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下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2】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
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地对应近地面风向为东风
2、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图)。近年来我国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曾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原因有( )
①东北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②东北夏季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
③东北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④东北地势起伏大,有机质积累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关于东北地区黑土侵蚀退化严重的原因,错误的是( )
A.不合理的耕作,加剧侵蚀
B.春季气温回升,融雪侵蚀
C.夏季降雨集中,水土流失
D.质地松散,易被流水侵蚀
【3】下列恢复黑土肥力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增施化肥
B.秸秆还田
C.大力植树造林
D.缩小耕作规模
3、下图为某海域及其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域①②③④四处中,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丙丁四海域中,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某城市直接用鹅卵石取代过去水泥地面铺装的人行道。读某城市直接用鹅卵石铺装的人行道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采用鹅卵石铺装人行道后( )
A.增加地下径流
B.减少地表水下渗
C.减少水汽蒸发
D.增加了大气降水
【2】这种鹅卵石铺装的人行道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
B.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C.增大城市气温日较差
D.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5、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气
D.氮气
【2】在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中,作为成云致雨必要条件的是( )
A.水汽和氧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水汽和固体尘埃
D.水汽和臭氧
6、“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和底层大气温度降低,完成下面小题。
【1】“阳伞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少
B.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烈
C.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D.大气中的烟尘遮挡阳光
【2】“阳伞效应”可能会造成( )
①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②降水量增多③影响城市交通④沙尘暴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空间站外部温度高低交替,最高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20摄氏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描述,可信的是( )
A.可见大量流星划过天幕
B.使用哑铃健身
C.书本掉落在地面
D.执行舱外任务时身穿特制宇航服
【2】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
①超强的紫外线辐射②耀斑的突然爆发③极光的干扰④巨大的温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各类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并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为山东省梁邱镇杨树行村鸟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
A.山坡地带
B.水库周边
C.梯田之下
D.道路两侧
【2】图中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
A.商业用地
B.农业生产用地
C.公共用地
D.文化教育用地
9、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随“天和”核心舱运行于距地表400km的高空,每90分钟围绕其中心天体绕转一周。下图为“天和”核心舱绕其中心天体公转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与“天和”核心舱类型相同的天体是( )
A.太阳
B.金星
C.月球
D.哈雷彗星
【2】航天员在轨生活和工作期间可以(可能)( )
A.开展高真空、弱辐射、超高温等特殊条件下的实验
B.使用健身车、拉力器等进行力量训练,缓解失重生理效应
C.在空间站外安装避雷装置,避免恶劣的雷暴天气
D.遭遇超强太阳风产生的高温,干扰太空实验的进行
10、读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地球外部各圈层及岩石圈,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生物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箭头甲代表的含义最可能是( )
A.水汽蒸发
B.地表水下渗
C.岩浆喷发
D.光合作用
11、据印尼地质研究机构消息,2023年是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活跃期,截至12月15日,已有20多次有记录的喷发,火山口上方喷出的火山灰(指岩浆碎裂而形成的火山碎屑物中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屑)柱最高超3000米,最低约为200米。下图示意印尼喀拉喀托火山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最可能源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2】受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灰弥漫影响,短期内喀拉喀托火山周边地区( )
①最高气温可能下降②最高气温可能升高③昼夜温差可能变大④昼夜温差可能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监测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覆盖范围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GIS
C.GPS
D.BDS
12、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以集合的形式示意地球四个圈层,圆甲示意岩石圈,圆乙、圆丙和椭圆丁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层,则图中圆乙、椭圆丁分别代表的圈层是( )
A.大气圈、生物圈
B.生物圈、水圈
C.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
【2】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B.丙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C.丁圈层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D.乙圈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1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沟谷编号 | 集水面积(km2) |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m) | 植被覆盖率(%) |
① | 5.3 | 24.3 | 537.2 | 15.7 |
② | 2.7 | 30.1 | 670.3 | 19.6 |
③ | 20.0 | 40.8 | 1353.7 | 13.2 |
④ | 4.5 | 26.l | 384.7 | 20.5 |
【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3】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 )
A.山脊
B.山顶
C.山谷
D.鞍部
【2】图中无法看到甲村的观测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在2023年青藏高原卓奥友峰科考中,中国科考队员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及蕨类植物化石。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鲨鱼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奥陶纪
B.前寒武纪
C.三叠纪
D.侏罗纪
【2】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
A.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蕨类植物繁盛
C.恐龙出现
D.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16、2012年,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对城区部分道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提升了城市品质。有细心的同学发现,道路两侧绿化带路牙石上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雨时路面易积水,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了水循环中的( )环节
A.大气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下渗
【2】路牙石上的缺口主要作用是便于( )
A.路面积水排泄
B.花坛更换花卉
C.行道树灌溉
D.提示路面高差
【3】下列措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B.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
C.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D.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
17、下图中孟加拉湾沿岸地区,风暴潮频发且形成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有( )
①孟加拉湾呈喇叭口形状 ②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③地震多发 ④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 ⑤沿岸地势低平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七夕节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蓝本设定的节日,其中男主角所寓意的牛郎星是七夕节天空中格外耀眼的星座,七夕节时,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示意某年七夕节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郎星和织女星( )
A.属于同一个天体系统
B.都位于河外星系
C.属于同级别天体系统
