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周围的人的一些不经之谈根本不会改变他的意见,也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④接下来,孝子们就敛声屛气,等待舅娘家的质询了。在这种情况下,娘家的人总要提点意见,向孝子们发难。
⑤在百无聊赖中,他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对他来说都一样。
⑥我们总是对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有很多不满,但我们是否深刻反省过自己乱扔垃圾、横穿马路、随意插队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他,在家里却没有一点大人物的风范,只是充当着一个体贴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的角色。
②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徐家富在南京逝世,消息传来,我们都强忍者悲痛,唱起《好人一生平安》这首歌,长歌当哭,表达我们的哀思。
③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惊叹于他的博闻强识,像个“点读机”。经典的诗词歌赋与历史典故,他常常在课堂和讲座上让学员随机抽点,然后脱口背诵出来。
④很多传销人员由于受到不法分子的洗脑,因此,虽境遇艰难,但仍殒身不恤,不惜为自己的“发财梦”而献身。
⑤孙杨和丁宁凭借超强的实力获得了来自社会和评委的双重肯定,成为2018年度“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中实至名归的男女运动员。
⑥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可以说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A. ①⑤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勾践灭吴》出自《国语》,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这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B. 《游侠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此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断魂枪》的作者是老舍,著名的满族文学家。小说中故事的背景是:晚清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到了西方列强武力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
D. 莫泊桑,19世纪俄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因短篇小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而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5、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百年来,中国人曾被讥讽为一盘散沙。__________一时间内,它凝聚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石。
A.其实,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中国人的心并不散。
B.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C.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
D.如果硬要比作沙,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后面的题,共14分。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①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②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③两只鸟飞,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④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⑤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⑥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⑦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⑧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⑨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
【1】结合全文看,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有哪些作用?(4分)
【2】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文章第八段写道“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反省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中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表达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为登第作官而牺牲赏心乐事的诗句是___ ,_______ ,________。
(3)林黛玉的《咏白海棠》与宋代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灵台无计逃神矢,_______。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
(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养民之后还要教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6)故木受绳则直,____ _____, 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_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有许多描写音乐的名句,常以侧面烘托的手法凸显乐曲的高妙,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受门阀制度观念影响,当时士大夫对“从师”的错误认识。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都是诗人借猿声来表情达意。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快乐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洋溢着诗人愉快的心情,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
B.《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既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又流露出诗人身在官场不得归隐的苦闷。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从内容看,两首诗都是吟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2】“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诗歌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为后人所推崇,以下山水田园诗最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A.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
B.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雨望》)
C.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上文选自《______》。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牧,字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
(1)燕赵之收藏: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下列中加点意义和用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 燕赵之收藏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D.①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本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从建筑精良、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对阿房宫进行了夸张的描述,旨在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
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