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惠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红楼梦》这部古典长篇小说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一生中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对社会上的种种黑暗有所认识,从而为他对《红楼梦》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C.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再次描写了贾府的环境,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照应前两回的内容,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了充分准备。

    D. 曹雪芹从事《红楼梦》的创作,全书未成而病卒。《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使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到顶峰。

     

  • 2、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与秦通人烟 塞:山川险要之地

    B.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高标:可作为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C. 青泥何盘盘 盘盘: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

    D. 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尔:语助词,无意义

     

  •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配偶。

    B. 溯洄从之,道且长。   阻,阻挡。

    C. 木兰户织。   当,对着。

    D. 愿为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买。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发生6级以上地震,地震给意大利三个大区造成严重损毁,灾区大量建筑坍塌,满目苍痍

    B. 在学术研究中出现聚讼纷纭的现象并不奇怪,这种争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学术观点自由表达。

    C. 在王宝强曝光个人离婚事件后,各种小道消息络绎不绝,网友们不断搜索并发布以往他和妻子马蓉一起参加活动的图片和记录。

    D. 看着她站在灯光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

     

  • 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我们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自播出以来口碑不断发酵,许多主流媒体纷纷关注“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议题,其实这是一个常说常新、值得不断探讨的话题。此次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剧,堪称严肃文学与影视剧的双赢。

    站在严肃文学的角度来说,影视改编能够颠覆一部分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让人们意识到,严肃文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严肃”与“好看”从来不矛盾。譬如已经播出的电视剧《装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都在观照社会人生、展现人物心灵史的同时,做到了生动有趣、质朴动人,口碑极好,影视剧的观众也许就能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潜在读者,为严肃文学找到更多知音。

    即便暂不考虑影视剧受众向文学作品读者的转化,改编为影视剧也同样有利于严肃文学的传播。当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媒介变革推进、文化娱乐消费方式更新,影视剧、网络视听作品逐渐超越纸质媒介,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影视为媒介承载、传播严肃文学的魅力,以更轻松活泼、更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式彰显严肃文学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能够惠及更广泛的受众。

    站在影视剧的角度来说,严肃文学的加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严肃文学能够为影视创作尤其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影视创作提供绝佳的灵感池和素材库,并在视听语言、影像风格、演员表演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创造空间,为影视行业各个环节、工种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和契机。

    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考量,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影视行业作为艺术创作、文化生产的重工业门类,聚集了大量人才与资金资源,有着巨大的创作体量,自然也有责任、有义务为表现时代、记录时代、讴歌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无益处,但相关的影视剧并不总是能够为观众所喜爱。其实,包括严肃文学在内的各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都难免遭遇原著读者的指摘,“不符合原著”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理由。然而“改编”一词的基本语义就意味着改编之后的作品必定与原著不同,否则,何谓“改”呢?阅读和视听是两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作品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是一个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奇妙旅程,完全照搬原著的文字记述,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好或不好都应当用影视自身的标准来评判,而不是用是否符合原著来苛责。对于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与其纠结一二情节、人物是否符合原著,倒不如多关心一下:影视剧主创是否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是否用视听语言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内涵,是否用大众传媒的方式承载了严肃文学骨子里的关怀与风雅。把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初衷和意义,恐怕也正在于此。

    (摘编自夕君《文学让影视剧更具魅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获得了巨大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严肃文学影视改编话题的再关注。

    B.一些人认为严肃文学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不够生动有趣,其实这是这些人心中的一种刻板印象。

    C.对于严肃文学来说,影视改编能够以更轻松活泼、更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式彰显其文学价值,这样会惠及更多的受众。

    D.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而改编者并不会完全照搬原著,因此总是受到原著作者的诟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剧事件切入,自然引出“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话题,然后展开论述。

    B.文章主体部分在分析“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时,主要从严肃文学、影视剧等多个角度展开,条理清晰。

    C.文中既论证了影视改编对严肃文学的作用,又进一步阐述了严肃文学对影视创作的作用,层层深入。

    D.文末指出严肃文学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评判标准,并通过几个追问,揭示了将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剧的初衷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人们对“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的话题也十分关注,并对此进行过多次探讨,但一直没有进展和收获。

    B.严肃文学被改编为影视剧后,其传播更为快捷、更为广泛,其影响力、辐射力远超由其他文学改编成的影视作品。

    C.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过程,如果完全照搬原著的文字表述,得鱼忘筌的奇妙旅程就无法实现。

    D.在对严肃文学进行影视改编时,改编者只用关注自我思考和表达、用视听语言展现原著思想内涵等,不用考虑情节和人物。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说明了能善始善终的人很少的原因;他指出“_____________”,如果看不起别人,那么亲骨肉也会成为路人。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总括评价登楼远眺之景;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观眼前,“__________________”,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诗句的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8)蓬生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 9、名句名篇默写

    (1)在《赤壁赋》中,“客”因人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而生发了“________,_________。” 的幻想。

    (2)《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悠闲,有很多空闲时间。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认为生与死、长寿与短命不能等同起来,这是对老庄虚无主义思想的有力批判。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诗经》中女子思念情人的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世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地写景,从奔腾不息的大江着笔,与历史人物联系,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2)《梦游天姥吟留别》末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吐长安三年的郁愤之气,唱出了怀才不遇者的心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候与高之口耳/  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崩”是指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而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他的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并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前去,向李斯敬酒献物,为他庆祝生日。

    C.李斯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以历史上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次子被押解,临刑前他想再牵着黄狗出去打猎的愿望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次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4】把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2)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5】请分别解释李斯三次“叹息”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材料二: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习近平

    材料三: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当代诗歌《你的样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