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4.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花之歌》课文表面上写花,但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利用花来寄托自己伟大的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 )。
(2)各国的国花:
中国国花:( )
荷兰国花:( )
日本国花:( )
(3)有关“花”的诗句:( )
3、看拼音写汉字
yī shang (_______) lǐ mào (_______) yōu yǎ (_______) yī jīn (_______)
xiū sè (_______) fú àn (_______) bèn zhuō (_______) qí pán (_______)
cǎi hóng (_______) shān jiàn (_______)
4、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那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毛泽东主席笔下的红军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陆游的爱国名言“______”,我也想用曹植的“捐躯赴国难,______。”来表达我的心声。
2.夏夜里,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情境不禁让人想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而同为月夜,诗人却会有不同的感受“野旷天低树,______。”
3.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______,既愿______,又想_______的小诗。”孟浩然诗中的田园美景是:绿树村边合,_____。
5、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万物ménɡ( )动,蟋蟀爬出住zhái( ),走出suì( )道,小qiū( )yǐn( )也从土里爬出来,留下qí( )qū( )的痕迹。瞧!wān( )豆发芽了,gé( )ténɡ( )变青了,ɡǎn( )lǎn( )枝变绿了,金达lái,( )盛开了,蔷wēi( )花长出了花苞,yīnɡ( )花开得烂漫。风zhenɡ( )在尽情地舞dǎo( ),啄木鸟qī( )息在森林里,jīnɡ( )jīnɡ( )业业地捉着虫子。
6、课内精彩阅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的“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它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三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后两句诗可以看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尽开颜”一词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
【5】有人曾经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你试着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经艰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翻身的人儿”指像三黑这样有了自己_______ 的农民。
【2】“笑嘻嘻”充分表达了三黑_________ 的心情,表达这种心情的ABB式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是为翻身的人儿能过上______________的生活而高兴。
【4】这节诗抓住了三黑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__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8、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9、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霓虹色的碎影。
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一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⑤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文章结尾中“昏沉的夜”暗喻了_______________;这里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____________,即不管多么暗的夜,总会过去的。
【2】“我就要凝视他们……” 一句中,“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_) 整齐——(_______)
【4】怎样理解选文第4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做出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这句话说明作者向往的世界是不切实际的,只在天上,不在人间。(______)
(2)“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指的是黑暗的反动势力对革命的阻挠。(______)
(3)“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一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惆怅。(______)
10、阅读下面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材料,完成各题。
学校组织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主题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同学们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参观中的记录,整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是北京城市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北京城诸多重要建筑位于此条轴线上。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示意图
(材料二)
中轴线上有很多重要建筑。坐落于天安门城楼正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中轴线向北延伸,以高48米的仰山作为终结标志,延长线两侧先后建起的国际会议中心、电视转播塔、奥林匹克公园等,带来了北部荒疏之地的巨变。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水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将为2035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增添新的内涵。
(材料四)
北京中轴线是大国首都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1】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B.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
C.大兴国际机场坐落在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材料一)介绍了中轴线的产生及其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特点。
B.(材料三)介绍了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促进了北京城的发展。
C.(材料二)和(材料四)都介绍了中轴线上建筑物的风格特点。
【3】有同学读到(材料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时,展开了联想,并把联想到的内容用图示展现出来。请你从(材料一)《北京中轴线示意图》中选择一处建筑。把联想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4】很多人对“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这个主题很感兴趣。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出人们感兴趣的两点理由。
_____
【5】在“京张两地手拉手”活动中,你所在的学校迎来15名张家口的同学。你作为小团长,将带领张家口地区的同学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为了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你打算带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和_____。
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你自己的积累,你打算带他们重点参观(材料四)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写出为他们讲解的内容。(要求:作答时“人民英雄纪念碑”除外)
遗产点是:_____
讲解的内容:_____
11、总统主持葬礼是因为 ( )
A.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都来了,总统主持显得更加尊重客人。
B.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C.许多人都在关注此项活动,他必须得参加。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zhuān( )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jiǎo( )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1】根据拼音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zhuān______ jiǎo______
【2】选文中第1自然段哪句话能概括本段的内容,抄写下来。这一段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自然段。作者分别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任选一个自然段进行仿写,表达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写出下列词语正确的近义词。
惦念(__________) 敏锐(__________) 尊重(__________)
【2】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桃树爷爷
桃树爷爷是个说故事的能手,一辈子走南闯北的,阅历多,肚子里什么故事儿都掏得出来,村边上有一片桃树林子,林子里有两间小房,刷着白粉墙,桃树爷爷就住在这儿,专经营合作社里的果木。就为这个,孩子们叫他桃树爷爷。
桃树爷爷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笛子,不知爷爷做伴了多久,桃树爷爷吹笛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吹。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孩子们最着迷的还是桃树爷爷满肚子的故事。春天,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半空落下来的一片彩云。你常常会看到老人家坐在桃树底下,身边围着群孩子,眼睛直竖竖地盯着桃树爷爷的嘴,任凭那些做娘的喊破嗓子,叫孩子们回家吃饭,孩子们也不开腔。到了冬天,日短夜长,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差不多挤满了听故事的孩子,要不是爷爷催他们早点回去睡觉,听到天亮也不烦。
这一天傍晚,天阴下来,一会掉了雪花,飘飘摇摇的,雪花全阵比一阵密,桃树爷爷心想:“下雪了,不会有人来了。”早早关上门,从灶里掏了一瓦盆棒子火,端到炕上,也不点灯,守着火盆烤火,刚抽了半袋烟,门“哗”地推开“扑腾扑腾”跳进两个小黑影。桃树爷爷一听,听出是小满和小牛,却故意不言声。
小满问:“桃树爷爷,你睡了么?”
桃树爷爷“呼、呼”打起很响的鼾声来。
小牛悄悄地说:“是睡了,咱们走吧。”
小满说:“没睡,没睡,睡了还抽抽烟?”一面爬上炕,凑到爷爷的眼前一看就笑起来“我说没睡,眼还睁着呢。”
爷爷说:“没睡也不给你们讲故事。”
小满拉着老人的胳臂摇晃说:“你讲一个吧,讲一个我们就走。”
爷爷:“好好,别缠我,我讲一个,”又吩咐小牛说:”你点个亮,别摸黑瞎说话。“小牛点上油灯,桃树爷爷想了想说:“一家子,有个妈妈和小孩子……
小满怕是编派他 赶紧问 孩子叫什么
桃树爷爷笑着说 你不用怕 反正不叫小满 人家叫百岁 就听我说
小百岁千里寻父的故事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任凭:
阅历:
(2)给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回答问题。4分
①孩子们为什么都叫人桃树爷爷?
②孩子们为什么整天围着桃树爷爷转?
(4)写出句子含义。4分
①桃花盛开,红艳艳的,简直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一片彩云。
②一到晚上桃树爷爷的热炕更恋人。
(5)给短文用“||”分段,并写出段意。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7、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记取岁月珠》中这对姐妹花,虽然过着寂寥、无趣的童年,但却无比踏实而幸福,因为她们懂得为家人着想。你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有什么事在你的童年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呢?快提笔,记下属于你的“岁月珠”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3.注意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连贯。4.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