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下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
A.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B.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
C.沿海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
2、《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
B.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
C.《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
D.《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
3、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说明当时( )
A.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所变化
B.国家强化人民公社的控制
C.农民获得产品分配自主权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4、下表反映了秦统一后所立石刻中部分文字出现的次数。由此可推知,秦朝( )
仁/孝 | 良/文 | 德 | 礼 | 义 |
2 | 4 | 9 | 1 | 9 |
A.皇权专制统治具有一定随意性
B.重视当时社会秩序的构建
C.政治体制的建设仍需不断完善
D.奉行“外法内儒”统治政策
5、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军工企业具有
A.官僚资本主义特征
B.半殖民地性质
C.民族资本主义性质
D.政府主导特征
6、唐初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结字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平正(端正),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第三个特点是纵长。与其书法风格相近的图片是( )
A.
B.
C.
D.
7、宋初之政着眼于“防弊”,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的弊端而设的机构是( )
A.中书门下
B.枢密院
C.诸路转运司
D.知州
8、《淞南梦影录》记载开埠后的上海,“其中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新园来自白下,亦兼南北,烹饪绝精”;另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记载,当时奉天地区的人们“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
A.民众饥饿问题得以解决
B.百姓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人们物质生活得以丰富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9、东晋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门望族,成为帝室联姻的主要对象(如表)。东晋帝室如此联姻旨在( )
东晋帝室联姻概况
婚媾 | 人物 |
出后(皇帝联姻对象) | 济阳虞孟母(元帝后)、颍川庾文君(明帝后)、太原王穆之(哀帝后)、琅邪王神爱(安帝后) |
尚主(公主联姻对象) | 太原王禕之尚寻阳公主、琅邪王嘏尚鄱阳公主、王献之尚新安公主、谯国桓温尚明帝女南康公主、颍川荀羡尚寻阳公主、陈郡谢混尚孝武帝女晋陵(阳)公主 |
宗室婚 | 司马道子娶太原王国宝堂妹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观念保守,重视门第
C.拉拢士族,巩固政权
D.纯净血统,统一思想
10、“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①分封制 ②皇帝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郡国并行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12、黄宗羲批评明代士人:“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阔扦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徒以‘生命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为学应该( )
A.批判君主专制
B.经世致用
C.提倡个性自由
D.中体西用
13、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指( )
A.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保留军队
D.台湾工商界人士可回大陆投资
14、有学者在评论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认为治乱的根本,应是人克制自私利己的欲望,并主张人类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的自然状态中去。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其天然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5、1936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听闻教育部命令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得有挑拨国内民族感情之处,于民族战争不得言,要证明民族同源。对此他表示不以为然,认为各民族同源无法证明,他还认为大中小学所学之历史只能有详略深浅的差别,不能有真伪之别,因此古代史上之民族战争无避讳之必要。以下观点或做法符合陈寅恪先生观点的是( )
A.春秋笔法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历史研究“求真”与“致用”不能共存
C.有伤民族团结的历史问题禁止研究
D.因爱国需要而“致失史实之真,则缪矣”
16、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这反映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17、下列哪条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
A.授田百姓,什伍连坐
B.奖励耕织与军功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8、徽商形象反差很大,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徽商吝啬贪财。在现实中,徽商是明清最重要的商帮之一、生活作风克勤克俭、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此现象能够说明( )
A.明清闭关锁国,徽商地位没落
B.小农经济主体,商帮影响力有限
C.传统思想观念,商人地位不高
D.政府有意引导,巩固统治的需要
19、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20、1979年到1999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300多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8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权机关制定了6000多部地方法规。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迅速发展
D.法治建设成为国家中心任务
21、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
C.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2、1936年2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与中共代表王世英达成四项协议:“在抗日原则下,红军与十七路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互派代表,在杨虎城处设电台秘密联系;十七路军在适当地点建立交通站,帮助红军运输必要物资,掩护红军人员往来;双方同时做抗日准备工作,先在部队中进行抗日教育”。这一协议( )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B.顺应了合作抗日潮流
C.扩大了中共的群众基础
D.激励了民众共御外侮
23、“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这段话所处的时空维度是( )
A.东汉/洛阳
B.东汉/隆中
C.三国/荆州
D.三国/益州
24、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统一是其时代基本特征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
D.大一统观念仍深入人心
25、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时间: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和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结果: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6、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7、1972年,________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1975年,周恩来病重,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________的预演。江青等人极力反对邓小平领导的整顿,使国民经济再度恶化
28、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29、稳定物价:1950年春,经“________”,“________”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________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30、宋朝设立__________削弱丞相的行政权。
31、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2、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________。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________,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3、________、________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3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_
35、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6、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3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有哪些?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
38、如何评价该模式?
39、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东北人民革命军是怎样抗日的?
(2)什么叫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