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绘了一幅色彩绚烂的湘江秋景图。其中,有“碧”与“流”的动静结合,还有“漫”字带来的视觉感受,仿佛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之感。
C.词人在意象的选取和描写角度方面匠心独运,既有远眺,又有近观;既有仰望,又有俯视;动静结合,红绿相衬。
D.词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也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惆伥 意气 斑斓 保姆
B.拜谒 偏袒 作楫 解剖
C.曹杂 祷告 窒息 嬉笑
D.栅栏 瞌睡 谄媚 租赁
3、下列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 | 长短句 | 古典诗词 |
B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女神》 | 创造社 |
C | 《琵琶行》 | 中唐诗人 | 抒情诗 |
D | 《百合花》 | 当代文学 | 从大事件入手,反映时代本质 |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犀利 夜宵 霓虹 感人肺腹
B.衷心 蠕动 娇嗔 百舸争流
C.峥嵘 慰籍 耕耘 出类拔粹
D.辨论 安详 张皇 格物致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姑娘们每次都能发现些新东西,比如妇女天上的金圈圈、手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皮书包!”香雪也发现了一只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作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这给台儿沟带来热闹,也反映出了台儿沟的落后与贫穷。
B.与其他姑娘关注穿着打扮不同,香雪打听的内容是北京的大学和“配乐诗朗诵”,这体现出她有别于常人的高远的精神追求。
C.火车上的女学生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执意用鸡蛋交换,表明她有强烈的自尊心,不轻易接受他人施舍的心理特点。
D.香雪返回台儿沟时,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做,说明这次历险虽给香雪带来了考验,也让她感受到了成熟蜕变的喜悦。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有礼的形象特征。
C.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清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村外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3】结合全文,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4】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4)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表示自己会像古人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短暂与个体渺小的感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按要求填写诗句。
(1)杜甫《登岳阳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千古传诵。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远望中长江如一匹白绢在金陵城外缓缓流过,远山苍翠可爱,山峰林立。
(3)《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了园中春天的无限美好,也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面描写音乐。
(2)《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的,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4)白居易《游大林寺》诗云:_______ ,______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自己的独特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音无穷的音乐境界:_______ ,________。
(6)王安石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不禁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 _________。
11、填空
①激昂大义,__________,亦曷故哉? (张浦《五人墓碑记》)
②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浦《五人墓碑记》)
③臣心一片磁针石,____________。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④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________________ ,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 《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芍药花下的是_______________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_________、孤僻的_______,取“原应叹息”之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注】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注】陆游时年四十二岁,被免官隐居于三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开篇以自责的口吻,认为自己插足到这人世间的纷争之中,追求功名利禄是癫狂之举。
B.“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两句写词人的生活变化,词人辞官之后尽情游湖。
C.“沽酒市,采菱船”两句是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写,也是对前文“生涯别”的进一步阐述。
D.词的下阕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笔调轻松,风格平实,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
【2】本词结尾两句正话反说,充满自嘲之意。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②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②绐:欺骗。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B.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C.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D.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阳侯,古代爵位为五等,公侯伯子男,此处侯爵为二等爵。
B.永平、建初,都是年号,封建社会中用于记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
C.正月朔旦,古人称阴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后一天为“晦”。
D.乞身,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14、作文。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
“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
“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