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阿里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绕(liáo)       (chěng)             动(rú)             词夺理(qiáng)

    B.日(lì)             涡(xuán)             (shí)             而至(zhǒng)

    C.拭(cā)             实(dūn)                    顶(qiú)             草长飞(yīng)

    D.立(chù)             野(kuàng)             (sǎng)       相成(fǔ)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撺掇 嘱咐  偏僻 天衣无逢

    B. 追溯 携带  磅礴 销声匿迹

    C. 沙砾 雾霭  水畦 目空一切

    D. 沟壑 眼眶  亢奋 海枯石烂

  • 3、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因此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 红海

    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A.②①④③⑥⑤

    B.②①⑥⑤④③

    C.⑤④③②①⑥

    D.⑥⑤②①④③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B.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排列是:襁褓、垂髫、黄发、弱冠。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

    文天样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①此诗写于文天祥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qióng):蟋蟀。③逶施: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视觉落笔写眼前所见,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

    B. 颔联只从听觉落笔,动静结合。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这是静景的勾勒;秋夜清寒,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这是动景的描写。

    C. 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句,表达诗人空有雄心,但想要实现理想似乎遥遥无期。

    D. 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的无比伤感之情,从内心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充满了消极的色彩。

    B. 前四句描写秋天凄寒肃杀之景,给人以凄凉之感。

    C. 后四句诗人慷慨悲歌,抒情言志。“逶迤”一词抒发了诗人对蹉跎岁月的无限感慨。

    D. 全诗沉郁顿挫,感情深沉,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

    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简·爱》中里德太太派人把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接回家,向简·爱进行了忏悔。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她停住了。“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她喃喃地自言自语说:“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

    请问她说的“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指哪两件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跟着洒水车飞跑

    胡廷楣

    ①“嗦哆瑞咪”……听到这样的声音,抬头一看,哦,洒水车来了。安静的午后,街上并无行人,车缓缓开过,水洒在几乎一尘不染的街道上。

    ②怎么?我听到的是另外一种声音?“哆咪嗦咪”……我正在去探望一位旧友,走在长乐路上。南面是儿时住过的弄堂,北面是延中绿地。

    ③六十年前,上海的夏天,经常有洒水车开过。车子的喇叭,就是这样的声音。洒水车开在淮海路上,不过是一道风景而已,开在长乐路上,才真正成为儿童的快乐。

    ④隔着一条长乐路,是两条石库门弄堂,和合坊和杨家弄,弄口对着弄口。夏天,最热的时候,孩子都在弄堂中,或者打牌,或者下棋,或者打康乐球。只要洒水车喇叭一响起,立刻就有人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长乐路上。

    ⑤大多数人只是站在马路边上,只有少数十多个人,跟着洒水车,在长乐路上飞跑。夏天,大多数孩子都是赤膊。他们脱下布鞋,或者是木拖板,顺手塞给同伴,赤脚最适合跟着酒水车。也们跑在下午炙热的阳光中,跑在发亮的水花之中,呼喊和欢笑。

    ⑥洒水车司机还很年轻,那时候的洒水车,还很简陋,是卡车改装的。年轻的司机,依旧有顽童的心。他们知道长乐路上有孩子在洒水车后面奔跑,他们希望孩子尖叫,希望满街吵闹,也知道孩子早就浑身湿透。他们一面用力捏着喇叭,一面将水枪飙得最远,甚至令上街沿的包饭作、大饼摊的师傅,小书摊主和小皮匠都往后一躲。

    ⑦女孩,往往是旁观者,她们装作淡然于男孩如此顽皮的游戏,似乎皱着眉头,只在欣赏洒水车背后,细细的水雾飘浮在空气中缓缓降落,显现浅浅的彩虹。洒水车司机会关小水枪,水柱绕过女孩,让她们的漂亮裙子不着水星。或许还有男孩,跟得慢了,没有被浇到清水。他看着其他孩子湿淋淋贴在小屁股上的短裤,羡慕得要哭出来。

