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澄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道别语所对应的场合有误的一项是(  

    A.不影响你休息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与住院病人的告别时的道别语。 )

    B.你太客气了,这么丰盛的晚餐,叫我怎么感谢你? (与盛情款待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时的道别语。)

    C.真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向朋友告辞时的道别语。)

    D.真对不起,你们聊,我不得不先走一步了。(与人相聚时因故需要提前告辞时的道别语。)

  •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D.徘徊于斗牛之间

  • 3、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籍何以至此?

  •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B.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被我的话感动(她)站立了好久,但坐下后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5、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

    D.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兰亭集序》中“暮春”指的是季春三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字碑

    王平中

    张总来到安岳连云山,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慢慢地将脸仰成平面,戴着的帽子忽地掉在了地上,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张总的心冷了半截,在这个地方投资,又没公路,要想在此发展难呀。

    陪同的安岳老区建设促进会郭会长见状,不再提投资之事,对张总微微一笑说,我们这儿有座“神仙坟”,很值得一看。

    神仙坟?不外乎唬唬外人吧,有什么好看的?张总摇了摇头。

    这座坟不是唬人的,里面埋着一位红军战士。

    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张总一下子肃然了。

    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四川,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后与部队走散了,来到安岳,被当地村民藏在地窖里。后来民团探到了消息,将村民赶到村口。村民不愿交出红军战士。民团团长咆哮说如不交出红军战士,就要烧光村子、杀光村民……就在这危急之时,那位红军战士从地窖里走了出来,面对凶恶的民团,毫不畏惧,对乡亲们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就是我死了,也会护佑你们……

    张总眼里充满敬意。

    民团枪杀那位红军战士后,不准村民们掩埋尸体。是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第二天,人们看到一堆沙丘将红军战士掩埋了。村里人都说,是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沙自然将红军战士掩埋的。

    应该是村里人趁着暴雨将那位红军战士掩埋的吧?张总问道。

    反正没有人承认。即使是,也不会有人承认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郭会长看着张总久久不语。

    什么奇事?张总按捺不住了。

    不久,一位村民说,他多日咳嗽不止,迷糊中有位仙人立于床前,对他说,村外的沙丘上有艾蒿,开水泡后饮之即愈,翌日,此人来到掩埋红军战士的沙丘旁,果然看到沙丘上有一株艾蒿,遂掐尖摘叶,回家泡水饮之,果真病愈。这个村民还说,仙人说这座坟是天葬的,如果谁毁了,必遭天谴,灭门绝后。那时人们对神灵是很敬畏的。团丁听了,自然不敢毁坟。这座坟因此得到保存。

    这是村民为保护红军战士坟墓故意编撰的故事吧?张总说。

    也许是吧,后来,村里人手伤了,或发烧了,或家中有蚊虫了,将坟上的艾蒿割回去捣烂敷之,或煎水服之,或炆火熏之,那些人手伤好了,烧退了,家中蚊虫灭了。村里人都说那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于是他们将此坟称为“神仙坟”,并在坟前立碑,因不知道红军战士姓名,碑上没有刻字,对外称为“无字碑”,暗地叫“红军碑”。

    即使知道红军战士名字,也不敢刻他姓名的吧?张总说。

    是的。后来,村里人每到红军战士的祭日,都要到坟前祭拜。

    张总闻言,眼里亮光闪闪,激动地对郭会长说,我们也去祭拜祭拜吧。

    张总一行来到峡谷口,果然看到一坟丘,其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艾蒿,微风吹过,艾蒿弯腰点头,似对他们到来的欢迎。张总顿时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

    张总从坟前站起来,对郭会长说,这两天我在附近走了走,看到这里群众还不富裕,特别是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制约了产业发展。我回去后,立即安排,先修建从峡谷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再组织村民栽种艾蒿。

    种植艾蒿?郭会长有些不解。

    其实艾蒿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材。我这次来很受启发,发展这个产业,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是群众意愿,更是继承先烈遗志吧?

    郭会长闻言,紧紧握着张总的手说,我代表老区人民感谢你。

    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张总说,你知道吗?我爷爷也是一位红军战士,长征时牺牲了,至今还没有找着尸骨。这次看到老区人民为无名红军战士修坟树碑,虽然是无字碑,但他们年年去祭拜,相信牺牲的烈士都能含笑九泉了,因为这些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选自2021年5月14日《资阳日报》)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插叙“神仙坟”的由来时,用语言、外貌动作、环境描写烘托出一位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

    B.小说的情节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将历史和现实、虚幻和真实串联起来,行文自由灵活又跌宕起伏。

    C.张总的心理和神情多次变化,构成小说的线索,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人物的形象真实而立体。

    D.小说结尾写到张总的爷爷也是一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不仅照应前文“张总一下子肃然了”,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2】红军战士牺牲后,“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插叙这件“奇事”的作用。

    【3】小说的标题“无字碑”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一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暗指男女爱情在初始阶段新鲜美好,就如同夏天那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从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继而使境界旷远,意象宏阔。

    (3)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 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2)《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作者叹息流涕、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自己久“囚”官场、终得解脱、恢复为自由人状态。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用“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个角度着笔,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不但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也体现了他潇洒的风度和沉着的性格。

    (3)《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由此“折腰”一词便有了屈身事人之意,如唐诗中的“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陈与义,南宋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遭受贬谪,仍未复官,

    又因金兵南下,连陷三州。故避乱江汉,转徙湘湖。②金兵南犯,南宋政府对定都何处存在争议。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的幸运之情。

    B. 颔联用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做的旗,常用来指皇帝:“白羽”指白羽扇,古代将军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

    C. 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往,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

    D. 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

    E. 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作者与尹潜定都南京的主张一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骠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骠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去病侯三岁,为骠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明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将军。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去病。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之并广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足)球。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B.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C.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D.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我国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古代爵位是世袭的,由皇帝册封,一般赏赐给皇亲国戚及功臣。文中的“侯”位列封爵的首位。

    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

    C.薨,死亡的一种说法。在古代,对于诸侯或相当诸侯的封国国君、封爵王侯、贵妃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以及公卿大臣之死均可称作“薨”。

    D.谥,亦作“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两种:由朝廷赐予的称之为官谥;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的称之为私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担任飘姚校尉,击匈奴于漠南,捕杀敌人极多,两次居全军之首,被封为“冠军侯”。

    B.霍去病被封侯的第三年,他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与公孙敖和张骞、李广一起从北地郡、右北平郡出兵,各自兵分两路深入腹地攻打匈奴。

    C.霍去病骁勇善战,敢于深入敌区。率领精壮士卒奔驰于大军前面,从未遇到困难濒临绝境,他一路向北、杀敌无数,从此霍去病备受武帝恩宠。

    D.霍去病为人少言辞,不泄露事情。他率军出征,武帝派太官赠送数十辆食物,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精米肥肉,而士兵却有挨饿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2)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5】结合文本,分析霍去病与匈奴交战是如何取胜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

    近日,某知名高中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篮球联赛,大部分班级都积极参与,自发组建了篮球队。同学们在比赛中不仅锻炼了身体,锤炼了体育精神,也收获了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但是,这次赛事中也有不少“遗憾”,比如一些家长和少数班级的班主任担心影响学习,不太支持学生参加比赛;再如有的队员经常恶意犯规,不守规则;有的队员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输球,在现场或者在网上辱骂对方,不尊重对手;此外,还有一些同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宁愿在教室自习也不愿去为同学加油……

    假如你是该校高一某班的一名学生,对篮球联赛中的种种“遗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思考,有什么想对相关人员说的?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撰写一篇演讲稿,在升旗仪式上发出呼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