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沛公起如厕
B.举酒属客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及时相遣归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苟余情其信芳 苟非吾之所有
2、下列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沁园春”“破阵子”,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同时点明了词的实际内容。
B.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一种新诗体,《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都是新诗佳作。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文中的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通过音乐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 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 近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D.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下列各句中用语不得体的的一项是( )
A.王老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写作的指导,今奉上力作一本,由于鄙人才学尚浅,书中存在不少谬误,特此敬请斧正。
B.日前本人不慎丢失支票一张,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打算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稍候。
C.我们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些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期盼学校领导能加以研究。
D.近来听说宝号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竭尽全力。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铁匠【注】
刘半农
叮当!叮当!
清脆的打铁声,
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
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
我从门前经过,
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
闪作血也似的光,
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
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
还隐隐的听见,
叮当!叮当!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注】这首诗写于1919年9月,当时正值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以劳动人民的生活入诗的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反复出现“叮当”的打铁声和“闪着血也似的光”“飞溅的火花”等意象,传神地写出铁匠打铁的劳动图景。
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
C.诗歌写的是铁匠打铁,写出了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讽刺了封建文人不重视劳动,不体恤民命的思想。
D.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的劳动。
【2】对比具有鲜明性,请据此对诗歌所用对比进行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批评了士大夫
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现象。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 ,固前圣之所厚”来勉励自己坚守正道。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虞美人》中词人通过具体的物象,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的诗句:______,_______。
(3)“楼”是个极易让人触景伤怀的建筑空间,正是倚楼远望,才不由地生发出诸多愁绪。古人选择楼阁亭台援愁入诗词,既绍续了文学缘情传统,更彰显出诗心愁肠的艺术魅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礼运(节选)》)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过秦论》)
(6)始皇既没,__________,_________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7)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__________。(《阿房宫赋》)
(8)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六国论》
(9)爱而不见,__________。(《诗经·静女》
(10)王于兴师,_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无衣》)
(11)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12)人生如梦, 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13)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今诗文有许多描写秋的名句,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_______________,焜黄华叶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乐场景描写,揭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现象。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
【1】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是怎样体现时间变化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十一年,大雨,穀水溢,冲洛城门,入洛阳宫,平地五尺,毁宫寺十九所,漂七百余家。
太宗谓侍臣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雨水乖常。矜物罪己,载怀忧惕。朕又何情独甘滋味?可令尚食断肉料,进蔬食。文武百官各上封事,极言得失。”
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安,方隅宁谧,既承丧乱之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覆焘之恩著矣,而疮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恐气尤塞;恐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者,良为此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祭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云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櫜弓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昧,惟愿陛下思而不怠,则至道之美与三、五比隆,亿载之祚,与天地长久。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太宗深纳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
B.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
C.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
D.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食,官名,掌帝王膳食。秦始置,北齐门下省有尚食局,隋改为奉御,唐宋因之,属殿中省,金元尚食局属宣徽院,明设尚膳监,由宦官掌管。后用以指御膳。
B.中书侍郎,古代官名,中书省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汉朝开始设置官职,之后各个朝代大都有类似官职设置。
C.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社稷”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斧钺,指斧与钺。泛指兵器,亦泛指杀戮。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统治权的象征。这里有“重罚”之意。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认为上天降下涝灾,是因为自己没有修好德行,视听不明,刑罚过度,使得阴阳错乱,雨水反常。
B.岑文本认为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为了稳固事业需要居安思危,为了使事业发扬光大需要做事有始有终。
C.岑文本认为关心养护百姓就会繁衍生息,一旦征调徭役就会凋敝耗损,凋敝耗损程度越深就会民不聊生。
D.岑文本认为古人的话很有道理:农夫生产粮食而为地位高的人修养性情,愚昧的人说的话而为明智的人择善而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
(2)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
【5】岑文本认为陛下经常施行的治理国家的常法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2月23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指出,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
②高一学生李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但是学霸也有短板——体育。他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比起运动锻炼,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③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创下的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运动与健康”主题班会课上发言,向师生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