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纲)

    (5)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

    (6)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7)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草原》

  • 2、看拼音写汉字。

    tàng chuǎi   hàn   jiù chǔ

    (   )   (   ) ( )   (   ) (   )

    yú gui   jiān jì rǎng

    (   ) (   ) (   ) (   ) ( )

  • 3、用心听老师读一个小故事,回答问题。

    1.“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想一下,那只小鸟得了冠军后,会对那只鹰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4、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呆头呆脑(ABA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5、意大利作家亚米奇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中,有许多情节……。其中的经典情节“他眯起一只黑色的斜眼儿,向我眨了一下,说道:“在这个事儿上,我可是比咱们这儿的警察还聪明!我呀,小老弟,皮都被打结实了,用我的皮直接就能缝手套!”,突出了__________(人物)的___________(特点)。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 7、课外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词牌名______,词名是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

  • 8、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和鲁迅做邻居(节选)

    俞芳

    有人说,鲁迅睚毗()必报,性格非常乖戾,一般人很难与之相处,但事实上,鲁迅给我的印象却是非常平易近人。

    有一次,夜已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刚刚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我们家的帮工齐妈发生口角,夜深人静,越吵越响,以致鲁迅整夜失眠。

    第二天,他精神不支生病了。我们三姐妹去探望,谈到口角的事,鲁迅问:“你们听到没有?声音可响啦。”我们三个便问:“那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其实只要你咳嗽一下,她们就不会吵了。”鲁迅先生摇摇头说:“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她们,虽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消了。”

    1短文记叙了关于鲁迅的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成语。

    睚眦必报:_________________

    平易近人: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问题。

    文体:说明文

    主题:自然奥秘

    本文选自《极光的故事》

    大自然总是以神奇和变幻莫测的姿态矗立在我们身边:阴晴雨雪、潮涨潮落、闪电霹雳、海市蜃楼。人类总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探究着自然母亲的容颜。

    神奇的极光

    曹 冲

    ①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极光,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带(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②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的形成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它们是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出现极光。

    ③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四周,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磁层。为了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千米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有删改)

    【1】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作者将地球磁层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__比作“显像管的荧光屏”,将极光比作“__________”,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3】从第③段可以知道,极光形成的原理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从下面的三个“假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②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③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例:假如我是一位浪漫的诗人,我会关注那些美妙的传说、极光的多姿多彩以及形成的原理,因为人类童年时期的幻想和想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会激发我创作的奇思妙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间即生命(梁实秋)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的好多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

    1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触目惊心:①chù  zhù  (   )

    反省:①shěng  xǐng  (   ) 

    塞满:①sè  sāi  (   ) 

    强迫:① qiǎng  qiáng  (   )

    2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痛自反省(   )

    A.探望 

    B.醒悟 

    C.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②课余之暇(   )

    A.空闲

    B.长久 

    C.玉上的斑点

    ③悔之晚矣(   )

    A.晚上

    B.时间靠后的 

    C.后来的

    ④时做时辍(   )

    A.休息

    B.停止

    C.继续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的意思。这两句出自____________,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5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个浪费时间的人,他举了几个事例?请概括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想告诉我们时间的重要性,结尾却写到健康的重要,这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病榻呓语

    冰心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伤春悲秋……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有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战争与和平”,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高烧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有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1文中谈到的人类的痛苦有哪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呓语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认为人类与宇宙万物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大江保卫战

    某年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某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人民子弟兵更显出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那一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句话中的“长龙”指什么?(  )

    A.修好的大堤

    B.塌陷的大堤

    C.奔腾不息的长江

    D.抢修大堤的官兵们

    【2】“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突出了什么?(  )

    A.洪水很大

    B.许多人求救

    C.情况万分紧急

    D.被淹的地方很多

    【3】“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属于什么描写?(  )

    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4】“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有人说句中“日夜兼程”“挺进”用得特别好,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句中加点的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莫忘做笔记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手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钱钟书读书也爱做记,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褒博杂,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他说自己读书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在与安宁。

    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什么样的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1】文中哪句话能最准确、完整地概括全文的内容?用“___”画出来。这句话和我们通常说的“ ”这句俗语意思相近。

    【2】文中告诉我们做笔记主要记__________,做笔记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画“____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 ,这段话告诉我们常温习笔记可以________

    【4】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学者、作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报刊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 16、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17、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 18、修改病句。

    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改为双重否定句: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的厚石头围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通过鲁滨逊的教化,使“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

    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部精彩的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能带给人快乐,游戏能带给人幸福,游戏能带给人满足,游戏能带给人启迪……请以游戏,给我带来了________”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