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石( )回( ) 草木( )( )
炎凉( )(桑) ( )山( )海
( )( )报晓 ( )弄( )虚
1.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________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2.形容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的词语是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______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②指导员对老班长说:“_______多么艰苦,你_______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3、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_____)
(2)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_____)
(3)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_____)
4、给多音字组词。
báo______
薄
bó______
5、比一比组词。(12分)
狐( ) 拇( ) 舔( )
孤( ) 姆( ) 添( )
僻( ) 莹( ) 邀( )
避( ) 萤( ) 激( )
6、阅读与理解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潜( ) 野径( ) 锦官城( )
【3】写出第二联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中却没有一个“喜”字,但又处处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请从诗句中找到至少两处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_____ 逶迤—— _____
磅礴—— _____ 云崖——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诗人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写出朱熹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练习。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三中读出哪些重要信息,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面的材料,把想对身边亲人劝告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先生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黄源先生看过鲁迅先生的日记,上面只记着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有一回,黄源先生又去鲁迅先生家,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黄源先生因此感慨道:“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的,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的,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就夹起来一个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结合上下文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细枝末节: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用小标题概括本文交代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各自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 人物品质 |
端灯送别客人 | 尊重友人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已经学习了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请你运用所学的方法,给本篇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鲁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读到的常常是他的战斗檄文,看到的是他同反动势力勇敢战斗的一面,对于他的生活细节知之甚少。
B.鲁迅先生并不是普通人,他是个整天呐喊呼号,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殊人物。
C.长期以来,“我”对鲁迅先生的感觉是有点片面的,细节中的鲁迅才是更加真实的。
【6】本篇文章通过写鲁迅先生生前的具体事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11、语段阅读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用“___”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2】“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郎织女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靠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据说他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盼(节选)
①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②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③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一样。”从这句话中_____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我”对“雨”的热爱。
【2】“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我”理直气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第②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是“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
说到宜居国家,英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人在伦敦,我立即就深刻地感受到英国人对于环境的爱护之心,让我对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大加推崇。
英国的垃圾箱共有4种。颜色不同,易于辨认。所以,虽然每个箱子上都写着相应的说明,但其实不看也无所谓,只要一看颜色,就知道哪个箱子是回收什么的。分门别类,清楚明了。
英国的建筑大多是节能型的,尽量利用天然能源,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清晰,没有复杂的照明设备,多采用自然光。而且,在繁华的伦敦,我惊奇于几乎见不到空调。而在国内,空调的使用却是相当普遍。
伦敦是一座传统城市,许多人一直住在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根本无意去买时尚新居。在他们看来,自家的房子越是古老,越是荣耀,因为里面承载的是历史。这与国内有些人喜欢买新房的观念大相径庭。一套房子,足可住到老去,何必再添新居?这是英国人的思想观念。只要房子结实,他们甚至都懒得翻修。房子的用料多为石头,层高壁厚,平稳坚固,冬暖夏凉。这种接近自然的房子,英国人非常喜欢。
英国的香烟奇贵,一盒都得花至少6英镑才能买到。如果一天抽一盒,每个月就要180英镑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将近2000元钱。精明的英国人一算账,觉得抽烟实在划不来,所以干脆放弃吸烟。
在伦敦,你可以与各种鸟类亲近。因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空气好,所以小鸟们喜欢待在这里。无论是公路两边还是广场,以及居民区的屋顶和窗台,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许多可爱的小鸟在欢快地觅食与嬉戏。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鸽群在空中展翅飞翔,你的心也会跟着它们快乐地起舞。
英国人特别节约纸张。一张A4复印纸,正面复印了,背面也要复印才行,如果只印一页,那就找一张背面可用的废纸来用。中小学课本采用循环使用法,低年级同学用高年级学生用过的课本,非常自然,没有人会因此提出异议。爱护每本课本,英国的孩子做得很好。
【1】作者为什么以“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来说明的。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英国人放弃吸烟是因为烟太贵了。(____)
(2)英国人尽量利用天然资源,只因为不喜欢空调的感觉。(____)
(3)伦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才引来了那么多的鸟类。(____)
【5】读了文章后,你将怎么实践环保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题目:美好的记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件有趣的往事,一次探险的经历……请选择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表达心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