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屯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我是小小裁判员判断对错最在行

    1课文写的是“我”的回忆(   )

    2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的意思(   )

    3窜”的音序都是“C(   )

    4闰土和我“仿佛年纪”中“仿佛”的意思是好像(   )

    5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中的两个破折号都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湖水像一面镜子。(    )

    2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

    3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都是圣洁的。(    )

    4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

     

  •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_____

  • 4、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再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或格言。

    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运用了夸张及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3. ____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宋)李纲

    4.位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陆游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 7、古诗文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 )               ( )

    【3】下面与《竹石》写法相似的一首诗是(       

    A.《寒食》

    B.《送元二使安西》

    C.《石灰吟》

    D.《十五夜望月》

    【4】诗中首句“咬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童年的花裙子

    那年我才9岁。

    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一天清晨,母亲照例出门去了,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7点多了,我还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发愣,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昨天老师说的话:“明天六一儿童节,各班的大合唱是要评奖的,服装一定要统一,女同学白衬衫、花裙子,男同学白衬衫、蓝裤子。”我没有花裙子,只有一件白洋布旧衬衣可以充数。我知道母亲为一家人的温饱日夜操劳,又有何钱何心想到为我做条花裙子。平日,哥哥穿不下的旧衣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我从不曾为此抱怨过,可今天我该怎么办?想了许久,我无计可施,硬着头皮来到了学校。

    我心神不宁地走进教室,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发呆。看着女同学们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更加不安了。不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叫大家依往日的队列排好队,先将合唱的曲目试唱一遍。小小的我也怯生生地走进队列,在这群鲜艳的“花裙子”中,旧衣旧裤的我就像一只丑小鸭落入了美丽的天鹅群中,我竭力逃避着老师的目光。终于,试唱完毕。我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心里忐忑不安,慌乱得像在等待一张命运的判决书。终于,预料中的时刻到了,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我身旁,用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不穿花裙子,待会儿的合唱你不要去了。”我强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倔强地点了点头。接着,同学们陆续到大礼堂去了,留下我孤独地坐在位子上,像一只被雁群无情抛弃的雏雁。我开始小声地啜泣起来,小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尊心受创后的剧痛。我才9岁啊!从那时起,那位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便暗淡无光了。我在恍惚郁悒中度过了这个终生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回到家里,我终于忍不住满腔的委屈,扑在桌子上号啕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母亲回来,听完了我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第二天,我终于有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花裙子。绿色的底子上撒着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我知道那是母亲用被面连夜做成的。可母亲又怎懂得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的伤痕,岂是这条迟到的花裙子所能熨平的?我赌气地将裙子扔开了,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后来,那条漂亮的花裙子因为我执意不穿,被母亲收进了箱底。

    暑去寒来,时序更迭,我伴着“花裙子”的深深的记忆长大了。有了工作也就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终于,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裙子了。看着自己这些长短不一、花色各异的裙子,我心底总是涌起那个夏日傍晚的苦涩。

    今日,当我忆起往事,写着这段心酸的故事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爱子的慈母之心。

    那童年的花裙子啊!

    1“我”没有花裙子是因为(  )

    A.妈妈忙于生计,没时间给“我”买。

    B.家里经济拮据,妈妈不想浪费钱。

    C.家里根本没有钱给“我”买花裙子。

    D.妈妈想让“我”懂得不要只讲究穿着打扮。

    2“我”第二天有了一条花裙子是(  )

    A.妈妈花钱给“我”买的。 B.妈妈用旧衣服给“我”改的。

    C.妈妈向别人借的。 D.妈妈用被面给“我”做的。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描写“我”的(  ),展示“我”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过程。

    A.语言 B.动作 C.神情 D.心理活动

    4当“我”回忆往事,又一次泪流满面的原因是(  )

    A.生活的苦难至今让“我”伤心。

    B.“我”被贫困中的母爱深深感动。

    C.“我”为过去没能参加六一合唱而难过。

    D.老师对“我”自尊心的伤害,“我”至今不能释怀。

    5“听完了我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母亲的内心可能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嘎嗒嘎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战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的心一阵阵战栗的原因是(       

    A.“我”为自己的梦想奔忙,生活拮据,使得小小的女儿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我感到内疚。

    B.“我”为自己的工作,忽略了女儿的成长,还让女儿和“我”一起淋雨,“我”感到很内疚。

    C.“我”没有买到肯德基,又让女儿淋了雨,我感到内疚。

    【3】第四自然段能否删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删去。本段是插叙,交代了妈妈生活艰难的背景。