    ⑧不知什么时候,弄堂里出现了一种旋律。开头便是“哆咪嗦咪,哆咪嗦咪”……后来就有了“嗦嗦咪咪瑞哆哆嗦,哆哆嗦哆咪咪瑞”……孩子并不知道这一曲子的作者是谁,就是喜欢。从一开始模仿洒水车的喇叭声,就感到亲近。男孩放学回家便会在弄堂中毫无顾忌大声唱着。女孩也唱,一踮一跳如同跳舞一样走过弄堂。这不是歌,是曲。石库门的流行音乐都是廉价的短笛吹出来的,有人起头,便有应和。有时四面八方,都有短笛呜呜的,在黄昏等候吃饭的时候,欢快地吹起。音乐找到了情感,声音便轻轻地从世俗中浮起,浮动在空间,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

    ⑨能够跟着酒水车奔跑的孩子不多,大部分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并没有这样的勇气,谁都在话中跃跃欲试,可是很多人都知道老师和父母必然不赞成,于是带着无限的羡慕站在街头。音乐却有这样的魔力,无论跟着或者不跟着酒水车奔跑的孩子,都可以用一两分钟的乐曲享受这样的快乐。

    ⑩只有读了中学课本才知道,这是一首钢琴曲,名叫《嬉水》。写的便是跟着洒水车奔跑喧闹的孩子。是音乐家妙手偶得。所谓艺术的空灵,经常在饱满的质感之上。《嬉水》无疑是有时代质感的,那种孩子的快乐,只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大上海还不够大,魔都还不够魔的时代。

    那时候没有今天那样多的汽车,连有自行车的家庭也不是很多。街上并不是如此洁净,每一条小路几乎都是通往菜场,街上会有豆壳,菜皮,有病家倒在马路正中的药渣。街道暴雨过后,积水会有阴沟泛出的黑泥。

    酒水车为什么在夏天从早上跑到傍晚?那时候夏天的太图,可以直接将推油马路烤化,软软的,如回黑色的奶酪,可以将男孩女孩的布鞋和木拖板粘住。孩子或者为什么以追赶洒水车为乐?皆因为石库门此时并不是小康的象征,大部分孩子家中并不富裕,奔跑的孩子穿着的家做短裤,屁股上往往有补丁。一家仅有一小方空间,女孩的布娃娃已经玩腻,男孩的长枪大刀,香烟牌子,也都被手指弄得黑乎乎的。孩子在夏天,除了打牌下棋,或者疯跑,别无去处。

    如今井然有序的街道,纵横交错的白线和黄线之间,洒水车庄严地缓缓地清扫街道……驾驶员也未必有顽童之心,如果没有孩子跟着洒水车飞跑,那么音乐家有再大的才华,也不可能再一一曲有着现代意义的《嬉水》……

    在一次大型少年儿童的钢琴比赛中,我曾经问过一些评委老师,是不是有人弹奏《嬉水》?他们回答说,没有。《嬉水》过于简单了一些。

    我相信这是对的,既然是比赛,那么一定会挑选难度高的作品。况且,那些将红色封面巴赫练习谱拿在手中的孩子,他们的向往和情感,与跟着洒水车跑的孩子完全异趣……

    (有删改)

    1文章题为《跟着洒水车飞跑》,请简析其妙处。

    2请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⑦节、第节中“羡慕”的含义。

    3从“孩子并不知道这一曲子的作者是谁,就是喜欢”到“在大型少年儿童的钢琴比赛中,没有人选择弹奏《嬉水》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说说你的理解。

    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5请探究文章蕴合的丰富情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我们常说“人生百味”,无论是成长中的坎坷,还是生活中的波折,或是青春里的喜悦……很低多时候,心中的一番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品尝,甘苦自知,而人就是在这些“百味交集”中长大了。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补充题目完整,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