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让我们qīng kòu(________)诗歌大门,去倾听chán chán(________)流水;欣赏méng lóng(________)月色;享受jìng mì(________)夜晚……在yì yáng dùn cuò(___________)的朗读中受到美的xūn táo(________)。
2、写近义词
鼓舞________ 庄严________ 徐徐________
陆续________ 欢喜________ 欢呼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hé ǎi______ zī liào______ yáo lán______mù dǔ ______
4、诗句的积累和运用
春天,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冬天,当你看到梅花傲雪开放时,你可能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同音字你会写吗?
tǒng
竹________ 木________ ________一 ________破
6、古诗阅读
(甲) 十六字令 (乙)望岳(节选)
毛泽东 杜甫
山, 造化钟神秀,
刺破青天锷未残。 阴阳割昏晓。
天欲堕, 荡胸生层云,
赖以拄其间。 决眦入归鸟。
【1】解释词语 钟:_____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十六字令》和《望岳》分别为甲、乙两首诗歌的题目。
B. 两首诗歌都突出表现了“山”之巍峨高耸。
C. 两首诗歌都借描绘“山”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诗人心中建功立业的豪情。
D. 甲被称为词中“小令”,乙被称为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8、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花脸阿坤
孙丹
①阿坤扮花脸跳黑马,在浙北地区名号响亮。换上灰黑布大襟长衫的阿坤,把黑马往腰间一吊扎,用白裙子一围,头上盘龙髻一梳,毛线红绳一扎,小花一插,涂红额骨部分,在鼻子中间涂上厚厚一层白色粉膏。
②阿坤拎起马头,扬起马鞭。他左腿长,右腿短,一脚深,一脚浅,好似马在走步,跳起来,摇头晃脑,肩膀一高一低,步伐幅度大,动作夸张有趣,像骑着马在驰骋。
③“竹马跳一跳,福气盈门多平安。竹马跳一跳,寿比南山高……美妙的吉利彩词从阿坤嘴里一句句唱出来,如蜜糖船直甜到围观乡亲的心尖。阿坤全神贯注、满面红光,动作自如,倾情出演,不知情的完全看不出他瘸了腿。阿坤觉得他唱得越开心,跳得越起劲儿,撒给大家的祝福也越多越真诚。那架势,俨然当年舞台上神采奕奕的赵云又回来了。
④阿坤12岁学唱戏,20岁进县剧团,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当了长靠武生。阿坤身着金靠,头戴银盔,脚穿三寸多厚底黑靴,手持一柄红缨梨花枪,粉墨登场。阿坤一抬腿,脚尖踢到脑门儿,跑起来身上四面靠旗纹丝不动。阿坤大喝一声:“马来——”右手扬起一根白色马鞭,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一气呵成。“剑光如霜马如飞,单骑冲开长坂围。保定怀中一幼主,子龙今日显神威……”边唱边跳,铿锵有力,威风凛凛。凭这身功底,阿坤演活了《长坂坡》的赵云。《长坂坡》演遍大半个县城,唱响了武生阿坤的名头。阿坤成为台柱子。
⑤命运在阿坤不惑之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那次演出,阿坤正演着,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下台。卧床休养半年后,阿坤瘸了右腿,不想被人说闲话,离开了县剧团。
⑥瘸了腿的阿坤回到村里,把自己闷在家,很少出门。一年后,乡亲们惊讶地发现村竹马队里又出现了阿坤的身影。
⑦都说“瘸子演戏——下不了台”,阿坤的出场却让乡亲们眼前亮。
⑧乡亲们放鞭炮,撒果子,喝彩助兴,好不热闹。
⑨整个春节,竹马队能挣不少钱。阿坤把分到的钱全添置了装饰品,把几匹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没有演出时,阿坤喜欢待在排练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⑩毕竟有大舞台经验,阿坤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加入了戏剧骑马的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等动作;设计出甩鞭、打鞭、摇鞭、耍鞭一系列新动作;排练了不少新阵法:磨盘阵、梅花阵、鸳鸯阵。队友不理解,说他瞎折腾。“磨刀不误砍柴工。”阿坤乐呵地说。
⑪竹马队再次登场表演时,一马争先、双马对峙、五马奔腾,令人眼花缭乱,轰动全县。不起眼的竹马队相继被邀请到市里省里演出,还出国去了新加坡。当年的武生阿坤在乡亲们嘴里改称花脸阿坤,名号越叫越响。竹马队的人都拿“花脸阿坤”当作队名。
⑫八十三岁的阿坤不再演出,但竹马队常常邀请他去把关。阿坤背着手,一瘸一拐踱着方步,边看边点头,那神情像极了一位功成身退的将军再次检阅部队。
⑬但凡有竹马队演出,不论多远,阿坤仍喜欢去捧场凑热闹。
⑭看到阿坤来了,乡亲们纷纷围上前去。有乡亲好奇地问起当年是谁请他出山跳黑马的,阿坤微微一笑,眯着眼,带着戏腔戏调,慢悠悠地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
[补充材料]跳竹马是流传在浙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相传朱元璋的御马在西天目山丢失,变成一匹神马,常出现在千山万壑间,替百姓驱妖灭灾。为感谢神马护佑,每逄新春佳节,百姓用红黄绿白黑五色布缠在用竹子扎制而成的马身上,跳竹马相庆,以祈吉祥。跳竹马也分生、旦、丑等角,正生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丑角也就是花脸骑黑马。大家都喜欢抢着演生角旦角,却没人愿意扮花脸跳黑马。花脸是个逗乐活儿,难度大、要求高,跳不好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演出效果。
【1】如果把“补充材料”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应该放在( ) (只填序号)。
A.第①段之前,作为文章开头
B.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C.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
【2】这则补充材料对理解文章内涵起到什么作用,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A.让读者知道什么是跳竹马,什么是花脸
B.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阿坤
C.让读者了解花脸这个角色在跳竹马中的重要性
【3】文章结尾,阿坤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呵护世界
①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②在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 斥责, 怒容, 搪塞,或是 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③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假如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④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路过橱窗,叫店员将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多少。这个绅士出乎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到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会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份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1】下列对文中第①段最后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明了作者对小女孩关爱蝴蝶的看法。
B.描绘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C.揭示了小女孩呵护蝴蝶的意义。
D.赞美了小女孩对美好世界的关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将下列数量词填入第②段的空缺处。
一声 一句 一时 一片
【3】第②段画“ ”的句子中,“呵护”和“关爱”的对象是______和_____。
【4】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列举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穷人》片段,完成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摘录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摘录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
(3)摘录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12、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
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
肃静 寂静 安静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从文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2)“飞跑”一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___________的心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4】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溉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小蜜蜂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修筑铁路。(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真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痛的相持阶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个儿报名。(改为老汉自己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练笔
小练笔。(选做)
回忆小学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面,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