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吾从而师之 ④而耻学于师
⑤乌鹊南飞 ⑥鼓瑟吹笙 ⑦栗深林兮惊层巅 ⑧艰难苦恨繁霜鬓
A.①⑥/②⑤/③④/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④⑦/⑧
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第一次起,白茶就在我心里占据了挥之不去的地位,家乡的一动一静总关我情。
②这个村子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都是些东家丢了秤,西家牛顶人之类的小事。
③深夜,雅果达巡视审讯室,推门看到了这样一幕:疲惫的审讯员躺在椅子里哀叹,“今天我审问 你,明天你审问我,难道生命就这么一文不名?”
④中医西医都是能为百姓治疗疾病的医学,如果在实际运用中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常常能起到相反相成的效果。
⑤学校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同学的文学素养,殚精竭虑,采取了外派学习取经和请优秀作家入校讲座等多种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⑥语文课上,梁老师的教导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A. 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华:通“花”
B. 既替余以蕙纕兮。 替:废弃
C. 渠会永无缘。 渠:他
D. 食野之苹 苹:苹果树叶
4、依此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 , , 。 ,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①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
②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③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④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⑤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
⑥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A. ①③⑤②⑥④ B. ⑥④①⑤③② C. ⑤②①③④⑥ D. ④⑥①③⑤②
5、下列各句中的“以为”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C. 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D.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喜悦
何士光
秋深了,晴朗的早晨,鸭子一半浮在水田里,一半栖在田埂上,那样清冷。在这一片遥远的、被磅礴的大山围着的坝子上,又一个年头算是过去了!
一年一次,惠回娘家的日子到了。哪一天才能上路呢?她不知道,也不敢打听,要是引得婆婆不高兴了,就会把日子一直推到最后……没有想到,今年婆婆却爽快地要她在今天就动身。日子太平了田土里有收成,婆婆好像也很高兴。
大清早她就起来挑水,想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来答谢婆婆的恩情。那时,雾罩还大得很,现在呢,远远的扁担山虽然还望不见,但晨雾却不再是沉重的一片,已浮动起来,变得灰白。
她立在水井边,把扁担横在手腕上。她还很年轻,像这一隅穷乡僻壤上的姑娘媳妇们一样,乍看去并没有照人的光彩,稍微认真一看她的健康和美丽都叫人吃惊。明亮的眼里流露出那种善良和温顺。婆婆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她要回娘家的时候用难看的脸色待她。她今天能宽宽心心地上路,日子能这样地呈现在她的面前,她就喜悦不尽了。
只一会,她就担好水桶,轻盈盈地顺着窄窄的田埂往回走。隐隐约约地,她有了一点暖意。太阳虽然还看不见,却让人感到它正朝这一片坝子上走来,雾气也浮转得更快,乱纷纷的,好像很紧张,很快抵挡不住太阳的光亮了。
她担着水走进灶间的时候,婆婆正蜷在灶边,往灶膛里架柴草,一双手打着颤。惠连忙倒了水,赶过去说:“妈,我来!”“我来烧……你看……有哪样要收拾……”婆婆说,声音有些含糊不清,脸上还像往常那样没有一点表情。她蜷在灶膛那儿,像一块古怪而沉重的暗影,只有手掌被火光照亮,手指的骨节还显得粗大、有力。她的脾气乖戾,常常使人不安,但惠是长年和她相处的,听得出婆婆今天这样说并不是使气。今天是要帮她早一点把饭煮好,让她早一点上路,来犒劳她一年的辛勤。
吃完了饭,她要洗碗,婆婆说把碗收拾在锅里好了。她要喂猪,丈夫先吃完,已经把木桶提在手里了。这么说,她空闲了?……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老表听说娶了惠这样好的一个表弟媳,特地来看一看,却始终没有认真见过表弟媳一面。早上,老表很迟才起床,她已挑完水,给社里的包谷薅草去了。过后,她喂猪、洗碗,跟着又出门做活路。收工本来很迟,她又要趁那一阵打猪草,差不多天黑才回来,在灶间吃完晚饭,收拾好锅灶,剁碎了猪草,天就完全黑下来了。……而这一刻,她真的空闲了。
该换衣裳了,但她还是不由得停了一停。让婆婆看到自己一说起回娘家就高兴,总有些不好,今天更觉得不好。耽搁了一会,她才低着头,慢慢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在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曾盼望长大了有一件毛线衣,她以为那是人世间最好看、最贵重的衣裳;后来渐渐地知道不可能,就不再想它了。衣裳是用心浆洗过的,一走动就窸窣作响。她放轻脚步走出来。堂屋里的方桌上搁着一个细篾背篓。她心里一动,不禁偷偷地望背篓里瞥了一眼:好几只黄颜色的旧玻璃瓶里盛着包谷酒;还有用旧报纸一份份包起来的,则多半是砂糖。这一带的风俗,一瓶包谷酒或者一斤砂糖,就是一份带给亲戚的见面礼。
不一会,婆婆和丈夫从对面的房间里走出来。丈夫手里提着好几刀膘肥肉嫩的猪肉。
“跟亲家说,”婆婆开始嘀嘀咕咕地吩咐她,“这回简单得很,等到正月间,再……”
她的心一下子跳得更厉害,慌慌张张地连连点头,答应着婆婆的嘱咐。婆婆说了一些什么,她其实并没有听清楚。眼前的情形差不多叫她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从来也没有发生过,她微微地红着脸,羞涩地低下头去……
终于,婆婆要她动身了。她最后点了一次头,轻轻地“嗯”了一声,往前去背那只背篓。“叫长顺……背嘛……”婆婆说。
长顺,就是她丈夫,是一直站在方桌旁的。婆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一声不响地把棕丝编织的背篓系子抓在手里。但是,如果当娘的不认许,他是不敢陪媳妇回娘家的。逢到这种时候,他就一声不响地闷在自己屋里。
惠又心跳了。如果她暗暗地盼着什么,就是盼着丈夫和自己一道上路——不是为了恩爱,而是为了让自家的爹娘看见高兴,觉得婆家并没有亏待她。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追逐,雾岚已经被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浮在那儿一动不动,留在近处的也变得像水一样透明,抖动着,融入阳光之中,浸着水田飞入家和山林,太阳高高地照着,一点也不骄矜,又宽阔又明净。
一眼望去,大路上没有一个人,但惠还是没有和丈夫并排走,一直落后那么一点点。他们也一直没有说话。她只见那只背篓不停地在眼前晃动,隔一会,她又高高兴兴地往前赶几步,跟上他。在她23年的、记得起来的岁月之中,还想不出曾经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觉得幸福,正同有的姑娘买到了最新式的连衣裙,有的姑娘到海滨度蜜月,有的姑娘通过了毕业论文,有的姑娘得了最佳女演员奖……那样喜悦和幸福!
