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聊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骐骥,即骏马,“骐骥”也是骏马的称谓,赤兔、的卢也是有名的骏马。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即指黄河以南。古代以山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

    C.荀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D.韩愈(768~824)字退之,中唐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B. 他接受采访时说:“我的这张玉照拍摄于2018年1月的一天,背景是我的家乡。”

    C. 本报衷必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面,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1)在某些方面,“新文人画”的创作鱼龙混杂,偏重于个性抒发和解放的精神追求,导致一些所谓“新文人画”由高雅向低俗滑落。

    (2)电影纪录片《二十二》让国人再次了解日本士兵百身何赎的罪行,重温骨肉同胞受苦受难的血泪历史,接受鲜活深刻的历史教育。

    (3)在事实认定中,我们应当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提问以及所得调整的模型摆位,溯本求源,尽可能地还原交通事故的真相。

    (4)随着期末考试结束,暑假生活拉开序幕,省实验学校的暑假特色社团活动异彩纷呈,让孩子们既增进了友谊,又增长了见识。

    (5)如今的葡萄镇就是一个大景区,耸立的城乡建筑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中外游客趋之若鹜

    (6)虽然此次撤稿规模大,但仍只是冰山一角,存在类似问题的期刊和论文远远超过这个规模,中文期刊也存在同样问题。

    A. (1)(2)(5)   B. (1)(3)(6)   C. (2)(3)(4)   D. (4)(5)(6)

  •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的《雨巷》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的伤感美的情韵。

    B.《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的标题,标题揭示了这首词的内容。

    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凸显了新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

  • 5、下列加点字的实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 无乃尔是与 过错 何以伐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B. 河内凶  年成不好   邻国之民不少  更

    C. 皇览揆余初度兮   初生的时节   女也不爽   痛快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现   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情诗,也是开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最能代表“楚辞”的辞格。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后人又把“诗骚”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多以叙事为主,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多以抒发内心情怀为主,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因此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两大流派。

    战国史籍、先秦文献对楚辞及屈原的研究的重要意义鲜有提及。最早而且权威的对于屈原生平、创作及其思想进行关注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但是在司马迁之后,出现了研究楚辞以及屈原非常繁荣的景象。在汉代,对于楚辞学研究代表著作为王逸的《楚辞章句》。“王氏训释,多有所本,或本于经书故训,或本于方言楚语,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段玉裁《广雅疏证序》)。也就是说,汉代主要倾向于对于作品的阐释、解释,帮助后人理解其作品。朱熹《楚辞集注》是承前启后的一部堪称伟大的著作,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最早全面的从文学艺术的视角来研究楚辞。比如说,他对于屈原作品中文学意象的分析以及最早指出了“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的含蓄象征手法。到了明代时研究的代表著作有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等,以及近现代的国学大师廖平、王国维等人。还有最为繁盛的20世纪景观:郭沫若、鲁迅、胡适、朱自清等前辈的研究成就。而且20世纪还有一个较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即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和蔓延。比如说,在美学领域引起的关注,拿著名美学家李泽厚为例,他更倾向于屈原的死亡意识,他认为,死亡才是构成屈原作品和思想最重要的主题。他认为把屈原提升到无比深邃程度的正是这个死亡,自杀的人性主题。还有像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屈原》,就涉足于戏剧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个剧作的目的在于它的教育意义,呼唤爱国主义。还有后来的电影文本创作,都在说明着屈原一直是而且现在仍是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对于楚辞以及屈原的研究以至于达到炙手可热的地步呢,主要还在于以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为主要对象的研究的模糊性,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而又望而却步的谜团。

    (节选自《屈原及楚辞研究》,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的原因是屈原的《离骚》最能代表“楚辞”的辞格。

    B.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的而且权威的对屈原生平、创作及其思想进行关注的典籍。

    C.汉代对“楚辞”的研究内容都是对作品的阐释、解释,目的是帮助后人理解其作品。

    D.朱熹《楚辞集注》伟大之处在于它是最早全面的从文学艺术的视角来研究楚辞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的重点是在司马迁之后,对楚辞以及屈原的研究出现的繁荣景象。

    B.文章是基于“楚辞”和《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引出论述话题的。

    C.文章在论述时主要采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具有很强的论证力和说服力。

    D.文章列举李泽厚和郭沫若的例子,在于说明对屈原的研究进入了文学领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两大流派,是因为风都以叙事为主,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骚都以抒发内心情怀为主,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

    B.在司马迁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研究楚辞以及屈原非常繁荣的景象。研究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研究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研究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C.文章认为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屈原》,不仅拓宽了对楚辞和屈原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个剧作创作的目的在于它的教育意义,这就是对爱国主义的呼唤。

    D.对楚辞以及屈原的研究之所以达到炙手可热的地步,是因为把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作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有很强的模糊性,能给后人的研究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可随意发挥、自成观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

    (1)问苍茫大地,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鸿门宴》)

    (4)__________,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5)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 8、《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岁月生活的追忆。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看轻自己,言语失义,堵塞了别人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3)《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三)诗歌鉴赏

    长安春望

    卢纶【注】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从冬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中的“闲”字用得巧妙,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舒畅形成呼应。

    B.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前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后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

    C. 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 尾联点明主题,表现了一种释怀后满怀希望的心态。

    2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署”, 指翰林院,因院设宫禁之内,故称。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种是翰林供奉,无甚实权。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比喻辞去官职。

    C.开成,年号。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后多以年号纪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是年号纪年法。

    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 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周围的景色很平凡,但它们见证了你的成长。身边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辛苦地养育了你。日常的生活很平凡,但它悄悄滋润了你的生命。平凡中也有真情,平凡中暗含哲理,可我们却常常对他们表示不屑,甚至彻底把他们遗忘。

    请以“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1)注意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