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图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示意图,兆热/每平方米(M/ni)表示单位面积所受的太阳能辐射能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是( )
A.各地分布均匀
B.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D.大致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2】影响广西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经度
D.天气
2、现代智能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从而获得植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左图为湖北某地玻璃温室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春季节温室内温度高的原因是( )
A.温室内空气吸收的来自①多
B.来自②难以释放到温室外
C.温室外空气③还给地面多
D.温室内空气④释放到温室外多
【2】拍摄照片时,发现当地农民准备给温室覆盖黑色尼龙网。其拍摄照片的可能的月份及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夜间温度过低
C.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3、下图为某曲流景观图。图中河流发生侧蚀作用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2】③曲线在60ºN附近出现一个高值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径流
5、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以下小题。
【1】下列有关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间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温度与盐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B.海水盐度和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C.海水温度和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D.海水温度与盐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2】在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海面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径流量
C.蒸发量
D.洋流
6、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关于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从东向西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7、芙蓉(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芙蓉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完成下面小题。
【1】芙蓉属于( )
A.落叶阔叶树种
B.常绿阔叶树种
C.亚寒带针叶树种
D.热带雨林树种
【2】推测芙蓉适宜生存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3】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的枯枝落叶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减少土壤孔隙度
8、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牙刷草之所以被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2】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上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东北地区
9、某研学小组在南疆考察红柳沙包(左下图),它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地貌,即风沙受红柳阻挡而堆积形成的固定沙包。红柳是一种具有叶针形、枝条软、枝生根、根扎深等特征的灌木。研学小组根据观察测量,画出了一般红柳沙包的等高线模型(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柳适应风蚀沙埋环境而形成的最突出生物特征是( )
A.叶针形
B.枝条软
C.枝生根
D.根扎深
【2】根据等高线模型和当地气候特点,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和沙包上红柳长势最好的部位是( )
A.东北风,西北部
B.西南风,东南部
C.东北风,西南部
D.西南风,东北部
10、2021年09月16目4时3分四川泸县(约29°N,105°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除泸州外。重庆、成都多地也有明显震感。下图“地震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有关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中距是指人们所在地点到源的距离
B.震级越大、震源越深,烈度越大,危害越严重
C.亚洲的地震仅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D.会诱发崩塌、滑坡、火灾和疫病等灾害
【3】成都市居民提前了十几秒收到此次地震预警。其运用的原理是( )
A.利用地震波传播和电磁波传播的时间差
B.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快
C.横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D.纵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1、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完成下面小题。
【1】防灾减灾的主要目的是( )
A.监测灾害发生过程
B.战胜自然灾害
C.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D.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下列属于灾中救援与救助的有( )
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救灾应急预案毫无用处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毛主席诗句“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据此完成问题。橘子洲主要是下列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13、图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土壤剖面垂直土层序号与名称的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成土母质层
B.②—淋溶层
C.③—腐殖质层
D.④—淀积层
【2】土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可以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的是( )
A.成土母质
B.地形
C.生物
D.气候
14、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如图)。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1~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自( )
A.周围山地
B.西北大漠
C.湖滩河滩
D.中亚内陆
【2】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坡迎风,坡陡
B.西坡迎风,坡缓
C.西坡背风,坡缓
D.西坡背风,坡陡
【3】和该地新月形沙丘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5、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甲图),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乙图)对接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空间站—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相似的是( )
A.金星—太阳
B.月球—太阳
C.月球—地球
D.金星—地球
【2】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空气密度大
B.臭氧含量最大
C.氧气比重最多
D.存在电离层
【3】可能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是( )
A.舱地距离
B.太阳辐射
C.地球自转
D.太阳活动
16、下图为“我国某自然灾害密集发育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洪灾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2】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 )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②经济发达③人类对植被的破坏④洪涝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探空气球携带仪器处空来测量大气压力、温度、湿度和风速等信息,每天会规定时间升起,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仪器通过降落伞带回地面。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探空气球自行爆裂高度最可能位于(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3】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所经过的大气层的特点是( )
A.丙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B.丙层含有臭氧层,可以吸收红外线保护地球
C.丁层水汽和杂质较多,雨雪等天气现象多发
D.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平流现象显著
18、距今12900年-11700年,巴塔哥尼亚高原冰川规模扩大。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对地貌的改造作用增强,逐渐发育狭长的湖泊和由冰川末端融水沉积形成的冰水沉积体。下图示意现今巴塔哥尼亚高原局部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冰水沉积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
A.冰川规模
B.地形分布
C.大气环流
D.基岩性质
【2】该区域曾经强烈的冰川作用为湖泊群发育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成型的湖盆
B.平坦的河床
C.丰富的水源
D.连续的沉积
【3】推测目前冰水沉积体上()
A.地势起伏大
B.土壤发育好
C.化石类型多
D.植被种类少
19、下左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 )
A.降水稀少
B.土壤层厚
C.地表水缺乏
D.岩石坚硬
【2】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
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
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
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20、迎风坡植树法是库布齐治沙人探索出来的一种治沙良方。根据库布齐沙漠盛行西北风的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2/3处以下植树种草削弱沙丘下部的风速,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高度下降。下图为库布齐治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符合图示沙丘形态及治理方式的是( )
A.