一片晒谷场过去了,一座烘房出现在前面,丈夫的背篓仍在摇晃,而阳光还是那样明亮,天还是那样蓝……啊,冥冥之中的主宰哟,请庇佑这遥远的坝子长久平安……
(选自《翠苑》1981年第1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婆婆对惠的态度突然发生了转变,不仅让惠感觉到不适应,而且从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婆婆自己也有些不习惯。
B.小说插叙老表专程到家这一情节,意在通过老表的经历,来表现主人公辛劳忙碌的生活,让读者对惠的认识更加深刻。
C.作为惠的丈夫,长顺的性格较为复杂:一方面爱护妻子,如偷偷准备礼物和主动背背篓;一方面又显得怯懦,惟母是从。
D.小说结尾融入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美好祝愿,这使得小说虽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但读来不易产生局外人讲故事之感。
【2】小说虽名为“喜悦”,但为什么读来却有一种“抑郁的美感和含泪的欣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女子与男子约定相会,却故意躲起来,男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2)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过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了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学习对于提高人的智力和端正人的行为的积极作用。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的理想是“浴乎沂”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赤壁雄奇的景象进行总结,并引出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3)《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想要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不仅夹在大国之间,还面临其他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____________”虚实相映,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
(5)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甫《登岳阳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景象。
(4)苏洵在《六国论》中阐述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②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注】①1935年2月,中央红军经过激战,夺取了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
A.上片以秋风、雁叫、晨霜、晓月等意象营造了战前肃杀的气氛,意境阔大悲凉。
B.“霜晨月”三字,简洁扼要地写出了行军时的情景和氛围,秋霜寒冽,晓月冷辉。
C.上片最后两句以动衬静,连细碎的马蹄声、低沉的喇叭声都听得见,反衬了早晨的寂静。
D.“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以景结情,既描写出了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又饱含感情。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对曰:“婴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景公作色曰:“齐国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先君桓公身体堕懈,辞令不给,则隰朋侍;左右多过,刑罚不中,则弦章侍;居处肆纵,左右慑畏,则东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不安,则宁戚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管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故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腓。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者也,故曰未具官。”景公曰:“善!吾闻高缭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晏子曰:“臣闻为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禄仕之臣也,何足以补君?”
材料二: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章。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夫天之生人也,盖非以为君也;天之立君也,盖非以为位也。夫为人君行其私欲,而不顾其人,是不承天意,忘其位之所以宜事也。如此者,《春秋》不予能君则夷狄之。郑伯恶一人而兼弃其师,故有“夷、狄不君”之辞。人主不以此自省,惟既以失实,心奚因知之。故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此之谓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君道》)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者晏子辞赏 A 以正君 B 故 C 过失不掩 D 今诸臣谄谀 E 以干利 F 故出质 G 而唱善如出一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意为“过失、缺点”,与《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中的“阙”词义不同。
B.知,意为“见识、智慧”,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
C.遗行,意为“留下的操行”,称赞弦章沿袭了晏子的美德,奉行廉洁正直的为臣之道。
D.夷狄,意思是“当做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出自《说苑·君道》,作者的目的在于阐释为君之道,但君臣既身份相对,又是治国的一体,所以,君道中亦可见臣道。
B.在晏子看来,齐桓公能成就霸业,在于他善于识别人才并人尽其用,他在政务上出现问题时都有臣子替代他处理。
C.景公射箭脱靶,臣子齐声称好,景公非常失望。弦章既批评了群臣的不智不勇,也警示景公不能听信谄媚阿谀之人的话。
D.作者认为上天设立君主之位,并不是让他专享这个位置,而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应该扼制私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不副实。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君之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者也,故曰未具官。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古代君王的“为君之道”。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朗读,也是一种陪伴。不喧哗,自有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
要求:①根据自己对“陪伴”的感悟与联想;②以“陪伴”为话题;③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