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寒三友”赛诗会。
在“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选手壮壮和航航正在围绕“岁寒三友”背诵经典诗句。
壮壮:大雪压青松,__________。
航航: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
壮壮:无肉令人瘦,__________。
航航:不经一番寒彻骨,__________。
壮壮:雪虐风饕愈凛然,__________。
航航:大夫名价古今闻,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裁”字的第四笔是( ),这个字表意的部首是( )。
(2)根据右边三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我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mò测。
这句话中的“mò”应选择的字是____________,这个字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对别人mò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这句话中的“mò”应选择的字是____________,这个字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莫mò①<书>表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不欣喜|~名其妙②<书>不~如|一筹~展|爱~能助。③不要:~哭|我不懂这里的规矩,请~见怪④表示揣测或反问:~非|~不是。⑤姓
默mò①不说话;不出声:默读|默记|沉默|默不作声。②默写:默生字。③姓
漠mò①沙漠:大~|~北。②淡地;不经心地:~视|~然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以动写静,突出了乡村月夜恬静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词中巧妙运用了嗅觉和听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
(2)小女孩面前出现了奶奶,又一次擦燃火柴。
(3)天气真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只是偶尔飘下雪花。
(4)我并没有给《精忠说岳》留下太大的印象。
5、根据情景写诗句。
1.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3.老师,“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
5.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6.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__________”,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6、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和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7、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2】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
【4】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胜日”的意思是(____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A.平常、轻易。B.等到闲时。
【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乡村民宿
【1】下面不属于乡村民宿的是( )
A.农家乐
B.吊脚楼
C.客栈
D.溶洞群
【2】李明宇的爸爸准备在景区开设一家农家乐,请结合图2的信息,给李明宇的爸爸提一些恰当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第一单元有个小练笔,要求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有位小作者写了以下内容:
糖醋排骨
“真香啊!”刚踏入家门,我便大叫起来,“糖醋排骨,我的最爱!”
餐桌上盘子里的糖醋排骨十分诱人。一块块一指长的排骨色泽金黄,浸湿在晶莹透亮的汤汁中,黏黏的,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我使劲一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夹了一个,放入嘴里,细细品尝,甜而不腻。
妈妈看到我满足的神情,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馋猫!”
【1】小练笔要求写的内容是________,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
【2】请你从内容(词句)和写法两个方面,按批注要求(在文中标出序号)分别写一个批注。
①词句:
②写法:
请你批改这位同学的小练笔,为他写几句批语。
11、阅读理解。
①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十八岁了,她第一次离开挪威西部的大森林来到首都奥斯陆,第一次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入迷了。
②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会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起初,她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④那时,她还是一个八岁的金发小姑娘。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野果。在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穿着风衣的人。那人虽然是一个城里人,却异常和气。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⑤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
⑥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从交响乐的洪流里感受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1】读句子,体会人物心情。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2)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
【2】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是______(人名)答应送给______(人名)的礼物。这首交响乐,让她联想到了______(地点)的风光。
【3】通过第4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这首交响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______。
【4】请你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里,并说说你的理由。
12、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 林 之 晨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然而住了。雨后初晴,碧空如洗。我带着浓浓的兴致,信步踏上了我家房后那曲折幽深的山径。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润润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熠熠生辉。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呀!
树林中的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抖落了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叫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或许因为“鸟鸣山更幽”的缘故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有一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典雅清秀的山水画。莽莽苍山似乎在酣睡着。
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层层洁白的面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然后脱去白纱,换上了淡淡的橘黄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阳光,闪动着美丽的光泽。我不由自主地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了一圈金色的光晕……
露珠也似乎惊诧于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湿湿的,润润的。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的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仿佛变成了花丛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魂灵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远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吸一口这甜甜清新的空气,就足够了。还有,在心底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
(1) 短文以___ _、___ _为背景,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给人一种清新明快之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2) “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这时,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作者到底想说些什么呢?请你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全文洋溢着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
13、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四字词语。
【2】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_________为盲姑娘弹奏第二首曲子时的情景,这首曲子后来被谱写成著名的钢琴曲____________。
【3】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的变化反映着音乐的变化,结合文段展开想象,连一连。
月亮照在浪花上,海面上波涛汹涌 音乐节奏舒缓柔和
月亮升起来,海面上微波粼粼 乐声气势逐渐增强
月亮升高了,海面上卷起巨浪 乐声高昂激越
【4】下列那句诗与选文后半部分内容意境相符?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江清月近人
B.燕山月似钩
C.月落乌啼霜满天
D.海上明月共潮生
14、阅读短文
①无锡的惠山,( ),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②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 )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③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④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 )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⑤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给短文拟题目。
用主要人物做题目:《______》 用诞生的乐曲做题目:《_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 )里,只填序号。
A.静影沉璧 B.树木葱茏 C.恩重如山 D.饱经风霜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
【4】品读短文第④自然段,用简练的语句填空。
从委婉连绵的琴声中可以听出他对景色的赞叹,对____,对_____;从升腾跌宕的旋律中,可以听出他对____,对____。
15、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响亮的叫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伴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怀特森老师摆摆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千上万的幼龟鱼贯而出地一起来到海滩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20、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是一面镜子,让人认识自己;“0”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0”还是什么?写一写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