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揭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四字词语练习。

    忐忑不(  ) (  )衷肠

    东施(  )颦 气势磅(  )

    (  )负重 益寿(  )

    (1)把上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2)由词语我想到了《穷人》中勤劳善良的    ,由词语我想到了母亲河    ,由词语我想到了含有这个词的一副对联:“闻鸡起舞          ,          。”

  • 2、把下列鲁迅的名言补充完整。

    1.无论是豪杰还是大丈夫, 都怜爱自己的孩子,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成功,就要有勇往直前、敢于冒险的精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2.中国能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且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后,我还积累了许多鲁迅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读拼音,写词语。

    1.石头像bīng báo______一样,从shān yá______上打下来。

    2.在lóng zhòng______的庆功会上,tǎn kè______兵小李第一个受到表彰。

    3.黄小小tǎn yán______,她平常利用书籍、报刊等qú dào_____搜集信息,分类整理,huì jí______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让她做事既rè xuè fèi téng______,又够quán shén guàn zhù______

  • 4、积累与运用。

    (1)“明月、清风、蝉鸣、蛙声^”乡村的夏夜是如此迷人!面对此景,你会情不自禁地吟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其一)中,表现黄河九曲姿态及奔腾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读到这里,我们想到李纲的名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不可尺寸与人。

  • 5、积累与背诵。

    出自《后出师表》,表达全心全意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意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蹦极

    观书有感

    /〔宋〕朱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是______(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

    【2】“黄梅时节”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季节特征(   

    A.江南地区

    B.东北地区宗

    C.华北地区

    【3】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

    _____

  • 8、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的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中,“如许”的近义词是(     

    A.许多

    B.如此

    【2】“素”的意思有:①白色   ②质朴   ③向来,从来④原始的。短文句子“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的新鲜事”中的“素”应该选第___种意思。

    【3】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     

    A.作者和他的小朋友家里的院子围墙都是四个角的。

    B.作者和他的小朋友都是生活在高墙大院,知识贫乏,是井底之蛙。

    【4】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A.西瓜被人偷吃掉。

    B.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 10、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 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童年的花裙子

    那年我才9岁。

    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一天清晨,母亲照例出门去了,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7点多了,我还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发愣,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昨天老师说的话:“明天六一儿童节,各班的大合唱是要评奖的,服装一定要统一,女同学白衬衫、花裙子,男同学白衬衫、蓝裤子。”我没有花裙子,只有一件白洋布旧衬衣可以充数。我知道母亲为一家人的温饱日夜操劳,又有何钱何心想到为我做条花裙子。平日,哥哥穿不下的旧衣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我从不曾为此抱怨过,可今天我该怎么办?想了许久,我无计可施,硬着头皮来到了学校。

    我心神不宁地走进教室,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发呆。看着女同学们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更加不安了。不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叫大家依往日的队列排好队,先将合唱的曲目试唱一遍。小小的我也怯生生地走进队列,在这群鲜艳的“花裙子”中,旧衣旧裤的我就像一只丑小鸭落入了美丽的天鹅群中,我竭力逃避着老师的目光。终于,试唱完毕。我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心里忐忑不安,慌乱得像在等待一张命运的判决书。终于,预料中的时刻到了,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我身旁,用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不穿花裙子,待会儿的合唱你不要去了。”我强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倔强地点了点头。接着,同学们陆续到大礼堂去了,留下我孤独地坐在位子上,像一只被雁群无情抛弃的雏雁。我开始小声地啜泣起来,小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尊心受创后的剧痛。我才9岁啊!从那时起,那位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便暗淡无光了。我在恍惚郁悒中度过了这个终生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回到家里,我终于忍不住满腔的委屈,扑在桌子上号啕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母亲回来,听完了我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第二天,我终于有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花裙子。绿色的底子上撒着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我知道那是母亲用被面连夜做成的。可母亲又怎懂得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的伤痕,岂是这条迟到的花裙子所能熨平的?我赌气地将裙子扔开了,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后来,那条漂亮的花裙子因为我执意不穿,被母亲收进了箱底。

    暑去寒来,时序更迭,我伴着“花裙子”的深深的记忆长大了。有了工作也就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终于,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裙子了。看着自己这些长短不一、花色各异的裙子,我心底总是涌起那个夏日傍晚的苦涩。

    今日,当我忆起往事,写着这段心酸的故事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爱子的慈母之心。

    那童年的花裙子啊!

