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攒击(cuán) 凫水(fú) 泅水(qiú) 金锭(dìng)
B.淀粉(diàn) 菱角(líng) 膝盖(xī) 惦记(diàn)
C.挣扎(zhēng) 熨帖(yù) 卖弄(lòng) 择菜(zhái)
D.勾引(gōu) 晌午(shǎng) 垂涎(xián) 好逸恶劳(hào)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园林包含四项要素:山、水、花木和建筑。其中与避暑联系最密切的,要数水景。清代帝王修建的几座避暑宫苑,包括西苑、畅春园、圆明园和颐和园,都以水景取胜。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志们:现在开会,请把手机关掉或调至静音状态。
B.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造人。
C.作文话题:中国故事 关键词:美丽乡村、科技创新
D.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近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进步,无不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科技革命总是辩证地在拓展人类活动疆域的同时缩短彼此的距离,________为人们带来便利。如今,区块链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新的半径拓展。这种“新”体现在,它可以不依托权威中心和市场环境形成________密码算法的信任机制,使得远隔万里、从未谋面________永不会谋面的陌生人能够建立信任关系,展了人类信任的半径,使得陌生人合作成为可能。
A.从而 缘于 而且
B.从而 基于 甚至
C.因而 缘于 甚至
D.因而 基于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碧波荡漾的湖水,欢快的鸟声,吐绿的柳条……经过治理开发,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再加上这里的气候冬温夏清,使得这里游人不断。
②《乱弹三月》使用了特殊的舞台背景和二胡、笙、箫等乐器,当宣布演出开始时,一时间霓虹闪烁,瓦釜雷鸣,令人耳目一新。
③十余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博采众长,使他的书法创作日渐成熟,他既能写出谦和宁静的《心经》,也能呈洋洋洒洒的《洛神赋》。
④我们要善于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在践行上下功夫,克服知而不行、首鼠两端的毛病,而不是喊喊口号。
⑤他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形神兼备,洋溢着游子浓农的莼鲈之思,读来犹如一曲古老的民歌,那高亢的秦腔至今仍让人牵肠挂肚。
⑥《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电视节目,相较于近几年博人眼球、追求搞笑效果的各色综艺节目,可谓卓尔不群。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诗句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杏花微雨染春衣,汤沟春酿醉乡愁。
②粉浪幽幽夏至天,荷风缕缕鸟声连。
③乳鸭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④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A.①白露 ②夏至 ③立秋 ④清明
B.①白露 ②立秋 ③夏至 ④清明
C.①清明 ②夏至 ③立秋 ④白露
D.①清明 ②立秋 ③夏至 ④白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宏大丰富的文献,波澜壮阔的党史
百年党史宏大丰富,档案文献浩瀚繁杂。没有深厚的功力,很难在梳理和阐释时做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本期读书周刊封面对《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的作者李颖做深度访谈。
读书周刊: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遭遇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乃至破坏。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也缺失了第11条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许多权威党史著作均未涉及。您为何要在新书第一章对此展开梳理、分析?
李颖: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从中共一大讲起显然是合适的。但要讲得有角度、有新意,并不容易。今天,中共一大的直接或间接当事人大都不在人世了,一大纲领中第11条缺失的问题也越来越难以找到直接佐证材料。我希望通过这次梳理和研究,可以让这一“悬案”早日有新的突破。
读书周刊:从现有研究来看,第11 条可能是讲什么内容?
李颖:根据一大其他文件和中共一大后的革命活动等,学者们对缺失内容给出了不同的推断:比如,关于党的宣传工作。从行文上看,第9条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组织架构,第10条是组织工作,第12条是地方委员会的财务等要受监督,唯独没有专条谈宣传。这与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精神不符。又如,有关中共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一大通过的决议指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后来之所以被抹掉,是因为一年后我们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又和孙中山的国民党实行了联合,为了不致造成言行矛盾,故而删去相关内容。
读书周刊:延安时期可以说是百年党史中的一个“高光”时刻。1938年,印度援华医疗队员看到崎岖山路上一队队奔向延安的人流时不禁赞叹:“这简直是奇迹!”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可以看到怎样的细节?
李颖:当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找不到一栋好房子,日军的飞机时不时飞临上空。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去”。到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许多人在赴延安前就已经是名人、名家了。
读书周刊:从50多人发展到9100万党员,我们党何以能凝聚全民族最优秀分子,拥有全民族最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李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等,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从而有力引领承载着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再说领导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特别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党步调一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任何时候,只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读书周刊: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进程中,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并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为什么显得尤其重要?
