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万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世界史著作指出,15世纪.世界历史进入大航海时代。其中,改变历史进程的是欧洲人进行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材料中“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是指

    A.手工工场兴起 B.文艺复兴开始

    C.新航路的开辟 D.早期殖民掠夺

  • 2、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其时间是(       

    A.公元前509年

    B.395年

    C.476年

    D.公元前27年

  • 3、“这一事实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清朝统治者无力应对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这一事实”是(     

    A.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天国运动势力壮大

  • 4、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说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曾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 5、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下面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6、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在夏商周兴衰更替的过程中,一些统治者的事迹广为流传,发人深省,他们的成败荣辱值得后世研究总结。其中,能够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     

    A.夏桀

    B.商纣

    C.周武王

    D.周幽王

  • 7、美苏盟友正式破裂的标志: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北约成立   D. 华约成立

     

  • 8、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 9、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

    A.农场

    B.农庄

    C.庄园

    D.种植园

  • 10、十七至十八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诞生的一系列法律文献,是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 如图所示,规定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 11、古印度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所属的种姓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12、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A. 投鞭断流 B. 约法三章 C. 草木皆兵 D. 风声鹤唳

  • 13、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本来学习的不是文学专业,鲁迅“弃医从文”就是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革命需要广泛参与

    B.日本文学创作氛围浓厚

    C.经济不景气致就业艰难

    D.文学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 14、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下列承认美国,公开参战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 15、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 16、哪里有侵略哪里定有反击。甲午中日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勇撞日舰,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聂士成

  • 17、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8、“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这段材料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20、苏联的―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它”在美国行得通的是(  )

    A. 经济大危机   B. 罗斯福新政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马歇尔计划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2、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2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

  • 24、______开通______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 25、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___,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________

  • 26、反抗殖民压迫,赢取民族独立,是近代社会一大主题。

    (1)________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印度民族大起义同时中国也爆发了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________,掀起了亚洲革命风暴。

    (3)一战后,“圣雄甘地”领导了________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万平方公里。

     

  • 28、古罗马时期,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____________,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则,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 29、"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 30、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总统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在短短的三年内,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第一个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创办了什么实业?

     

  • 32、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基本方针

    (1)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前提基础

    (2)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民间团体

    (3)请写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统一,海峡两岸成立的民间团体名称。

    贡献力量

    (4)你将来能为祖国统一做出怎么样的贡献?

     

  • 3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

    (1)你能列举两个英雄人物吗?

    (2)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3)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  近代中国已经有以俄为师的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苏联的模仿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新中国度过了最初的难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许远远大于它的好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具体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所说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指哪次革命?

    (2)材料二中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对苏联的模仿使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是谁使中国开始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他为此作出了什么具体行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