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保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剖之以瓢 ②吾其无用而掊之 ③宋人有善不龟手之药者

    ④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 ⑤克己复礼仁 ⑥世世以洴澼絖

    ⑦身死人手,天下笑 ⑧谁大王为此计者

    ⑨譬如山,未成一篑 ⑩若属皆且所虏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⑩/⑨

    B.①⑥/②/③/④⑤/⑦⑩/⑧/⑨

    C.①⑥/②⑧/③/④⑤/⑦⑩/⑨

    D.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遥襟甫畅,逸兴飞   迅速

    B. 水尽而寒潭清   清澈

    C.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旋着往上飞

    D. 犹有所者也   凭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③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⑥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⑦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取材于季羡林《一花一世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弃。

    B. 第④段对初夏景物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的深度感伤。

    C. 在作者看来,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他们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D. 第⑥段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描述着天上的生活,体现出一种透悟人生真谛的幽默感。

    2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文章开头说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结尾则写道“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

    (1)引壶觞以自酌,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3)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___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5)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义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2)中国传统文化对积累十分重视,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

    (3)《阿房宫赋》中,杜牧愤怒指责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它来却毫不吝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_____”。

  • 9、名篇名句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注】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注】本词作于作者受南宋“和谈”派排挤,闲居江西铅山期间。

    1请分别简要概述词作上下阕描述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

    2词的开篇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加以简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民有清明日尽室出游者,盗乘间入其家。游 者还,知盗未出,遂围之。盗计穷,纵火,幸火而逃。案具,将置极典。康直以为,尽室以出,非有 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改秩,知舒之桐城,监广州市舶。代还,签书武家军节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满,奉祠。丞相韩公 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缜既相,数以书招之。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 吾志定矣,不可强也。”缜意不能夺。家世有田在钱唐,族人岁擅其利。康直置不问。会他族讼 于官,归田于康直。不受,以与其弟,曰:“吾食粗给,以资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乌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时年五十七。暨祠禄①再满,遂请休致。即所居东西为退 圃、逸堂、遯轩、远楼,终日啸傲其间。苏文中轼尝为赋四诗,今见集中。其《远楼》诗有“地偏心 远似陶潜”之句,盖以属康直也。居闲几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终。其恬于名利,固人所难能。其寿考康宁,得退闲之乐,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县大慈乡汝山之侧,曰京岘原。

    ——(节选自《宋史俞康直传》)

    [注]①祠禄: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B.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C.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D.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清明日”指清明节,在古代很多朝代,清明节既有祭祖行为,也是游玩踏青的好时节。

    B. “秩”指官员的俸禄、品级,“改秩”是改变品级或职位,往往有被贬的意思,与“左迁”类似。

    C. "宰”在古代可作为知县、县令的简称,从文中“宰钱唐”来看,当时韩缜担任的是钱唐县的 知县。

    D.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所给的称号,“文忠”是苏轼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处事公正,得以救人一命。有入室盗窃的小偷,被围后情急之下纵火而逃,之后被 抓而判极刑,但俞康直为他据理而争,最终上报朝廷而得以改判。

    B. 俞康直不求名利,拒绝旧友邀请。韩缜是俞康直在钱唐时期的旧友,当时就委俞康直以重 任,等到韩缜担任丞相之后,几次邀请俞康直,但都被他拒绝了。

    C. 俞康直淡泊钱财,赠族人以田地°族人侵占俞康直家的田地所得,但他不为所动,即使官 府判定田地规还"但他和弟弟都不接受,最终还是送给了族人。

    D. 俞康直健康长寿,享受闲居之乐。不满六十就请求退休,享受了近三十年自由自在的闲居 生活,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写诗赞扬他,可见其闲居的品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

    (2)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电影在国内市场大热,热度却很难传递到国际市场,这已成为中国电影人和中国电影观众心头的一个结。中国电影‘走出去’需要新的思维、路径。近日,在一场电影论坛上,与会专家对过去这些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策略与方式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电影走出去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走向国际市场的影片不仅要能代表本国文化,还要有对他国文化的穿透力,同时线下商业院线也非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唯一路径。

    根据以上现象,对于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