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省:参考
C.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以……为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前,部分中小学生书写不规范,并且乱用胶带纸、涂改液等进行删改、修补,使本不工整的卷面更显得乱七八糟,让人不忍卒读。
B.画家牛森创作的油画作品,以普通平常的芸芸众生为刻画对象,笔触细腻,人物鲜活灵动,散发着诱人的艺术魅力。
C.在广州市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市长面对境内外媒体振振有词,慷慨激昂,赢得了与会记者的阵阵掌声。
D.当年,穆生忠将军栉风沐雨,率领筑路大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将青藏公路修到了格尔木,又用六个月的时间把公路修到了拉萨。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同学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同学们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B. 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C. 刘永波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令尊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D.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枝得而说之 说:通“悦”,感到高兴
B. 献诸缪公 诸:各位
C. 三日,请属事焉 属:委托
D. 夫谁暇笑哉 暇:空闲
5、下列画线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垒 (lěi) 量体裁衣(liàng) 瘪三(bié) 佛狸祠(fó)
B.纶巾(guān) 舞榭歌台(xiè) 檄文(xí) 跂而望(qí)
C.公瑾 (jǐn) 雄姿英发(fā) 跬步( kuǐ) 狼居胥( xū)
D.老聃(dān) 子丑寅卯(yín mǎo) 执拗(niù) 或不焉(b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当前,人工智能与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结合,已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智慧。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说,安全是交通出行的痛点之一,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团队与贵州合作,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通过采集分析动态数据、统一调度等措施,做到了对风险点的预判、疏导,提升了出行的安全性。
不过,在一些领域,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给行业应用足够的支撑。网易高级副总裁、网易有道首席执行官周枫说,教育要更智能,就有赖于计算机视觉、自适应学习算法等一系列基础技术的进步。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要从源头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创新要来自真实的市场需求,创业者应找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着重解决行业的难题。同时,学界应专注一些前沿基础问题,搭建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桥梁。”韩亦舜说。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还需要尖端人才。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晓斌说,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未来应该通过校企合作、校内跨专业等方式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此外,还可以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学习分享平台,让更多对人工智能有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从而形成丰富的人才储备。
(摘编自喻思南、李远哲《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1日)
材料二:
图一:中外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总量对比
国家 | 杰出人工智能人才数量 | 人工智能人才总量 | 杰出人才占比 |
美国 | 5158 | 28536 | 18.1% |
英国 | 1177 | 7998 | 14.7% |
德国 | 1119 | 9441 | 11.9% |
法国 | 1056 | 6395 | 16.5% |
意大利 | 987 | 4740 | 20.8% |
中国 | 977 | 18232 | 5.4% |
西班牙 | 772 | 4942 | 15.6% |
日本 | 651 | 3117 | 20.9% |
图二:中外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总数对比
(摘编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材料三:
人工智能技术治理关键是抓住三个核心问题:算法、数据和算力。政府要在涉及算法和数据的方面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确保算法公开透明。数据方面,对相关技术产品使用数据的种类、规模方面强化监管。涉及人面部特征信息、指纹、血液等人体生物特征信息要设立严格的标准,从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规制,确保涉及个人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信息不被滥用和安全可控。数据应用的用户规模要与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匹配。此外,对涉及重要领域和广泛用户的技术应用要建立人工智能使用的伦理与安全评估机制,类似于医学研究的伦理评估环节,确保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合理使用。建立第三方专业组织监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控性。
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在技术开发环节,遵循人工智能开发的基本原则:公平、可靠与安全、隐私与保障、包容、透明和负责,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合法性和符合人类伦理规范。企业要有底线意识,不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遵循基本的社会价值规范和公共道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各个软件分发平台,要严格检验应用的权限,确保用户下载应用的安全可靠性。
用户方面,要提升公众的技术使用素养,培养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技术的能力。也要研究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中用户的选择权,包括是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使用的程度。
人工智能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技术的未来结果。在对互联网治理上,我们过去奉行“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行业领域广泛、算法不透明、结果隐蔽,其治理要与其发展同步,应秉持“边发展边治理”的理念,最终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服务人类社会发展。
(摘编自张建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规矩不可少》,《光明日报》2019年9月12日)
【1】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与其他领域结合在生活中的运用的一项是( )
A.著名的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出了无人驾驶汽车。
B.第一个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阿尔法围棋。
C.供残障人士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穿戴的智能外骨骼。
D.让千里之外的朋友利用网络为自己安装电脑系统。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目前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某些领域中的技术尚待完善。
B.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推进,需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行业的难题、技术前沿基础问题以及产学研的结合等方面。
C.让更多爱好人工智能的人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平台中来,汇聚更加丰富的人才,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D.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领先企业总数在全球都名列第二位,但人工智能杰出人才、领先企业数量占比都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应如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发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_____________”和以“金”为喻的句子“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②《琵琶行》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或衬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③《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④杜甫的《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前文对秋天萧瑟景物的描写转为对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态的描摹。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慎其独也。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告别时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更痛心于民族在面对“衰亡”时的默无声息,为此,他强烈地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非凡气魄。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中,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2)《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举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石在盒子里毁坏来作例子,用反问的语气批评弟子冉有和季路,既失职又推卸责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5)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桂枝香•金陵怀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象为宾客。《念奴娇•过洞庭》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夜月子规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如“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
(3)《秋兴八首(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
(4)《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叶窸窣之声,江水汹涌之状,也传达出一种伤感之情。
(5)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羞涩出场的情状。
(6)《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远嫁塞外的女子月夜魂归故里的幽怨之情,吐露自己怀才不遇、飘零无依的故园之情。
(8)《锦瑟》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迷惘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
(9)《琵琶行》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侧面烘托音乐带给人们的强大的感染力。
(10)满纸荒唐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解其中味?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的品质,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的《三峡》中从侧面表现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①袜划:即划袜,穿着袜子不穿鞋。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纤纤出素手”,用来形容女子的手小巧或细长柔美。
B.词的上片,作者从正面进行描摹,运用了动作和肖像描写,使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C.最后一句化用唐人韩堡“见客人来和笑走”句,女子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D.词人善写爱情,这首词也不例外,全词通过叙事,也展示了女子的情怀。
【2】结合全词分析诗歌中的女子形象。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越国以鄙远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圣人无常师
B. 余嘉其能行古道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D.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7月,有网民发现,某中学2017百年校庆标识设计图与H中学2012年百年校庆标识相似度极高,便在微博等社交网站发布消息。后经调查,标识抄袭者是当时就读该校的一名赵姓高一学生。
抄袭事件持续发酵,该学生遭到很多来自网上的指责甚至谩骂。对此,H中学某教师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停止对该学生的谩骂。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以一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赵姓同学、H中学某教师、谩骂者或其他相关方写封信,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②明确收信人,并将收信对象填入题中横线上;③统一以“小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