李颖:当前,我们处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条件下,处在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四大考验” 是长期的、复杂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治国理政担子之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增强信心、劲力同心,越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对中共一大纲领所缺失的第11条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推断。
B.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去”,足可证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强。
C.李颖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读了党何以能凝聚优秀分子并拥有最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大党纲所缺失第11条内容可能有关党的宣传工作,也可能有关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B.李颖作品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从一大纲领缺失的11条内容开始,角度好且富有新意。
C.访谈结构清晰,选取不同时期重要具体事件谈党史,党史波澜壮阔,文献宏大丰富。
D.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并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形势的需要有关。
【3】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不谋而合。
(2)李商隐的《锦瑟》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无尽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8、名句名篇默写。
(1)《师说》中,作者认为如果人有了疑惑却不去向老师请教,最终的后果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阐明应向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认为从师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除了比自己年龄大、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一类人可以当作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人也可以当作老师。
(4)韩愈认为,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小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也要以之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沙漠到处结冰,空中阴云密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将这种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箫声感染力强,触动了蛟龙和寡妇。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琵琶的过程中,琵琶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作者认为这比有声之时更有情调的一句是“________”。
10、名句默写
(1)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
(2) 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4) 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宋·柳永《八声甘州》)
(5) 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6) ________________ ,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 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论语》)
(8) 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尚书》)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石潭周围枝蔓互相缠绕、连接,随风摆动的样子。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见复关时“___________”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痴情,但是“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男子在心愿达成后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算山①
陆龟蒙②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五十八年争虎视,三千馀骑骋龙媒③。
何如今日家天下,闾阖④门临万国开。
[注]①算山:位于今浙江宁波附近。②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③龙媒:骏马。④阊阖: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朝廷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算山一带险固的地理形势,接着点出唐末的藩镇借此有利地势割据一方的时局。
B.颔联叙述周瑜用计谋大败曹军的史实,“清宵定”与“白昼灰”对举,表现了曹军覆灭之快。
C.颈联承接上联,写东吴政权从三千骑起家、延续五十八年的历史,为结尾抒发感慨作铺垫。
D.尾联卒章显志,期盼唐王朝再次出现万国来朝的繁荣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统一的渴望
【2】本诗与李白《蜀道难》都有对山川险固的描写,请分析这两首诗相关描写的意图有何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伉直尚气,喜论天下事。用荫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转运使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度使还。庆历更用执致,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教,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益柔讼之曰:“永洛一障耳,不足以拒贼。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来见其有罪也。”不听。预苏舜钦奏邸会,醉作《傲歌》。时诸人欲遂倾正党,参政贾昌朝阴主之,张方平、宋祁攻排不遗力,至列状言益柔罪当诛。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出为两渐转运使。上言:“今考课法区别长吏能否,必明有显状,显状必取其更置兴作大利。夫小政小善,积而不已,然后能成其大。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事之不举者日多,而虚名无实之凤日起。愿参以唐四善,兼取行实,列为三等。”不行。旧制,选人当改京官,满十人乃引见。由是士多困滞,且遇举者有故,辄不用。益柔请才二人即引见,众论翕然称之。直舍人院、知制语兼直学士院。董毡遇明堂恩,中书熟扶加光禄大夫,而旧阶已特进,益柔以闻。帝谓中书曰:“非翰林,几何不为羌夷所笑。”宰相怒其不申堂,用他事罢其兼直。益柔少力学,通群书,为文日数千言。尹洙见之曰:“语淳而厉,气壮而长,未可量也。”时方以诗赋取士,益柔去不为。范仲淹荐试馆职,以其不善词赋,乞试以策论,特听之。
——(节选自《宋史·王益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
B.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
C.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
D.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论列/而同状攻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荫,指恩荫得官,是古代官宦子弟凭祖辈父辈的官阶功劳人学任官的待遇。
B. 直抚,指宣谕诏令并安抚军民,也指遇军旅大事时,派遣前往镇抚的军政长官。
C.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时候所用的朝堂。《木兰诗》“天子坐明堂”即为此意。
D. 翰林,起初是指文章笔墨荟萃之地,后来发展成为翰林院和翰林官的专有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益柔腹有谋略,喜论天下之事。他在元吴叛乱时,上奏备战边防选将之策,又推荐了边防将领人选;尹洙贬到庆州,他为其辩冤,但未得到认可。
B. 王益柔为人放狂,以致仕途不顺。他醉作《傲歌),遭人抨击,被列数罪状要置他于死地;他上官董毡之事,招致宰相怨怒,被宰相用他事免其职。
C. 王益柔除弊革新,得到同僚拥护。他提出的考核职官的办法,有利于纠正虚名无实的风气;后又提出满两人可引见的京官推选办法,深得大家称赞。
D. 王益柔少有才学,受到时人赏识。他年少时所写文章博得尹染的夸费;范仲淹举荐他应试馆职,因他不擅长诗赋,就请求朝廷考查他所擅长的策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救,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
(2)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未见其有罪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来了,南下过冬的大雁开始北归了。近日,网络上热传一段大雁齐飞的视频,视频中数百只大雁一波波地在空中飞过,一会“人”字形,一会“一”字形,景象颇为壮观。视频的说明文字是:“这段视频拍摄于前几天,广州新白云机场的上空出现了大雁北归的场面,因此,机场决定临时暂停飞机起飞降落,让雁群从机场上空飞过,为大雁北飞让出生命通道!”
对此,你怎么看?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