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帝乡不可期 期待 B. 今兹捧袂 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C. 腹犹果然 饱的样子 D.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恶化,呈现一发不可收的态势。 一旦叙利亚政权发生更迭,整个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都将发生变化。
B.如今,“穿越剧”大受追捧,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但是,最近福建两位小学生自杀的悲剧,却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它的“负面效应”。创作者也应当适可而止。
C.2011年5月,“让领导先飞”的丑闻在宁波机场上演,要说错,那是民航总局的错,是上述规定的错,事实上,宁波机场成了民航总局的替罪羊。
D.成都某职业学校学生王强因偷懒未叠被子,遭学校数名护卫殴打,被护卫从五楼拽至一楼。学生有错,但罚不当罪,殴打明摆理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隐瞒
石磊
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
“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
“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
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
“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
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
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
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我把尚海英的妈妈叫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
“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
“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
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
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
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
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
“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
“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
“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
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
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
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
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
(选自《北京文学》)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但只有玉莹的做法真正体现了孝心。
B.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
C.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
D. 面对海英和玉莹的做法,“我”发出了“真作假时假作真”的感慨,包含着“我”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
【2】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3】小说以“隐瞒”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
(2)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两句,与其中的“小学”相对的是“大学”,《大学之道》阐述了大学的“三纲”,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安好的重要性。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二人年少时的快乐,和女子现在的处境形成对比,更突出了男子的反复无常,薄情寡义。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诗人因百姓生活艰辛而悲哀,表现其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3)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猛禽不与凡鸟同群来说明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势的高危。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些描写与李白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的描写,引发后面对爱国激情、浓重乡思的倾诉。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的生死观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相类似。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从听觉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飘零之意、离别之恨于景物描写之中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浩渺无边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李白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不仅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促使诗人夜晚宴集,更有大自然的美景召唤他、吸引他。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来音信无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3)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郊外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首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城里不知春天来临,突出城外春光烂漫,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B.唐诗颈联诗人用比喻和听觉、嗅觉描写等手法,表现郊外景色的美丽,抒发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苏诗颔联写岭上笼罩着白色的雾霭,树梢上挂着报晓的铜锣,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雨后晨景图。
D.苏诗尾联写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其乐无穷。表现出山村生活的生机勃勃,寄托着诗人对农人生活的向往。
【2】赏析第二首诗中的画线句。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B. 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C. 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D. 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2】【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 “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 《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 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领军队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
C. 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
D. 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以《病隙碎笔》荣获2006年度鲁迅文学奖。他在受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美丽,生命就没有美丽可言。”拖着病残的身躯,史铁生又一次用坚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格演绎了生命的美丽。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本学期以来,你从语文课本各专题学习中、从与同学交往中,是否感受到人生的诸多美丽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