    B.不能删去。本段能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关于本文的情感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把心里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B.本文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5】文中两处划直线句子别具匠心,请你联系上下文具体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根据情景写一写。

    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表现一个人很关心另一个人。(要有神情、动作和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并答题。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不是的打“×”。

    (1)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_______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品去,以至于无穷。_______

    4选文中的这些景物描写在作品中具有________意义,寄托着鲁迅_________的情感。

  • 12、少年闰土(节选)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下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1)素: 2)先前:

    3)如许:   4)希奇: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  

    A.闰土有许多心事。

    B.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C.闰土心情复杂,难以理解。

    D.闰土思维怪异,与正常人不一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   危险 ——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快乐吗?为什么?

     

  • 13、我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中的伞

    ①在长长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的伞。

    ②许多年了,我依旧常常伫立雨中回味这萦绕心头的伞的故事,思绪明晰而鲜妍,仿佛又看见了朦胧的细雨中,一个渐老的身影撑着雨伞向我走来。于是明白,一把伞是一份沉沉的情,一份浓浓的爱。每每走到飘雨的路上,望着迷蒙的远山近树,便在心里说:父亲又送伞来了吗?在风中?在雨中?

    ③那是读中学时候的一天,就在临近下课时,骤然间乌云压城。我不安而惶惶地收拾好书本准备回家,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望着密密匝匝的细雨,我犹豫起来,到家定会浑身湿漉漉了。暮色愈来愈深,我硬来着头皮冲进了雨中。

    ④一路小跑。隐隐约约,我看见前面有个人,打着伞向我走来。走近了,才知道竟是父亲。父亲苍瘦的脸庞露出了微笑,站在那里等我。我无言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伞。父亲的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说。一路上,父亲和我便一前一后地各自走着一段沉默的路。我只是望着飞舞的雨花或想着自己的心事,仿佛忘了父亲走在我前面,就这样回到家中。

    ⑤再后来,每逢下雨父亲总是默默地出现在我眼前。一次,两次……我始终把这看成父亲的义务,不要说亲呢,甚至连一句谢意的话都不曾说。每次父亲迈着沉重的步履将伞递给我时,我只是平淡地接过便无语地跟在父亲身后,似乎这一切都是父亲应该做的。

    ⑥有一天下雨,父亲却没有来。走在雨中迟迟不见父亲,我不禁生起了父亲的气。跑回家中,却见父亲病恹恹躺在床榻上,青筋虬露的手握着一把伞,紧紧地。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心底油然而生出无限的歉意。母亲走过来,告诉我:“你爸刚才还嚷着送伞给你,谁知没走几步却倒在地上,到底是人老了,身体也每况愈下。”我猛地扑在床沿上,泪水小溪般地流了下来,看着脸上满是皱纹的父亲,为自己的懵懂无知,为错怪父亲的真情而无地自容了。父亲永远都在无言地呵护着我,可我却没有领悟到这刻骨铭心爱的方式。

    ⑦淡淡的,淡淡的雨丝中可是父亲打伞来了?站在异地他乡的蒙蒙细雨中,我又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定格在我生命中的那把伞,永远地嵌在心灵深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着伞作者具体写了哪两件事?先写出事件,然后根据事件写出主要内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第七自然段,填空。

    (1)许多年后,伫立异乡的雨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地嵌在我心灵深处的,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淡淡的雨丝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动。

  • 14、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 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续写句子,使其在结构上与前面句子相同。

    一只粉笔,能点拨学习中的迷惑;一块黑板,能记录下老师的深情;一个讲台,______;一本好书,_______

  •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地等待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情境,通过描写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表现自己的心情。

    在全市举办的作文比赛中,我脱颖而出,站在了冠军领奖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努力,小明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改进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改为字句)

       

    2.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 20、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题目一:倡议书

    如图:乌云密布,是要下雨了吗?雾霾之下,蓝天去哪儿了?这幅漫画反映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

    你关注了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善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写一份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要求:内容具体;用字规范,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00字左右。

    题目二:20年后的北京

    提示:我们的首都北京日新月异。无论是城市绿化、空气质量,还是首都市民的文明程度,都在发生着变化。试想一下,20年后的北京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想象合情合理有依据,表达通顺连贯有内容;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