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
②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④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⑤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⑥这是一个认识过程。
A.②④③①⑤⑥
B.②③④①⑤⑥
C.③④②⑥①⑤
D.③②④⑤①⑥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小题。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甲)这是塞涅卡得自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乙)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丙)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自于 B. 启示 C. 并非……绝非…… D. 暗淡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大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3)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4)《李凭箜篌引》中与白居易《琵琶行》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意境相似,都通过侧面描写表达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第一组: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是:“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哀伤人生的艰难困苦,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
第二组:
(4)杜甫《蜀相》中,慨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6)《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忙反称荒凉衰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页说不出来。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表明秦国对六国的巧取豪夺连一丝毫都不放过,致使天下人“____________”,最终秦国灭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锦瑟》中“______,_______”两句,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传说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⑷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⑸物华天宝,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⑹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⑺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⑻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⑼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况臣孤苦,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⑽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________,岂敢盘桓,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⑾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⑿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
⒀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周《逍遥游》)
⒁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对屈原在文章中经常使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借饮者表达当权者埋没人才,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
(4)_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箜篌引》)
(5)摐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6)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7)____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
(8)相看白刃血纷纷,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 宋 常 侍①
尹 式
游人杜陵②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
【注】①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好友宋常侍的。②杜陵,长安东南的县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总说送行之事,照应标题,点明了诗人去往之地及友人送别诗人的地点。
B.颈联上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两鬓的白发比作秋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
C.颈联侧重表现诗人的衰老,抒发了诗人的迟暮之感,含蓄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实写诗人离别后因思友而无法入眠,夜风中的啼乌声又加重了诗人的思念。
【2】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本诗的颔联与王诗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使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①以伐虢②。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③。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节)
(注)①虞:国名。②虢:guó,国名。③翫:wán,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④繄:yī,句中语气词。
【1】对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借
B.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从:跟随
C.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
D.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宫之奇以其族行
C.①桓庄之族何罪 ②虢,虞之表也
D.①师还,馆于虞 ②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D.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2)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情况公布于众的时候,我们开始慌张,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孩子们巴望着窗外,渴望着早日结束寒假,早日走出家门。这样的时刻,电影明星、歌星、网红都显得那么的暗淡无光,电视剧、动画片、手机游戏都索然无味。
我们期盼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
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道金光透过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谁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当孩子问:“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可以坚定地告诉他:
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就是科研技术的较量。
虽然钟南山教授很厉害,但毕竟他已经84岁了,他不可能保护我们一辈子。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像钟南山教授那样的人才,未来,需要年轻一辈的崛起。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作为年轻一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