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liú lǎn pénɡ bó pánɡ bó xī luò zī xún
( ) ( ) ( ) ( ) ( )
ké sòu jié nàn chún pǔ ɡuò ɡuān zhǎn jiànɡ shēn sī shú lǜ
( ) ( ) ( ) ( ) ( )
2、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
弦_________ 兮_________ 哉_________ 巍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1)科尔沁草原雨水chōnɡ pèi( ),那zhǎo zé( )地带萌生着许多花草,一条明如bō li( )的河流贯穿草原,这条河bǔ yù( )着草原人民。
(2)我们bá shān shè shuǐ( )来到青海,看到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狂风sì nüè ( )也摧残不了它,这种艰rèn( )不拔的精神让人感动。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皆以一饭为节挈妻子
()()()
期年屏息效颦
()()
好士细腰朝有黧黑之色
5、请把下列的名言整句补充完整。
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就是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三人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应虚心向人求教;“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启迪我们用思考的方式学习;荀子在《劝学》中开篇就用“___________”来告诉我们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道理,然后指出“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
6、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的景色。
【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____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_________, 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两项是____
A.词的上片描写了喜鹊、蝉等景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秋天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出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9、阅读。
给垃圾分类
材料一:生活垃圾投放指南
材料二: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正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通过分类收集,不仅能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藏”,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物价值在300亿左右。
【1】生活垃圾可分为哪几类来投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实施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报纸和用过的卫生纸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B.废电池和旧家电一起放进“可回收物”的垃圾桶。
C.打碎的陶瓷碗片放进“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D.吃剩下的蔬菜和喝剩下的矿泉水瓶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4】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藏”,请你写两个垃圾变废为宝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则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漫游。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全是要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重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 崎岖——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诗句么?写一写吧!
5.第二自然段中“极其险峻” “其经历亦复如是”中的两个“其” 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自然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 和两个‘‘趣”?
7.仿写。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 。
11、阅读与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填空。
第2、3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自然资源面临的危机。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3】导致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语言新颖,发人深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中的“本来”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学与问》(节选)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 ”的句子从________对鸟儿不可或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2020年春节,武汉 发新冠肺炎瘦情,疫情迅速蔓延全国,一时间形势严峻。一群勇敢者逆行而上,奔赴抗 前线,坚守一线,救死扶伤。这群人对医者仁心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蔓延(wàn) 奔赴(bēn) B.蔓延(màn) 奔赴(bèn)
C.蔓延(màn) 奔赴(bēn) D.蔓延(wàn) 奔赴(bèn)
【2】根据语境,在文中括号里填人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 议 B.爆 疫 C.曝 役 D.瀑 亦
【3】加点词语“诠释”的意思是( )
A.说明,解释 B.行动,表现 C.贡献,付出 D.表扬,奖励
【4】春节将至,武汉封城。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此时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工作的紧迫性,正确的一项是( )
A.剑拔弩张 B.迫在眉睫 C.危在旦夕 D.忐忑不安
【5】有人给“白衣战士”写了一首赞美诗,填入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是( )
白衣舍命 生死,院士挺身 险关。
A.赴 迎 B.惧 过 C.畏 克 D.迎 攻
【6】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逆行而上的医护工作者: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爱在身后二十米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
⑤“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⑥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要送我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⑦一天,在洗澡时,我发现父亲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出了伤疤的来历。“有一天早上,你爹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消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1】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能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拒绝父亲,假装勇敢→____________→看见伤疤,心生疑惑→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中画“ ”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父亲在“我”面前只字未提他送“我”上学的事,而是由母亲说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第⑨段画“﹏﹏﹏”的句子深化了主题,点明了文章主旨。既表现了“我”对父亲的__________之情,又体现了父亲对“我”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补全文中第⑧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会场上响起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1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在困难面前,我们怎么能不迎难而上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看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部分
用你手中的笔,给想象插上翅膀,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某一现象,写一篇想象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