,需要面对极端危险,但是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职责使命。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持良好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人们缘何为“川航机长”点赞》,2018年5月16日)
材料三:
2018年7月10日,国航CA106香港至大连的航班在广州空域发生氧气面罩脱落事件。2018年7月13日,民航局公布因副驾驶在驾驶舱内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烟味弥漫到客舱,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
2018年7月28日,B-1533号飞机执行DZ6286南通一郑州一兰州、DZ6206兰州北京航班,东海航空一名飞行员在飞行途中3次允许一名女乘客进入驾驶舱,而且该乘客在后两个航段并未购票。
2019年11月3日,网友爆料,一位着非航空制服、未带任何证件的年轻女性在与民用客机驾驶舱高度疑似的环境中,十分开心地摆出“V”型手势自拍,面前的小桌板上还有3个喝茶用的茶具,原微博中还配有“超级感谢机长,实在是太开心了”的文字。经核实,该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一扬州航班。
近几年民航领域的“么蛾子”事件已出现多次,其背后所暴露的问题,恐怕很难说仅仅只是偶然。
一方面,中国民航市场规模近些年迅速增长,民航驾驶员队伍也相应壮大,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50504本,增幅为10.9%。
那么,航空市场壮大,航空飞行员增多,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能力是否同步跟进了?从频繁发生的失范事件看,对此不能不有足够的警醒。
另一方面,在相对较长的安全周期下,航空领域是否出现了安全方面的思想麻痹和管理放松,同样值得警惕。对安全问题的感性认识匮乏,受教于安全时期下的经验教导,缺乏对安全事件的重视和理性客观的态度。接连几次类似问题,应该为此敲响警钟。“海恩法则”强调,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起事故隐患。依照这样的推定,航空安全实在容不得任何侥幸,任何的一次事故隐患都应该被严肃对待。中国的民航市场早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但对安全和规则的敬畏,不应该有丝毫放松。
(摘编自《光明网·机长带人进驾驶舱被终身禁飞,能否激活对安全的敬1》,2019年11月4日)
【1】下列对《中国机长》获26亿票房佳绩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努力去还原故事,还原人物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再现了当时千钧一发的空中劫难,展现了中国英雄机组的风采,因真实而打动观众。
B.电影以影像的方式对故事进行真实再现,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们长久地铭记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感染力较强
C.电影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拥有精良的制作,还能在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
D.电影充分体现了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理念,这一理念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笔者看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危急关头能成功备降,最主要的原因是机长及全体机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
B.一个行业或个人只要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就会被社会尊重,让他人敬佩。
C.虽然大多数行业不需要像飞行员一样面对极端危险,但我们还是应该向英雄机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持良好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
D.国航CA106、东海航空、桂林航空的事例说明航空公司的管理还存在问题,部分航空人不仅缺乏安全意识,更缺少对生命、职责、规章的敬畏。
【3】请结合材料三,为航空公司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教诲子路什么是聪明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描述“人与道”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用松柏作喻,说明君子耐住磨难,不改初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
(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辛弃疾也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3)古代有许多描写音乐的名句,常以侧面烘托的手法凸显乐曲的高妙,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回家途中愉悦畅快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一切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大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食”与“居”的角度阐释了孔子所认为的“好学”。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怨生”,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一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5)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____________,死当结草。____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作者运用“五丁开山”的典故,来写出开辟蜀地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客至》中描写绿水缭绕,鸥鸟盘旋,春意荡漾的美丽春景,但又在其中蕴含了寂寞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自我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蜀相》中,以乐景来表达作者哀愁惆怅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中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苏轼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也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2】词人为什么在“自难忘”前加上了“不思量”三字?矛盾吗?
11、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去国远斗:离国远征
B.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不得方轨:不能并列前行
C.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走水上军:让水军逃跑
D.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空壁:全军离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②若教淮阴侯反乎
C. ①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②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D. 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②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来。
B. 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
C. 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两千轻骑兵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
D. 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和赵王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5】阅读文章,请概括韩信击败赵军的原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