B.
C.
D.
【2】只在沙丘迎风坡2/3处以下植树的主要原因是( )
A.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B.地势较低,水源较多
C.改变风向,减少侵蚀
D.光照充足,易于成活
2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2】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22、冬季我国北方农民常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左图为大棚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面辐射
B.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④表示地面反射
D.⑤表示长波辐射
【2】大棚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
A.①不变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前后两天中,与阴天相比,晴天时( )
A.②增强
B.③增强
C.④减弱
D.①减弱
23、人类的出现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人类的出现在( )
A.古近纪
B.新近纪
C.第三纪
D.第四纪
24、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可推测,北京地势(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若只考虑山区与平原受热差异,北京夜晚近地面( )
A.气压高等压面向高处凸
B.气压低等压面向高处凸
C.气压高等压面向低处凹
D.气压低等压面向低处凹
【3】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北京地区的山谷风( )
A.均增强
B.山风增强谷风减弱
C.均减弱
D.山风减弱谷风增强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质构造:A ;B 。
(2)B处地貌名称: ,形成原因 。
(3)我国渭河平原地形的成因与 处(填字母)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有关。
(4)图中甲处箭头表示水循环的 环节,该环节主要参与 循环(水循环类型)。
26、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②③④洋流中按性质属于寒流的是 。
(2)假若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图中序号④代表的洋流为 。
(3)若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A渔场由 暖流和 寒流两条洋流交汇而形成
27、俄罗斯的气候类型中,占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气候,俄罗斯的河流中,对俄罗斯工农业、人民生活起的作用最大的是________河。
28、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9、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名称:
代码 | 名称 |
A波 |
|
B波 |
|
C界面 |
|
D界面 |
|
(2)C、D间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_(层)。
30、读下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天体系统:
③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在图④中,G表示_________
(2)小图④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填字母),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_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主要位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填字母)。
(3)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31、读下图 “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水,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所利用的洋流分别是 和 。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A处时,仍是顺水顺风,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所利用的洋流为 。
(3)C处附近为 渔场,是 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
32、根据某地区的地质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B、C三地中,在_____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岩熔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3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 6 月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盛行_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多_____(晴朗或阴雨)天气,昼夜温差较_____ (大或小)。
(2)此时 M 地的风向为_____ 风,与 N 地相比,M地的风力较(填大或小),并指出 M 地风力较_____ 大或小的原因_____ 。
(3)此时①处形成的天气系统是_____,天气特征是_____,它过境后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 。
34、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地,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
(2)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B点所示日期____;
2) 图中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该点靠近地球公转的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
3) 由B点到C点时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移动。
4) 由A点到B时段北半球尽___夜___,且昼变__,夜变__。
5) 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的区域为:_____。
6) 当地球处于B点时,全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
36、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的气压分布图”,(注:同一水平方向相比较,若等压面凸向高处,则气压较高。)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________。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从低到高排列,其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多为________(晴朗、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在甲、乙两地中,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市区的是________地;若图示环流为夜晚海陆之间的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________地;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________。
3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 <200 | 200~500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4000 |
人口数量(万) | 73345.1 | 19427.8 | 8647.5 | 10037.1 | 1590.8 |
人口比例(%) | 64.9 | 17.2 | 7.7 | 8.9 | 1.4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0 | 10.2 | 16.9 | 25.0 | 32.9 |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