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员李小冉因在《午夜电话亭》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B.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C. 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 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
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⑨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⑩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
A. ①③④⑥⑦⑧⑨⑩ B.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⑥⑦⑧⑩ D. ①③④⑤⑥⑦⑧⑩
3、倒装句是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句子是( )
A.声非加疾也 B.宋何罪之有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______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 ,中国人民_______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鼓瑟希,铿尔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项王、项伯东向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摘编自《我国载人航天再迎里程碑》)
材料二:
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俄罗斯4月18日已经正式宣布,将于2024年空间站运营合约结束后退出,而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建成。也就是说,2024年以后,中国将拥有全球唯一一个空间站。
据目前统计,我国1100余种新型材料有百分之八十是在航天技术的引导下完成的,2000多项航天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民生各个领域。空间站实现有人长期入驻后,就可以长期实施上千项科学实验,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其中,利用空间站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大量理化生等试验,也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空间站的建成可以更进一步地研究空间环境,为人类将来在太空长期生存打下基础。在空间站里,不仅要通过相关科学研究来探索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需求,包括生命的规律,还要开展包括太空激光通信、太空3D打印等技术,推动人类征战更加遥远的宇宙。
(摘编自《神舟十二号发射,三名航天员奔赴我国空间站,对中国航天意义重大》)
材料三:
2021年7月4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时,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另外,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摘编自《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并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
B.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我国于2022年建成空间站后,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C.我国已有的新型材料中有八成是在航天技术的引导下完成的,且有大量航天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经济民生各领域。
D.本次出舱活动是中国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出舱活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历约6.5小时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又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神舟十二号出舱的两名航天员完成舱外活动:安装机械臂上臂支架,应急返回验证,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操作控制机械臂。
C.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验证了航天员的出舱能力、应急能力,解决了地面人员无法大范围转移机械臂的难题。
D.刘伯明、汤洪波圆满完成出舱期间全部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3】神舟十二号发射,航天员奔赴中国空间站,对我国航天意义重大。请结合材料二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强调没有固定财富的情况下只有“士”能“弘毅”,两者对“士”的要求和评价有相通的地方。
(3)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强调干大事不拘小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建立抗金复国功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
(4)《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6) 《观沧海》中曹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大海雄浑开阔、群山巍峨高耸的壮观景象。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多处使用对比论证,“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驽马的坚持不懈形成鲜明对比。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水为喻,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者的反应和内心体验的角度侧面烘托了箫声凄婉。
10、理解性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引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现诗人求贤若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郁积了诗人难以排遣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写毛泽东看轻当时的军阀、官僚,“_______”写毛泽东对以前不平凡日子的怀念。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1.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2.九华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3. 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 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名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 前往舒州的裴坦刚中进士不久,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 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2】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2)呜呼!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暴霜露 (________) ②暴秦之欲无厌 (______)
③强弱胜负已判矣(________) ④此言得之 (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并力西向
A. 顺流而东 B.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 箕踞而遨 D. 以地事秦
【3】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是( )
A.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理”指“秦国为了扩展疆域,采用外交手段导致六国灭亡”。
B.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语出自《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作者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
C. 作者认为韩齐楚三国不珍惜祖上留下的土地,轻易将土地送给他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
D. 《六国论》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富有变化。
【5】问:第(1)段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加以简析。
【6】翻译下列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大钊:“青年者,国之魂也。”
席慕蓉:“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述材料,给了正值青春的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