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音字组词。
pàn (_____)望(_____)断 máo(_____)屋 (_____)毡 lì经(_____) 站(_____)
dòng冷(_____)(_____)口 yuán起(_____) (_____)因 tǎng流(_____) (_____)若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粉(______)碎(______) 忘乎(______)(______)
心(______)肉(______) 惟(______)惟(______)
走在华山玻璃栈道上,看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高兴得有点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qīng fù yán jùn wéi kǒng
( ) ( ) ( ) ( )
4、填空。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留下了铿锵有声的爱国名言:三国的曹植在《白马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报国之志;北宋李纲奏言皇帝:“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病起书怀》一诗中用“___________”表达了强烈的爱国责任感;诸葛亮表明了自己的爱国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词、格言警句。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2.《宿建德江》中借景烘托出诗人孤寂、愁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的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却亏待了他自己,用诸葛亮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他,再恰当不过了。
4.人一生中因为有了挫折,我们可以向着它,去踏出一条自己的路,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正如鲁迅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 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翻译句子。请注意加点词需作出解释。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作者陶弘景为南朝人,此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B. “高峰”、“清流”两句,采用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来描绘山川之美。
C. “青林”到“竞跃”数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川的生机勃勃。
D. “康乐”即其友谢中书,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享这山川美景的心愿。
【3】下列各项是对字词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完全一样。
B. “乱鸣”并不是“胡乱鸣叫”的意思,这里可以解释为“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欲界”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D. “与”本义为“赐予”,这里读作“yù”,可以理解为“置身于(其中)”。
8、课外阅读。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9、材料阅读。
【1】根据以上材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乔伟有急事无法乘坐本次列车,可以凭此票第二天坐相同班次的列车。
B.乔伟的车厢为14号车厢。
C.乔伟携带行李重约15千克,他不需要办理托运。
D.乔伟携带了烟花爆竹不可以乘坐本次列车。
【2】乔伟准备从永州到北京出差,需从武汉转乘G518次高铁,最迟应该在2019年5月1日( )(具体时间)前进站检票。
10、课外阅读。
奉 献
张海迪五岁时患重病,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一个严重瘫痪的人,还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
张海迪用事实做出了回答。
她上不了学,就忍着病痛克苦自学。二十年来,她不但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现在她已经翻释了十六万字的外文著作。
她克苦学医,立志为别人治病。她买了医书、人体模形,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就这样,她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先后为一万多人看过病。
张海迪说过:“我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奉献给人民。”她怀着这样的生活目标,克服了建康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1.文中加点词错在哪里,请改正。
克苦( ) 翻释( )
模形( ) 建康( )
2.张海迪的哪些做法使我们心生敬意?
3.文中画“ ”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11、阅读理解。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我当时的感觉,仿佛邱少云同志并没有牺牲,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画“——”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你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段是对“我”的 _____描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既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 也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 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文中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可后来却称他是“伟大的战士”,为什么对邱少云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这位伟大的战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迷途笛音》节选,完成练习。
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将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奔向( ) 循声( ) 削着( ) 角色( )
【2】给文中划线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文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或神态描写,描写一个“期待落空”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调查表,完成练习。
厦门市某小学五年级100名学生学习、生活用时情况调查表
调查项目 | 家庭作业 | 睡眠时间 | 体育锻炼时间 | |||
调查情况 | 2小时以上 | 2小时以下 | 8小时以上 | 8小时以下 | 1小时以上 | 1小时以下 |
人数 | 84 | 16 | 27 | 73 | 21 | 79 |
【1】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该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有哪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作业过多 B.睡眠时间不足
C.看电视时间过长 D.缺乏体育锻炼
【2】请你根据以上调查情况,分别给本班同学和学校提出恰当的建议。
我给同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②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选文中“醒过神来”表现了 __________。
(2)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明月从海上升起的奇丽画面。我能给这三幅画各拟一个名字,第一幅:__________;第二幅:________;第三幅:____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皮鞋匠听到《月光曲》时产生的联想,请你试着写一写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产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
15、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21、这两首诗有情语,有景语,把离情寄于景中,情景交融,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对朋友的真挚情感,感情深蕴,余味无穷。你能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来表达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