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剖之以为瓢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央视新推出的《国家宝藏》是一档文质彬彬、文化含量很高的节目,节目一经推出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②时光真如白狗过隙,转眼间,我们进入高中学习将近两年,很快就要进入高三,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③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教师在校外办辅导班,但一些教师仍我行我素,学生及其家长意见很大。
④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⑤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他的生活习惯休戚相关,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坏的生活习惯有害身体健康。
⑥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守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级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燃眉之急,受到群众好评。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④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翡翠
立夏
翡翠看完信,搁到一边,桌上几条蚕正悉悉索索啃着桑叶。翡翠想起信上提到的一个词:蚕食。“真形象啊。”翡翠看着它们贪婪的样子,突然觉得很厌恶。
信是沈君写来的。信上说:我们已到达陕北。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可惜你不能与我们同行,如果你来了,会觉得中国还是大有希望的。
翡翠想起和沈君他们在一起上学、办报、演话剧的日子,现在只剩下咀嚼和回味。“他们都走了,独独丢下我一个。”翡翠想象着他们在黄土高坡的狂放自由和意气风发,不由怅然若失。
带信的是一个陌生人,他踏着吱嘎吱嘎响的木楼梯,找到翡翠家。现在他就坐在翡翠的对面,等着翡翠的一句回话。
“翡翠,给客人倒杯茶啊。”里屋传来的苍老声音伴着拉风箱一般吃力地喘息。翡翠应了一声,起身从锡罐里拿了一撮茶,放在瓷杯里泡上,茶汤有些发黄,叶片在水中起起伏伏,就像翡翠现在的心情。
那人啜了一口茶,轻声说:“沈君同学说你非常可靠,我们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
翡翠想了想,又想了想,她扭头看到有风从窗口跑过,吹皱了她的翡翠绿旗袍,然后她说:“好吧。”
翡翠出门时穿了一身小碎花的旗袍,嫩嫩的细藕样的手臂上,拎着一袋点心。那人说:“我们观察过,那个岗亭每天经过的百姓比较多,对带着良民证的,盘查得并不严,你只要把点心带过去,再把对方交给你的东西带回来就可以了。”
电车开到桥头停下来,车上的人都要下车鞠躬并接受检查。翡翠努力想象着她正在演一场话剧,而她只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角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两个日本兵挨个儿看了他们的良民证,放他们过了桥。
茶室在闹市区,翡翠曾和沈君来喝过茶,她忘了当时喝的是什么茶,只记得沈君坐在她对面,眼睛亮亮的,像暗夜里的星。现在对面没有沈君,坐着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子,她们交换了点心和茶叶,说了会儿闲话。那女子说:“这茶很不错。”翡翠说:“嗯,很不错。”回来的时候,翡翠已经不那么害怕了。
翡翠把一盆花拿到窗台放上。约摸一个时辰,那人就来了,打开茶叶包,仔细从里面摸索出几张绿色的纸条,对着翡翠说:“太好了!你信吗你现在所做的事,甚至比沈君他们所做的更有意义。”
那人走后,翡翠小心地将茶叶收到锡罐里,又拿了一小撮在瓷杯里泡开。茶是好茶,有着翡翠一样鲜亮的颜色,泡到水中,叶梗朝下,芽尖朝上,竟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立在水里。
翡翠狂热地爱上了喝茶,把那些翡翠的叶片放进洁白的瓷杯,冲入滚烫的开水,叶片如同一朵朵兰花舒展,然后啜一口,有清香扑鼻,真是美好的享受。至于那些泡过的茶叶,她也不忍丢弃,晒干后做成枕芯,每天伴着茶香入眠,让她觉得心里特别安宁。
意外出在回来的时候,那个岗亭除了平时把守的两个日本兵和伪军,又多了几个日本军官。那是翡翠第五次出门,此前的几次都很顺利,所以翡翠并未在意。她下了车,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良民证跟着排队的人流慢慢往前挪,却发现今天的盘查比往日严格得多,每人手里的东西都要打开来检查。翡翠突然就慌了,怎么也找不到角色的感觉。
再过五六个人就轮到翡翠了,翡翠看着手里的茶叶包,脑子里仍然空空的。队伍停下来,正在过岗亭的那人大概因为害怕,愣愣地攥着手里的大袋子,没有及时打开,日本兵哇里哇啦叫着,猛地拿刺刀一挑,袋子里的东西霎时滚落一地。
翡翠突然尖叫一声,攥着手里的茶叶就往桥头跑。
那天,很多人看到一个身穿淡绿色旗袍的女子,轻盈地跃过桥栏,飘进了苏州河。她落在水中的样子,像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随着她飘进河里的,还有洒得纷纷扬扬的茶叶,每一片都有着翡翠的颜色。
很多年以后,一个男人坐在苏州河边,那里不再有岗亭,不再有日本兵。男人将一把把茶叶洒入河中,嘴里喃喃说:“好茶,翡翠。”
【1】小说中有两处“一朵含苞欲放的兰花”,请分别说明其含义,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小说的标题为“翡翠”,请简要分析它的含义。
【3】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败笔,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
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说,大家都称赏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更加努力;大家都批评他,他也不会沮丧不安,是因为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许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李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作者恰似一只倦飞的鸟儿返巢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后再次为“我”弹奏,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写出琵琶女乐声动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韩愈《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为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洗然①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②。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③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注)①洗然:孟浩然的弟弟。②鹡鸰:一种水鸟,遇危险则飞鸣求其类相助。《诗经·小雅·棠棣》“鹡鸰在原,兄弟急难”。③达:通晓,明白。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兄弟间情深义厚,语言质朴自然、亲切率真。
B.“鸿鹄志”和“鹡鸰心”分别喻指兄弟们高远的志向和互助互爱的情谊。
C.后两联叙述了竹亭集会时挥毫、饮酒、弹琴之事,洋溢着悠闲、惬意。
D.末句化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意在表明他们兄弟是心灵相通的知音。
【2】简要分析“清风在竹林”在诗中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B.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D.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官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B.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有羊、猪称之为“太牢”。
C.奉祀,是中华民族纪念先祖的一种方式,分官方奉祀和民间家族奉祀。
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是记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种题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能言善辩,言辞诙谐。群臣进谏反对楚庄王厚葬爱马,遭楚庄王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优孟演技精湛,惟妙惟肖。他通过扮演孙叔敖的样子,让孙叔敖之子获得封地,从而使子孙后代有了稳定生活的保障。
C.优孟知恩图报,尽心尽力。孙叔敖生前待优孟很好,他死后儿子生活贫困,找到优孟,优孟想办法帮助了孙叔敖的儿子。
D.优孟聪明智慧,旁敲侧击。一次楚庄王宴会上,优孟让楚庄王意识到做楚国宰相一点都不好,从而让楚庄王更加重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2)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
1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一个在丽江卖石榴的人迅速在网上蹿红,他长着一张憨厚的脸,看样子傻乎乎的,拿着一个篮子到处兜售自己的石榴。遇到外国人就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后面得知他的身份是一个中学的老师 。于是,各处就有了不同的声音。
有的人认为一个老师放下身段去麦石榴有损身份;
有的人认为凭自己的努力赚钱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还有的人认为:精力都在卖石榴上怎么好好的教书。
要求从上面的材料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