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心拼读音节,规范书写汉字。
小学六年的时光在我们没有jué chá______的时候就已经过去。我忘不了课间和同学们在míng mèi______的阳光下捉mí cáng______的日子,也忘不了春游时和好朋友一起捉xī shuài______、逗mǎ yǐ______的快乐,更忘不了当我们有了yí wèn______时,老师的耐心教导。感谢这六年,让我们从yòu zhì______ 的儿童成长为有目标、有责任心的少年。
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打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句子中“____”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新雨衣的___之情。句中冒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这句话中两个“安安静静”蕴含着“我”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买酱油只是一个___________,“我”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A.轻手轻脚 B.___气冲冲 C.全神____注 D.别出心才
E.弄巧成___ F.大步___星 E.心旷神____ G.得___扬扬
1.小明的语文取得了优秀成绩,正在_________,被妈妈批评了。(填写字母)
2.他_________地跑过来,说是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填写字母)
3.写出与画“ ”词语相同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_。
4.上面_____(填写字母)词语有错,正确的词语是______。
4、辨字
毯______ 蹄______ 稍______ 勒lè_____ 好hào_____
毽______ 啼______ 梢______ 勒lēi_____ 好hǎo_____
5、按要求填空。
“羞”用音序检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检字法应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羞”在字典中的解释其中有:①感到羞耻②难为情,害羞。“你别羞我”中的“羞”应选择第____种解释。
6、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7、阅读材料。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书……壁”的意思是“放在墙壁上的书”。
B.“长扫”中的“长”字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C.“排闼”是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赋予了青山动感。
【2】细品古诗,感受语气,本诗可以用( )的语气来读。
A.快速、激昂
B.舒缓、闲适
C.低沉、飘渺
【3】与本诗后两行结构不同的诗句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本诗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诗人,我们背诵过他的很多诗。下面诗句中不是他创作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5】读《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行,试着描写你想象出的动态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填写诗句。
品读了《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我们按捺不住对大自然的向往,整理行装立刻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过山庄,去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的宁静闲适;游黄河,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气势;宿江边,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的空旷寂寥;访草原,去体会老舍笔下那种“既使人___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境界……
8、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①吟: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等闲:________________ ④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千锤万凿,(____)烈火焚身,(____)粉骨碎身,我(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使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5】前两句诗将“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进行对比,衬托了石灰的_______;后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的追求。
9、课内片断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片断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báo bó)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biǎn piā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并根据另一个读音分别组两个词语
薄( )( ) 扁( )( )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和蔼(_________) 渺小(__________)
【3】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划“ ~~~~~~”的句子用了_____ 、_____ 、 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
【5】划“ ”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在一个寒冷的圣诞节之夜,贝多芬一个人在维也纳街头散步。突然,他看见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女孩,哭着匆匆地从教堂那边走过来。“小姑娘,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我能帮助你吗?”贝多芬走上前真诚地问道。小女孩看了看这位好心的先生,向他诉说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爱画画,爱听音乐。他把卖画换来的钱分给了周围的邻居,而他自己却只剩下了一架破钢琴。现在他病了,天天都在念叨:“让我再看一眼森林大海吧,让我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它们吧!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愿望啊!”小女孩刚才去教堂,就是希望老爹的愿望能实现,好让他的灵魂升入天堂,结果却被神父拒之门外。
贝多芬拉着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轻轻打开了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当他的手指触到钢琴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塔希提岛茂密的丛林和湛蓝的海水带着淡淡的当地特产咖啡的味道,还有阿尔卑斯山澄澈的碧空和茫茫的雪峰在他脑海中旋转看,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地弹奏着,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在飞翔……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森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我看到了大海,还有远处的白帆……爱丽丝,你请来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老人热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看到了我想看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像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后来,贝多芬把这首在雷德尔老爹家弹奏过的曲子,取名为《致爱丽丝》,这首曲子也成了贝多芬享誉世界的代表作之一。
【1】用“ ”画出文中联想的部分。
【2】贝多芬为什么会说爱丽丝“像天使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册我们通过《月光曲》第一次对贝多芬有了了解,读了这个短文,你对贝多芬钱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封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写出文中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 __________。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
【3】“石头像雹子一样”说明砸向敌人的石头_________,体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吗请列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好的故事(节选)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
③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④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阅读链接】①鲁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名?
②鲁迅先生自从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0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种寓意或象征,虽然有的仅使用过一次,有的曾被重复使用过,但每一个笔名的取定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这是因为受到了鲁迅身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心态、情绪的影响。国民党统治时期,阶级斗争日趋激烈,为避免白色恐怖的迫害,发表针砭时弊、抨击黑暗、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就常用笔名。
【1】结合课文可知,“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这个梦境是_____、_____、有趣的。
【2】选文末尾的“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别象征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请结合“阅读链接”谈谈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却要用象征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写下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走进鲁迅”读书交流活动中,振华同学要展示一幅书写作品,请代他摘录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注意书写规范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
|
|
13、非雪天不能读书
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 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薯香。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请在短文第六自然段空格里打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零零散散—— 静谧——
【3】综观全文,题目中的“雪天”既指( )的雪天,也指( )的雪天和( )的雪天。
【4】“奢侈”的本义是花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它在第③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短文中的哪句话?请在文中划上横线,并在下面说明喜欢的原因。
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你是运用什么阅读方法体会到的?请你至少说出一种运用的阅读方法。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的阅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介绍你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提示:可以从书名、作者、内容、启示等方面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 )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去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我自己到从没叫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 宠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目不忍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段中描写“我”练功时所用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师组织了比赛。(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
16、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被”字句: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19、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1.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中,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2.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