D.牛郎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高
【2】牛郎星比太阳明亮很多,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A.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
B.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与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
D.能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19、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9时55分前后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如图)。受台风影响,福建省厦门市累计降雨量最大可达250mm,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台风中心实时位置信息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NSS
D.数字地球
【2】当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
B.连续降雨时在沟谷中逗留
C.向泥石流沟下方迅速逃离
D.爬到沟谷中的大树上躲避
20、城市地面硬化中大量铺设“透水砖”可以改善水循环的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腾
21、2016年6月,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对外公布了全市地面沉降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该市地面沉降有加快的趋势。对地面沉降监测适用的先进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3S”技术
22、2019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高速”——自行车专用道建成通车,其东起回龙观(大型居住区),西至上地。左图为自行车高速分布图,右图为自行车高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自行车高速”建设的首要目的是( )
A.发展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B.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发展
C.倡导绿色出行,减轻大气污染
D.缓解公交压力,节约通勤时间
【2】北京选择在回龙观与上地之间建设首条“自行车高速”,可能是由于两地之间( )
①地势起伏大②人口差异大③功能差异大④空间距离近⑤地价差异大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23、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貌景观变化。下图为北极圈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某条山岳冰川下滑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是冰川活动形成的地貌,推测其形态为( )
A.U形谷
B.V形谷
C.凸形坡
D.尖峰
【2】乙、丙两地沉积物的特征是( )
A.乙处颗粒混杂,分选性好
B.丙处颗粒较小,分选性好
C.乙处沉积物以细砂为主
D.丙处沉积颗粒大小混杂
24、太平洋“垃圾岛”,被称为世界上移动的“第八大洲”。数据显示,这片“大洲”每平方千米海域有近340万件塑料垃圾,而且该“大洲”面积逐年增加。如图示意太平洋“垃圾岛”一角。完成下面小题。
【1】“第八大洲”能沿稳定航线移动的主要动力是( )
A.洋流
B.潮汐
C.海浪
D.海洋生物
【2】该“大洲”面积逐年增加,会导致( )
①陆地空间资源增多②海洋生物资源减少③海洋矿产资源减少④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在监测该“大洲”移动路径和面积变化过程中,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无线电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间热力环流呈_______(顺或逆)时针,四点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3)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地。
(5)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白天/黑夜)。
26、读图甲“地球圈层示意图”和图乙“中纬度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地球圈层结构中,C是_______,D是_______,G是______,岩石圈的范围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B层大气存在_______层,能吸收_______,是地球的“天然保护屏障”。
(3)图乙中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______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27、地球运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___;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
(2)图中A处的地形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B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
(3)如果修建地下遂道,应选择在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构造。
29、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三层,其中,A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2)A、B、C三层大气中,空气上冷下暖的是______层;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的是______层,原因是 ;空气上暖下冷的是____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是_______层,原因是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层。(除第4空和第8空外填字母)
30、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层,B为____层。
(2)A层的直接热源是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升高或降低)。
(3)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
(4)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
(5)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D三点的线速度大小______。
(2)在A点随着地球的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时间长大致为______,叫______日;
(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______线。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用图中数字填空, 只填数字)。
(1)今天(11 月 12 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到 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 到 。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 到 。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 点。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
( 6) 北 回 归 线 及 其 以 北 的 地 区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角 逐 日 减 小 的 时 段 是从 到 。
33、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某城市1949~2015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该市外来人口调查统计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市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及表现。
(2)结合材料一中的右图,推测该城市郊区农业的变化。
(3)据材料二说明该城市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
(4)说明该城市人口变化产生的影响。
3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某地区,地处山区,是著名贫困地区。该地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湿润、夏季均温23℃,冬季均温-6℃,年降水量1300毫米。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该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高山露地蔬菜种植,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功创建为高山露地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该地蔬菜生产基地示意图”。
(1) A、B两点间公路线建设采用“Z”字形走向,请说明其优缺点。
(2)请分析该地区蔬菜品质高的原因。
(3)简述该地能够成为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35、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地租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的横剖面图和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中某块土地,只有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可能租用,据此判断由市中心向外,城市功能区依次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图b中的A、B、C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应图a图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____。
36、读左图“世界某区域略图”和右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是_________山脉,它是由板块______(填“张裂”或“挤压”)而成。
(2)左图中,乙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
(3)左图中A河流经沙漠地区,降水量少,气温高,________(填右图中的字母)旺盛;沙质土壤,河水易_________(填右图中的字母)。
(4)我国已经建成的三峡工程与右图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填右图字母),该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季节,地球昼夜情况与下图最相符的是(_____)
37、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渡,其中A表示_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___态。
(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__和E层的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