    1“我”没有花裙子是因为(  )

    A.妈妈忙于生计,没时间给“我”买。

    B.家里经济拮据,妈妈不想浪费钱。

    C.家里根本没有钱给“我”买花裙子。

    D.妈妈想让“我”懂得不要只讲究穿着打扮。

    2“我”第二天有了一条花裙子是(  )

    A.妈妈花钱给“我”买的。 B.妈妈用旧衣服给“我”改的。

    C.妈妈向别人借的。 D.妈妈用被面给“我”做的。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描写“我”的(  ),展示“我”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过程。

    A.语言 B.动作 C.神情 D.心理活动

    4当“我”回忆往事,又一次泪流满面的原因是(  )

    A.生活的苦难至今让“我”伤心。

    B.“我”被贫困中的母爱深深感动。

    C.“我”为过去没能参加六一合唱而难过。

    D.老师对“我”自尊心的伤害,“我”至今不能释怀。

    5“听完了我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母亲的内心可能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①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生取得了举世嘱(zhǔ)目的成就。可是他小时候的表现却不被人看好,四岁的时候才会说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周围的邻居都说:“这孩子呆头呆脑的,长大了可怎么办啊?”小爱因斯坦很难过。

    ②上学的第一天早上,小爱因斯坦兴奋xīng fèn   xìng fèn)地来到教室里,可是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因为他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可怜虫。上课的钟声敲响了,在课堂上老师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点名让爱因斯坦站起来回答。“我,我……”爱因斯坦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他的脸已经涨得通红了,低着头,满脸是汗,双手搓着衣角。同学们看见他的模样反而觉得更加可笑,哄堂大笑:“笨蛋!笨蛋!”爱因斯坦很难过失落。

    ③放学回到家里以后,小爱因斯坦背着书包坐在家里的门槛mén jiān   mén   kǎn)上发呆,眼中闪着泪花,细心的父亲注意到孩子的失落,拉着他的手问:“宝贝,你怎么啦?”小爱因斯坦哭着扑到了父亲的怀抱里:“同学们都说我是一个小笨蛋!”“不!”父亲擦掉了小爱因斯坦脸上的泪水,严肃地说,“亲爱的,你弄错了。上帝曾经在睡梦中偷偷地告诉过我: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真的吗?上帝真的是这样对您说的吗?”小爱因斯坦擦干眼泪,抬起头,满脸期待地问父亲。父亲坚定地点了点头说:“爸爸相信你也是一个天才!”小爱因斯坦的脸上露出幸福自豪的笑容。

    ④后来,每当爱因斯坦取得一点点的进步,父亲都会热烈而真诚地鼓励他。慢慢地,爱因斯坦相信了父亲的那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并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了科学巨匠。

    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用爱浇灌他们心中的希望之花,细心地(呵护   掩护)他,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   ( )

    (2)傻傻的,笨笨的,形容迟钝的样子。       ( )

    【3】写事情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从选文中“四岁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等词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选择:A时间的先后、B地点的变化)来写的。

    【4】读选文第③自然段,填空

    小爱因斯坦放学回到家后,先很“失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充满“期待”,是因为_____________;最后“露出幸福自豪的微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写小爱因斯坦心情的变化把故事写清楚的。

    【5】读文章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当读到第①自然段“小爱因斯坦很难过”时,你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的画面;当读到第④自然段“父亲都会热烈而真诚地鼓励他”时,你仿佛听到父亲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读着想着,你便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通顺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电视剧《妻室儿女》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字典请教。这道好风景虽未能目睹,还是让人有惊喜之感。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妻室儿女》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拂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演技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朗诵一首短诗,他也会在包里装一本《新华字典》随时查看,唯恐有些许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有口皆碑。

    由孙道临我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书桌上除了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听说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绝不敷衍,总是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认真查阅词典的情景。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在深夜写作时,常常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又翻翻《辞源》。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人称赞。_________

    (2)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_________

    (3)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_________

    2给下面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敷衍: A.做事不负责任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B.勉强维持。

    (1)他手里的钱还够敷衍几天。____

    (2)听说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绝不敷衍,总是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____

    3第一自然段中的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中体现孙道临严谨的细节是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作者阐明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作用的句子。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从“只好”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多选)

    A.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满满当当,“我”没有机会出去了,很遗憾

    B.天色已晚,“我”不能穿新雨衣出去了,很无奈

    C.看动画片是不可能了,只能听英语讲座

    【2】妈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我”的心思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_____描写,写出了我_____

    【4】短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来突出“盼”这个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该句可用( )这个词语概括。

    A.不出所料

    B.豁然开朗

    【6】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方法,通过写路灯照着的马路和_____表现了雨后的景物特点,体现了我对景物的_____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答

    1)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巨的任

    修改病句:  

    2)我战胜了他却战胜你

    根据意思加点:

    最后了大家:  

    我和了:  

    3)厚厚的松脂在太光里闪闪出金的光彩。

    句:

    4受到损伤时就急地跳

    改成比句:

    5)表演吸引着观众

    句:

     

  • 16、读下列句子,变换表达形式,使意思不变。

    (1)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忘不了你的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使用第二人称叙事,并有适当的场景描写。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