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尽管燕太子丹一手策划了刺秦计划,但他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2、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终老不复取 ②偭规矩而改错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④蒲苇纫如丝 ⑤悟言一室之内 ⑥芳菲菲其弥章
⑦岁亦莫止 ⑧箱帘六七十 ⑨犹可说也
⑩匪来贸丝 ⑪蒲苇纫如丝 ⑫屈心而抑志兮
⑬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⑭长乐王回深父
A. ②/⑤/⑧/⑭/
B. ①/②/③/⑥/
C. ④/⑦/⑨/⑫/
D. ③/⑩/⑪/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生说:“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②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③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④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⑤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⑥骆驼考全省第一,残疾,被辞退。我们虽然同情他,却没有办法;而他却从容不迫,看不到一丝沮丧的样子。他站在打饭的队列里,不时有人扭头看他,可他置若罔闻。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小时之外摆地摊,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②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③过去,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招徕顾客。
④我们以前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⑤我们应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5、依据剧情发展,再揣摩人物的心情与神态,请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舞台说明”,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的!
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忽然严厉地 愤怒 冷冷地 悲愤
B.忽然严厉地 悲愤 冷冷地 怨愤
C.冷冷地 悲愤 忽然严厉地 怨愤
D.冷冷地 愤怒 忽然严厉地 悲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老园丁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这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和沉默内向的性格特点。
B.老园丁认为一株玫瑰树与一朵玫瑰花也是不可分割的,这触动了来拜访他的那位美貌的夫人。
C.“四朵玫瑰花”代表老园丁身上的各种优点,当“四朵玫瑰花”都凋零之时,老园丁的爱情生活也随之消逝。
D.老人对玫瑰花的热爱超乎寻常而招人讨厌,但他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要呵护它们。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意在表现人们对他的不理解,为下文写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做铺垫。
B.“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运用比喻说明采折玫瑰花,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
C.小说构思奇特,讲述了一个老人专心侍养玫瑰花的故事,老人将玫瑰花看作是自己的化身,并用玫瑰花来寄托自己的人生。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的句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巷》中表现丁香姑娘走到了墙边,走完了雨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一诗中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松柏傲霜为喻,表明人应当要有骨气,能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2)《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悲怆,并用“”一句表现了荆轲登车离去时的决绝。
(3)《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回忆过往,以“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人意气风发、劲头正足的状态。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感到惶悚。
(2)《师说》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箫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镇静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12、阅读柳永的《望海潮》,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巘”,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D.词的下阕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擢登相位。
E.《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是柳永惯常的婉约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试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冲传
桓冲字幼子,温诸弟中最淹识,有武干,温甚器之。除西阳太守。从温征伐有功,镇襄阳。又从温破姚襄。寻迁江州刺史。温之破姚襄也,获襄将张骏、杨凝等,徙于寻阳。冲在江陵,未及之职,骏率其徒五百人杀江州督护赵毗,掠武昌府库,将妻子北叛。冲遣将讨获之,遽还所镇。
初,彝亡后,冲兄弟并少,家贫,母患,须羊以解,无由得之,温乃以冲为质。羊主甚富,言不欲为质,幸为养买德郎。买德郎,冲小字也。及冲为江州,出射,羊主于堂边看,冲识之,谓曰:“我买德也。”遂厚报之。
在江州凡十三年而温薨。初,温执权,大辟之罪皆自己决。冲既莅事,上疏以为生杀之重,古今所慎,凡诸死罪,先上,须报。冲既代温居任,尽忠王室。
谢安以时望辅政,为群情所归,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桓氏党与以为非计,莫不扼腕苦谏。冲皆不纳,处之澹然,不以为恨,忠言嘉谋,每尽心力。
冲性俭素,而谦虚爱士。尝浴后,其妻送以新衣,冲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复送之,而谓曰:“衣不经新,何缘得故!”冲笑而服之。命处士南阳刘驎之为长史,驎之不屈,亲往迎之,礼之甚厚。又辟处士长沙邓粲为别驾,备礼尽恭。粲感其好贤,乃起应命。初,郗鉴、庾亮、庾翼临终皆有表,树置亲戚,唯冲独与谢安书云:“妙灵、灵宝尚小,亡兄寄托不终,以此为恨!”言不及私,论者益嘉之。及丧下江陵,士女老幼皆临江瞻送,号哭尽哀。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甚器 之 器:器重
B. 幸 为养买德郎 幸:期望
C. 大辟之罪皆自己决 决:解决
D. 树置 亲戚 置:安置
【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冲在江陵,未及之职 南亩之农夫
B. 谢安以时望辅政 秦以攻取之外
C. 冲性俭素,而谦虚爱士 人非生而知之者
D. 命处士南阳刘驎之为长史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骏率其徒五百人杀江州督护赵毗,掠武昌府库,将妻子北叛。
(2)亡兄寄托不终,以此为恨!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乃至万世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4、从一出生起,人们的双眸就没有停止过对世界的打量。看,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更是用心灵去感悟。徜徉山水,能看见自然的美景,以及蓬勃的生命;置身生活,能看见性情各异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回忆过往,能看见逐渐模糊的自己,和渐行渐远的童年……看,是一种态度;看见,彰显一种能力。哪一次看见,让你印象深刻,给你感动,或者促你深思呢?
请以“我看见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