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句子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再选择其中一个关联词语造句。
1.(_______)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_______)会越来越少。
2.(_______)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这里的花(________)很多,(_______)没有奇花异草。
4.(_______)明天下雨,足球赛(_______)照常进行。
5.拿矿产资源来说,它(_______)谁的恩赐,(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填空。
(1)jīnɡ yínɡ_________美丽的地球上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广阔浩瀚的大海,还有珍贵的矿产zī yuán_________这些都是地球母亲给人类的恩赐。可是如今,它们在一点点kū jié________,这些都是人类不加jié zhì________地làn yònɡ________、huǐ huài________造成的。
(2)稻、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五谷;宫、商、角________、羽称为五音。
3、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
4、细读课文,体会想象奇特的地方。
(1)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作者想象奇特,用“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来描写________,用“硕大无朋的独眼”来描写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2)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花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5、按要求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游览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下的诗篇,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雨散云飞水天相映的美好画面。《宿建德江》诗人触景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寄宿客船的愁思之情。同为写景诗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人__________,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美好画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从看到、听到、闻到三个方面写出词人笔下的景色。
(2)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杜牧的《江南春》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田园诗中的佳作,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重阳节再相聚,表达了与友人言有尽而这无穷的深厚情谊。
6、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俏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并答题。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突出了蜂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味本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10、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1】文中“眺望”的“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_____________ 悲伤—____________
【3】选文表达了五壮士什么样的精神?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至少列举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遇见
张晓风
①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
②“妈妈!妈妈!快点来呀!”
③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已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
④“什么事?”
⑤她不说话。
⑥“到底是什么事?”
⑦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⑧“到底什么事?”
⑨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
⑩“天!”
⑪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
⑫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平常是一个聒噪的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喜悦,她遇见了天空。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蓝天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那一刻真是神圣 我握着她的小手 感觉到她不再只是从笔画结构上认识 天 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 那份坦荡 那份深邃 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 她长大了
⑬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⑭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⑮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传播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⑯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⑰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聒噪: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秘而不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作者的两次遇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文中第⑫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句中“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指的是________。这样表达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的两次遇见中,你收获的感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桥》片段,完成练习。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在文中用“——”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当小伙子被洪水吞没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展开想象,写写他当时可能会喊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最让你感动的描写老汉的词语或句子,并写下感动的理由。
13、精神救助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是个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却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我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句中的“也”字用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母女二人赠送衣服的细节,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语剖析深刻。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 )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 )着弹药袋子,背上( )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 )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挂 背 撑 别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笛福的名言。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这样的装束表明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4】从鲁滨逊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桑娜站起来。
②浪花高。
19、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玲珑娇小。(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关于“兴趣”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运用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象,叫嘟嘟。他没有一个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因为他身体巨大,总把事情搞砸。于是,嘟嘟心想:如果我变成……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以《小象变形记》为题进行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