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H4Cl Mg3N2 CS2
H2O2 NaH HClO
3、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 0 | ||||||
1 | H | ⅡA |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
| ① | ② | F | Ne |
3 | ③ | Mg |
| ④ | Si | ⑤ |
| ⑥ |
|
(1)②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①②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③④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③___________④(填“<”或“>”);
(4)③与②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5)④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⑥ |
| ⑦ | ⑪ |
|
3 | ① | ③ | ⑤ |
|
|
| ⑧ | ⑩ |
4 | ② | ④ |
|
|
|
| ⑨ |
|
(1)11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
(2)①②⑤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3)②③④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⑦的氢化物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灼烧时焰色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⑥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溶解⑨的单质所得溶液为________。
(8)⑧⑨⑪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5、Ι.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已知:NO+NO2+2OH-=2NO
+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1中主要含有___。
(2)X可以是___,是否需要过量___。
(3)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的反应___。
(4)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
П.今年我国多个城市遭遇雾霾天气,这表明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2)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L。
(3)硝酸工业尾气中含NO和NO2气体,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反应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
(4)3.2gCu与30mL8mol·L-1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mol,则:
①溶液中n(NO)为___。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
6、下列各组物质:①红磷和白磷;②12C和14C;③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④CH2=CH2和CH3CH=CH2;⑤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请根据题意,将各组物质的编号填入下列空白处。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_。
7、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
(2)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①还原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数目比是_______,每生成一个转移_______个
。
③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8、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氯气在____极上得到,可用____________试纸变_________来检验它。
9、(10分)X、Y、W、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Y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差1;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画出X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Z的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氢化物与氟化氢相比,沸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
(3)Y的金属性与Mg的金属性相比, (写化学式)的金属性强,请用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
(4)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0、锶(Sr)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可用于医疗领域中的核素治疗,从而近距离精准杀伤病变细胞。
(1)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_。
(2)与
二者互为___________。
(3)Sr与Mg的化学性质相似,由此猜想二者在原子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其单质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写一种)。
11、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溶液的密度/(g∙cm-3) |
硫酸 | c1 | |
氨水 | c2 |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不写单位,用含c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mol·L-1和0.2c2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0.6c2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2、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90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液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__、后用于__________。
(4)报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3、(1)取4.6克的钠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_____
(2)一滴水约为0.5mL,设室温下水的密度为1.0g/mL,则一滴水含有的分子数是多少?_____
14、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于棉纺,造纸业的漂白,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亚氯酸钠(NaClO2)受热易分解;
②高浓度的ClO2易爆炸。
(1)Cl2与ClO2因有强氧化性而用作常用消毒剂,消毒时均被还原为Cl-,则ClO2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的Cl2的___________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反应1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反应1” 需要鼓入空气,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反应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2”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
(5)为探究NaClO2的氧化性,可以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__。根据选择的试剂,描述能体现NaClO2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A.淀粉-KI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氯水 D.Na2SO4溶液
15、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
①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绿色(K2MnO4)熔融态物质。
②冷却,将固体研细,用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
③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紫红色。
④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O4固体。
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1)①中粉碎软锰矿的目的是_______。
(2)①中生成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②中浸取时用K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
(4)③中产生两种盐,写出③的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